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人世界]《尋親》之二 《踏上尋親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2日 18:33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帶著王維章老先生提供給我們的一些零散的線索和憑藉他記憶繪製的地圖,華人世界欄目組的記者來到他的出生地--遼寧鐵嶺,與我們的同行--鐵嶺電視臺的兩名編導一同踏上了尋親之路。
進入[華人世界]>>
專題:日本殘留孤兒尋親——《華人世界》

    CCTV.com消息(華人世界):

    主持人:華人世界,世界華人的家園,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在上一期的節目裏,我們向您講述了居住在日本橫濱的菅野章二,也就是中國名字叫王維章的老先生給我們欄目寫來了求助信,希望我們幫助他尋找自己離散了60多年的親生母親和妹妹的故事與經過。我們欄目組的記者日前就帶著他提供給我們的一些零散的線索和憑藉他記憶繪製的地圖來到他的出生地--遼寧鐵嶺,與我們的同行--鐵嶺電視臺的兩名編導一同踏上了尋親路。>>進入論壇

    3月26日下午,《華人世界》欄目的記者趕到了遼寧的鐵嶺。經過最近幾年的舊城改造,這座古老的北方小城已經散發出嶄新的氣息,幾十年前的老房子已經很難再看到蹤影了,我們試圖根據王老先生提供的線索找到他們家原來居住的地方,通過打聽老鄰居和知情人還原當時的情況,為我們幫助他尋找親人提供第一手的線索。然而,在這裡除了當年的滿鐵醫院和日偽警察署被當地政府做為文物保護起來之外,其它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的建築和街道。

    記者:根據王維章先生給我們提供的圖紙,我所處的位置就應該是馬路的這個位置,在我的右手邊就是尋常小學的舊址,在它的對面就是滿鐵醫院的舊址。據王維章的養父回憶,當年他的繼父林清藩就是在這個位置靠賣羊肉串和茶雞蛋來維持他們一家四口人的生計,而他們家就是居住在滿鐵醫院後邊的一個青磚的房屋裏。

    現在,滿鐵醫院的舊樓已被鐵嶺縣政府做為辦公場所利用起來了,在它的後面是一片居民小區,那麼60多年前的那個青磚房屋應該是現在的什麼位置呢?記者試圖在這附近打聽過往的老人來考證這個老房子的正確位置。

    記者:在您的記憶當中,這個樓後邊是?

    大爺:後邊沒樓。

    記者:後邊沒有樓,這是後蓋的樓,原來是什麼樓?

    大爺:原先沒有,鐵嶺就是最近這幾年才發展的,鐵嶺發展的多了。

    記者:以前這個樓的後邊都是?

    大爺:後邊都是新建的。

    記者:以前這個樓的後邊民居都是平房?

    大爺:平房,有道,樓後邊有道。

    記者:現在要打聽多大歲數的人才能了解當時這種情況?

    大爺:得打聽七八十歲的吧,歲數大的。

    

    從王維章先生提供給我們的地圖上來看,滿鐵醫院舊址西邊的街道上有一座橋叫羅鍋橋,雖然這個橋並不大,但在當時日本人居住的區域內,這是個地標性的建築。現在仍然還有許多鐵嶺人熟悉這個地方。

    記者:這個羅鍋橋在什麼地方?

    中年人:這就是羅鍋橋啊。

    記者:這個地方就是羅鍋橋。原來那個橋在哪?

    中年人:橋平了。

    記者:日偽警察署在什麼地方?日本時期有一個警察署?

    中年人:那個不知道,那個不知道。

    記者:他説羅鍋橋就是這裡。這個地方,這條街就叫羅鍋橋大街,實際上羅鍋橋根本沒有起到橋的作用,只是一個簡單的青石塊砌成的一個建築。

    記者:大娘,打聽個地方,羅鍋橋在什麼地方?

    大娘:這個原來就是羅鍋橋。

    記者:是嗎,那橋在哪個位置?

    大娘:這個橋已經沒了,我原來在這兒住,就是羅鍋橋飯店,就是那個地方,現在我已經找不著了,我原來就在這兒住。

    大娘:原來這個地方好像沒有樓,那塊有一個橋,那邊有一個衚同,這邊都是平房,那邊都是平房,都是平房,現在我都看不出來了,那頭有個山代會,現在找不出來,反正縣交通隊是老樣子。

    記者:這個交通隊原來是什麼?

    大娘:原來就這樣,好像也是。

    記者:日本時期的建築是吧?

    大娘:這個我不知道,縣裏邊那個小紅樓,過去叫什麼南滿病院日本鬼子,好像是,就那個小紅樓。

    記者:滿鐵醫院?

