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核爆震蕩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3日 17:44 來源:
進入[世界週刊]>>

  CCTV.com消息(世界週刊):

  康輝:

  大家好,歡迎收看世界週刊。隔了三周,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三周的時間不算短。不過回過頭來看看,剛剛過去的這三周世界好像是凝結的,凝結在一片核爆的陰影下。先是懸念,然後就是舉世震驚,在震驚中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沒能躲得開由此産生的震蕩波。而站在這次強烈核爆震蕩波中心的,正是我們身處的東北亞地區。

  2006年10月10號,美國發行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深入敵後Ⅱ:邪惡軸心》,講的是美軍特種部隊深入朝鮮腹地,襲擊朝鮮核設施的情景。

  經過一陣激戰,朝鮮核基地裏出現了一朵蘑菇雲。 在影片虛構的故事中,無論是朝方還是美方都否認發生了核爆炸。

  但在現實生活中,就在電影發行的前一天,10月9號10點35分,一次沒有蘑菇雲的爆炸卻讓世界大為震驚。

  美國眼裏所謂的“邪惡軸心”國朝鮮宣佈成功進行了地下核試驗。

  2006年10月14號,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關於朝鮮核試驗問題的第1718號決議。

  10月17號,美國證實朝鮮進行了地下核試驗。 911之後的第一次核爆炸意味著什麼?

  朱峰:

  很顯然對整個世界的核不擴散的制度,將是一個沉重的災難性的打擊

  康輝:

  “我們是瘋子卻又聰明,是囚犯卻又自由,是物理學家卻又無罪”。 這是1962年德國著名劇作家迪倫馬特創作的劇本《物理學家》中的一句臺詞。 迪倫馬特筆下的物理學家,據説發現了一種能毀滅人類的巨大力量。為了不使這種力量公布於眾,他寧願選擇了住進瘋人院。 在冷戰時期,迪倫馬特用這樣的消極隱喻表達了消滅核武器的強烈願望。 冷戰結束,當人們終於有可能展開積極的行動,去全面推進核裁軍的時候,核擴散的陰影和戰爭的陰影卻同時真切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該怎麼辦?

  阮宗澤:為什麼大家要去發展核武器,歸根到底是由於地區局勢的緊張,國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朝鮮半島,曾經是冷戰的前沿,也是冷戰期間受核威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1950年12月朝鮮戰爭期間,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準備用6枚核彈扭轉戰局。朝鮮戰爭結束後,1958年1月,美國開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到1967年,美國在韓國的核彈頭有950枚。但隨著冷戰結束,1992年,美國撤出了在韓國的所有核武器。

  阮宗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副所長:

  我們講朝鮮半島的無核化,這個概念一定要清楚,它不只是朝鮮(半島)北方的無核化

  而且應該是涵蓋整個朝鮮半島也應該無核化。

  宋曉軍:朝鮮核試驗首先他是要解決東亞,特別是朝鮮半島地區的軍事力量嚴重失衡的狀況。

  據美國《新聞週刊》報道,美國五角大樓2006年最新修訂了一項代號為5027作戰計劃,一旦半島衝突再起,美軍將動用69萬地面部隊,160艘戰艦和1600架戰機向朝鮮發動“閃電戰”,82空降師將空降平壤,期間不排除對朝採取先發制人的戰術核打擊。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裏曾估計,如果朝鮮半島戰事再次爆發,90天內,將有52000名美軍死傷,49萬韓國士兵死傷,朝鮮方面傷亡更是不計其數。

  “末日之鐘”,這是原子時代最著名的標誌之一。


  這只鐘的鐘盤上只有後四分之一有刻度。指針走向午夜,意味著核戰帶來的世界末日越來越近;指針走向相反方向,則意味著世界走向和平。

  而10月9號之後,這只鐘的監護人再次受到了一個簡單問題的困擾:該不該撥動指針?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定,只有在“1967年1月1日前製造並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才被承認為合法的核武器國家,而當時符合這一規定的國家僅有聯合國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儘管這一規定對那些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似乎不太公平,但條約明確要求核武器國家必須進行不可逆的核裁軍。

  朱峰:

  朝鮮想要成為有核武器國家,這個願望是不能實現的。核不擴散條約是國際社會,對不擴散核武器一個莊嚴的承諾。

  面對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朝鮮將做出何種選擇?

  宋曉軍:一種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核試驗。

  康輝:

  我們經常説,“危機”這個詞代表著兩個意思,一個是危險,另一個就是機遇。關鍵就是怎樣才能在危險之中抓住機遇。朝鮮在進行核爆之後,也明確聲明朝鮮半島無核化是最終目標,但要真正作出放棄核武器計劃的最後決定,恐怕朝鮮還必須多了解一些世界,同時讓世界多了解一點兒自己。

  平壤小學的一堂英文課

  朝鮮學生:我的弟弟學電腦非常努力 結果,我弟弟眼睛壞了。因為現在的時代是~是~是……

  老師:信息時代 現在是信息時代,是嗎? 現在問一些問題,我能問你你的弟弟多大了嗎?

  朝鮮學生:我弟弟12歲。

  老師:是嗎?12歲。

  朝鮮學生:是的。

  老師:現在我還要問一個問題 你知道什麼是互聯網嗎? 什麼是互聯網,能用英語告訴我嗎? internet就是國際互聯網的縮寫,所以你們必須更努力的學習電腦。

  10月20號,據韓國的《朝鮮日報》報道説,朝鮮表示,如果美國讓步,解除對朝鮮的經濟制裁,朝鮮就會表達善意,重返雙方甚至六方會談。

  宋曉軍:

  我覺得(這是)作為一種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核試驗。

  朱峰:

  朝鮮進行核試驗也是為了增加自己手中談判的籌碼,同時來面對美國、日本等其它國家的軍事優勢面前給予朝鮮國家安全一種再保險。

  2006年,10月9號,就在朝鮮核試爆的同一天,世界糧農組織發表的報告稱,全球正面臨著30年來最為嚴重的糧食危機,朝鮮被列入了全球40個缺糧國的名單。

  平壤小學的一堂語文課

  老師:在冬天, 這樣的靴子非常軟, 當你穿上去的時候, 腳是幹的。 你們中有誰在雪地裏玩過 ,告訴我?

