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了日本一個擁有17家連鎖店,類似于中國的東方家園、百安居這樣的商店,我們要去拍的是那裏的幾個專門櫃臺,這幾個櫃臺銷售的都是與防災有關的物品。
這些物品都很實用和方便,比如遇到地震的時候,傢具如果倒了會給人體帶來傷害,因此有很多防災物品都是固定傢具用的,比如你的書架很高,離頂棚還有一段距離,會有專門的儀器讓你固定住;還有把傢具跟墻固定在一起的鏈條等等。
另外有一件物品是特別值得我們借鑒的,它是根據12年前的阪神大地震災後總結出來的一個大急救包,裏頭有十幾種東西。比如人們遇到地震之後最需要的水桶和各種各樣的急救藥品等等,裏面還有有一個類似于電筒的東西,一機三用,既是電筒,又是手機的充電器,同時又是收音機。
因為當發生地震的時候,往往沒法通過電視去了解相關的災情,就通過這樣一個收音機就可以了,還可以當手電用,還能給手機充電等等,這個包折合人民幣不到一千塊錢。
據介紹這樣的包以前是中老年人買的比較多,現在連年輕人都會買。由此可見,日本防災體系已經貫徹到生活和商店流通領域,而且已經準備到了每一個細節。
下午,我們去採訪了日本動漫界包括在中國也是非常有人氣的,從最早的機器貓到叮噹貓一直到現在孩子都比較了解的多拉A夢。
我們整個了解了它從1970年開始將這些形象公之於眾到現在37年的歷程,有幾點很值得總結:第一個,它最早的創作者已經去世了,但是它這樣的一個形象卻在一棒接一棒的不停創造更新,形象主體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但卻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加入新的因素。
另外産業和創作同時進行,基本上當新的東西一齣來,大家馬上就能買到相關的産品。最新的動畫電影也于幾天前在日本上映了,相信在不久以後中國觀眾也能夠看到。
對於中國的漫畫創作者來説,怎樣把一個形象做成一個50年甚至100年都很“年輕”的一個形象,另外如何將漫畫帶入一個産業化的時代,這會是一個啟示。
責編: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