    大娘:好像叫滿鐵醫院,那時候我還小點,我記得外邊總有繃帶什麼的亂七八糟的,原來一過去這個羅鍋橋,基本上都是日本鬼子那時候,一般也不愛在這兒走,在那邊走。

    記者:以前這兒居住的全是日本人嗎?

    大娘:好像是,反正都叫“日本街”、“日本街”的,我是三幾年生的,那時候十多歲吧,基本上好像是日本人住的。。

    記者:您能告訴我當時了解這個地方的情況的一個老人,現在您還能提供一些記得誰嗎?

    大娘:也沒有誰了,原來我這邊有個張大哥,不知道現在搬哪兒去了,我找不著他家了。

    記者:叫張什麼呀?他是做什麼的呀?

    大娘:他原來是食品廠的老工人,張大哥叫什麼名我也想不起來了。

    記者:他有多大歲數?

    大娘:他今年起碼也得八十多了,他在後邊這個樓,他是這邊的老戶。

    通過和著為老大娘的交談,記者幾經週折找到了那位在這裡居住了60多年的老戶,張希夢老人。試圖從他那裏打聽到一些當年的情況和線索。

    記者:張大爺原來在哪兒工作?

    李玉珍(張希夢的老伴):食品廠,鐵嶺食品廠。

    記者:您老家是鐵嶺人嗎?

    李玉珍:我是鐵嶺人。

    記者:一直在羅鍋橋這附近住嗎?

    李玉珍:這多少那了。我那時候在,就是職工俱樂部,西衚同住。

    李玉珍:那時候在西衚同住。中國人少,不愛上這兒來。日本人不讓你過去。他要看你不順眼吧,那手一指,狗就奔你去了,就嚇成那樣了。

    記者:我想問您打聽一下,當時在1945年、1946年的時候?您當時在這兒做什麼呢?

記者採訪張希夢老人    

    張希夢:那時候在這兒做糖塊,就在羅鍋橋附近。65、66 年了。

    記者:叫小林的一個台灣人。

    張希夢:我記憶當中沒有,這條街上肯定沒有,因為我就在這條街上住著,沒搬家。就是現在北頭,就是南頭,不遠。

    記者:聚星糧站您熟悉嗎?

    張希夢:地方熟悉,裏面住的人不知道。裏面住的人,那時候糧戰……汽車站在那兒,汽車在它院裏。

    記者:其實是一個大車店而已?

    張希夢:也不是一個大車店,就是一個長途,從這兒買票買到昌平。

    記者:當時有一個海城人住在聚星糧站裏面?叫王開田?

    張希夢:那不記得了,不認識他們。在裏面住的人也沒來往。

    記者:對於當時在這兒居住的日本人,不熟悉?

    張希夢:不熟悉。這些不熟悉。這些日本人吧,都是些什麼呢,比較窮的,正經的日本人都在那馬路那邊,這邊都是一些後來的日本人,都是後來混飯吃的,沒有地位。

    記者:張志良還記得這人嗎?

    張希夢:張志良記得,就是魚店的。

    張希夢老人對那時的情況雖然很熟悉、而且記憶也很清楚,但他對居住在這一帶的日本人的情況並不了解。記者又通過多方打聽,在鐵嶺一個修鎖配鑰匙的小攤上找到了一位如今已經86歲高齡的,叫張志良的老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張志良老人的家在鐵嶺經營一家很大的魚店,因為通曉日語,年輕時他曾經在日偽警察署做過一段時間的日語翻譯,也可能會對牧村及小林的情況有所記憶。

    記者:是張志良老先生吧?

    張志良:對。

    記者:您好,中央電視臺的。身體怎麼樣啊?

    張志良:挺好。

    記者:還有事麻煩麻煩您。你現在沒問題吧?

    張志良:到家吧。

    記者:今年多大歲數了?

    張志良:86了。

    記者:86歲了,您對當時偽滿時期日本的鐵嶺您很熟悉吧?

    張志良:還行吧。

    為了便於這位老人能夠更加清晰地回憶起當年滿鐵醫院附近的情況,我們請張志良老先生來到了現場,給我們確認王維章兒時居住的青磚房屋及聚興糧棧的具體位置。

    記者:(滿鐵醫院)後面説有一片居民區,全是青磚平房,那在什麼地方呢?

    張志良:就在這個樓的後面了。

    記者:是這片樓這兒嗎?

    張志良:對,對門就是交通隊,一點兒不錯。

    記者:羅鍋橋在這兒是吧?

    張志良:在那邊了,那邊是居住區了。

    記者:這個地方是居民區了。

    記者:當時在鐵嶺的台灣人多嗎?