  學生:我扔雪球

  老師:好,坐下 ,偉大的領導者(小時候)很高興有了這雙靴子, 他立刻把靴子穿上了。 然後直接跑向他的小夥伴, 但是突然偉大的領導者金正日停了下來 ,為什麼他這樣做呢?

  學生:因為他感到難過。

  老師:是的,回答正確。 因為他看到小朋友們仍然穿著濕的膠鞋, 所以將軍立刻回到家裏, 當他再次出來的時候, 他也穿上了濕的膠鞋。

  “決議歸決議,援朝歸援朝”這是聯合國決議實施制裁後,韓國一些民間團體的反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也表示,“為了幫助朝鮮克服經濟困難,改善朝鮮人民的生活條件,中國一直向朝鮮提供了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這是正確的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劉建超:

  制裁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

  朱峰:

  從目前來説,還很難説,聯合國通過的1718號決議對朝鮮的制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使朝鮮)放棄朝鮮自己的核武器和核能力。對於今天的朝鮮來説它會陷入更大的孤立更大的經濟上的困難,甚至不安全感,所以這個制裁到底能否起作用很大取決於朝鮮自己的取捨也取決於今天國際社會。

  半島局勢牽動東亞重新洗牌,朝核危機能否成為新型外交的催化劑。

  阮宗澤:

  應該是更加覺得六方會談機制的重要性和它的緊迫性。

  康輝:

  您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旗桿在哪嗎?有人説是馬來西亞吉隆坡獨立廣場的旗桿,高100米。但如果您到過三八線,就會發現,世界上最高的旗桿在非軍事區朝鮮一側。高度是175米。它的形成過程就是非軍事區南北雙方都不願意使自己的旗子看起來矮一些,於是就互相攀比,結果出現了現在的結果。而互不相讓的惡性競爭的結果,必然是更加不信任、更加地缺少安全感。恰恰因為這樣,所以在朝鮮的核爆震蕩波襲擊過後,國際社會恰當、適度的反應就更為重要了。

  朝核危機發生後,中國一系列的外交行動引人注目。

  10月19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國務委員唐家璇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舉行了會談,轉達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口信。

  10月20號,美國國務卿賴斯抵達中國,和胡錦濤主席舉行了會談。

  美國國務卿 賴斯:我們談了給六方會談留出道路的重要性,因為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都承諾通過外交渠道解決問題,朝鮮也應該無條件返回六方會談。

  阮宗澤:

  朝鮮和美國這兩個最主要的當事方之間針鋒相對,造成了六方會談並沒有取得新的進展,但這並不意味著六方會談的失敗。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再次重申制裁不是目的。

  劉建超(19日新聞發佈會):

  1718號決議本身是一個平衡的決議,各方應平衡地執行決議而不是任意擴大制裁。制裁並不是目的,推動六方會談儘快復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地解決才是目的。

  亨利基辛格,美國前國務卿,世界公認的核問題專家,本週訪問了中國。

  朱峰:

  在和基辛格博士的對話中我特意向他詢問了有關朝鮮核試驗以及有可能帶來的後果。他認為朝鮮擁有核武器的事實是不能接受的,它最重要的是破壞冷戰以後十幾年來東亞地區安全中好不容易已經形成的目前這樣一種穩定和能夠保持大國之間合作的這樣一種基本的局面。所以,朝鮮的核試驗他認為最大的後果是有可能導致新的軍備競賽。

  10月18號,出訪日本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強調:

  “美國願意也有能力掃除全方位的障礙——請注意,我在這裡要著重強調‘全方位’三個字——以實現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承諾”。

  在這之前,針對日本國內有人提出日本應該對是否擁有核武器進行討論的論調,10月10號、16號和17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接連三次表示,日本將堅持“不製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

  朱峰:

  我覺得如果朝核問題調解得好應對得妥當,那當然對於今天整個東亞地區合作來説是一個奇跡。

  阮宗澤:

  現在講國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和冷戰時期國與國之間關係正常化,確實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冷戰時期國家之間的正常化可能更多基於一種意識形態靠陣營來劃分。那麼冷戰結束以後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必要一定要享有一定的價值觀。那麼才走在一起相反為了共同的利益應該更多地在一起合作。

  阮宗澤:

  今後要什麼樣的東西或什麼樣的安全機制才最符合東北亞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呢就是致力於一個和平機制,就是把現在1953年朝鮮戰爭以後出現的這種停戰機制,把它轉化成一個和平機制在這個和平機制當中,首先國家之間關係要正常化。

  康輝:

  朝鮮民族有一個很有名的歌曲叫《阿裏郎》。

  阿裏郎就是“我的郎君”的意思,説的是有一對小夫妻,丈夫想讓妻子過上好日子,就外出打工掙錢,但他回來的時候,卻輕信了一些不實的閒話,説他的妻子在他外出時不貞。結果,丈夫就走了,妻子在後面追,追不上了就唱,訴説著自己的委屈。盼望著丈夫能回來。

  一場核危機,之所以能演變到這樣嚴重的地步,很重要的也是缺乏一種互信機制。而唯一化解的途徑,就是傾聽,就是交流。在核爆衝震蕩波前,我們除了積極應對,別無選擇。

責編:復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