    張志良:不多。那時候,據我所知,就這一個。

    記者:當時的聚星糧站在什麼地方?

    張志良:在前面。

    記者:往前面走。當時這個地方是什麼?

    張志良:都是商鋪。

    記者:商鋪、咖啡館。

    記者:聚星良站在什麼地方?

    張志良:那過去。

    記者:當時這個地方是聚星糧站嗎?

    張志良:聚星糧站就在這個地方,大約就在這一塊。

    記者:這是聚星糧站的正門嗎?

    張志良:正門。

當年聚星糧站地址    

    記者:現在已經變成一個洗浴中心了。當時的聚星糧站是什麼樣子的。

    記者:您還記得裏面住了一些什麼人嗎?

    張志良:我記得是偽滿洲國的一些人。具體名字不知道,最後都改成住家了。

    記者:沒有一個台灣人,叫小林的,領著一個日本的婦女,還有一個孩子,領兩個孩子,他們四口人在這裡居住過,知道嗎?

    張志良:那是8.15之後了。

    記者:記得這個事嗎?

    張志良:那不知道。

    記者:有一個當時叫王開田的人,是咱們遼寧海城人,居住在這裡,能想起來嗎?

    張志良:不知道,見面也許能認識。一般説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不知道。見面也許可能知道。

    就在尋訪的過程中,記者意外在這附近發現了一座老房子,和四週的居民樓比起來,這座老房子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如果這裡的主人是這一帶的老住戶,沒準他會記得一些當年的情況?

    記者:唯一剩下這麼一個舊房子在這兒了?

    張志良:誰家在這兒?

    記者:不知道是誰家。叫一下,門在這兒,

    記者:大娘,我打聽了一下,當時您在這兒住了多少年?

    劉老太太:多少年。

    記者:50多年了。

    劉老太太:50多年了,我十四五歲。

    記者:60多年了。您還記得當時這個地方?

    劉太太:當時我很熟悉。

    記者:大娘,您在這兒住的時候,聚興糧站的遺址還在嗎?

    劉老太太:還在,我在這兒住的時候……我還在那兒打電話。

    記者:當時聚興糧站是誰開的?

    劉老太太:我們有一個同學他爹……

    記者:中國人開的還是……

    劉老太太:中國人開的,合夥開的。

    記者:當時這個糧站賣糧食嗎?

    劉老太太:賣呀,我家原先在那邊,以後我買這個房子,這個肯定一點不帶假的。

    這位劉大娘堅持聚興糧棧就在她家的後面,那麼這就與張志良老先生的記憶中的位置相差了幾百米。到底誰的記憶是準確的呢?哪又是聚興糧棧真正的位置呢?能夠準確地找到這個糧棧的位置,對於我們下一步尋訪知情人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當時就在這塊嗎?大爺,您記得聚興糧站是這邊嗎?

    張志良:在縣委那個後大門為準,跟後大門往那邊走,是個臭水溝,到東就是聚興站的大門,姓陳的以前在這邊開糧米加工,陳文明,陳文明,那不是聚興站,他開的是糧米加工業,陳文明,那是我父親……他不是當地人。

    記者:這是個糧米加工站,聚興糧站實際上是在那邊。

    一番爭論之後,劉大娘認可了張志良老人的記憶,聚興糧棧應該就在這個浴池的地方。而經過兩天的查訪和走訪老人,記者終於確認了王維章曾經的生活區域。日偽時期鐵嶺的面貌也逐漸清晰起來。

    1905年日俄戰爭後,鐵嶺作為全國通商城市開放以來,來這裡的日本移民數量激增,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鐵嶺的三萬常住人口中,日本移民就有一萬多人。城市的很多街道和地區也被換成日本名字。鐵嶺的西門外一帶更是成為日本人聚居的地方,西大街被改稱日本名字元町,並成為當時日本人與中國人雜居並互相通商的地帶。當年王維章的親生母親以及養父王開田就是在這一帶居住生活的。

    然而遺憾的是,記者在鐵嶺打聽過的這些老人,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曾經有一個兩歲半的日本男嬰被送給中國夫妻撫養的事。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會知道這件事情嗎?

    日本戰敗後,王開田夫婦帶著這個抱養來的日本男孩幾經輾轉回到自己的原籍鞍山侯角屯定居,在那裏一住就是幾十年,那麼他的親屬會不會從王開田夫婦那裏知道抱養這個孩子的情況呢?於是記者趕到了幾百公里之外的鞍山,在那裏我們意外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那麼這個線索是什麼呢,下期半個世紀的越洋尋親特別報道繼續為您講述。

責編:魏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