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人世界]華人參政系列之張之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5日 10:41 來源:CCTV.com
進入[華人世界]>>

  CCTV.com消息(華人世界):

  一位衝破美國歷史上沒有亞裔大使障礙的華人女性。

  “我要把美國歷史上沒有亞裔大使的障礙掃平。我喜歡做第一個。”

  兩個優秀的男人幫助她完成了掙扎、蛻變和成長。

  “一個女的要在這個男人的世界成功,那有時候你必須要變成一個男的。”

  三次從不同領域退休她仍保持旺盛精力。

  “我覺得一個人必須要努力要做事,不要浪費你自己的生活。”

  《華人世界》即將為您播出《華人參政系列之張之香》。

  今天的華人故事為您講述的是一位華裔女性,她打破了美國沒有亞裔大使的記錄,成為第一位亞裔美國大使。她就是張之香。一位華人女性能夠打破障礙,在美國政界取得這一職位,這在當時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宣誓現場:對於大部分人來説,他們知道我是第一個亞裔美國大使。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説,他們知道我是第一個女性亞裔美國大使。對於我自己而言,今天下午我很高興地在這裡説,我是他們的第一個猶太亞裔美國大使。

  張之香:我們美籍華裔在美國的地位不夠高,我們的影響也不夠大。所以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已經考慮了,我不是為了我自己去工作的。

  1989年的秋天對於尼泊爾的一個邊緣小鎮來説,是一個慶祝豐收、值得關注的日子,但這一次他們是為了迎接一位美國大使。

  張之香:很多人都來接待我們。因為那時候我還懂尼泊爾語言。那個小孩問他的爸爸,你答應我了,你告訴我啊,我可以看到一個美國的大使。他説我看來看去,我看不到啊,在哪兒啊?她的爸爸説你看啊,就是在那兒啊。她説哦,哎呀,她非常失望了。她説那不是美國大使,她説她是我們尼泊爾的大使。

  在美國政壇活躍了二十多年的張之香,現在只要有時間就會努力學習普通話,在她看來,能講流利的中文就再不會有人猜測她是哪人了。

  張之香:他們永遠問我,第一,你從哪來的?我説我中文講的不好啊?在北京他們都是這樣問我的。不是,不是他們説,聽你的口音你不是北京人。那當然,我不是北京人。他猜來猜去,有時候他們想我是日本人,我説不是不是,第二,他們説我,那麼新加坡人?我説不是不是。香港人?我説我的口音是廣東的,不是,不是,也不是。他説想不到你是誰?

  1942年張之香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父親張福運是第一位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中國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作為父親的第一個孩子,張之香從小就被父親給予了很大的希望。

  張之香:我的爸爸就是一個,怎麼講,完美主義家。我很像我爸爸,我爸爸把我變成他的兒子,因為我爸爸想要一個兒子我們張家現在只有他一個,只有我弟弟。不過我弟弟對這樣,我所講的事情沒有什麼大的興趣,他在教育方面也沒有很大的興趣,因為他是很好的人。所以我爸爸把他的希望他所希望的放在我的肩膀上。所以我變成我爸爸的兒子了。

  1951年9歲的張之香跟隨家人來到美國,直到現在張之香還清楚地記得剛來美國時父親對她説的那一席話。

  張之香:他説你必須把你自己變成一個美國人,進入美國的一流社會,這樣你可以成功,要不然你永遠不能成功的。所以是我爸爸首先這樣訓練我的,這樣教訓我的。

  解説詞:到美國一入學張之香就被分到一個低能班。這段經歷使張之香了解到了語言的重要性以及身為少數民族所受到的歧視,她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張之香:第一你要相信你自己,你相信你自己,要是你有一個目的,你要做什麼,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做得到。不論什麼自己去做。第二就是你不要怕,你不應該把自己做成一個障礙。

  張之香來美國的第二年參加了學校學生會主席的競選,她自製了招貼畫,上面寫著“選我”下邊寫的是自己的名字,結果她獲得了成功。

  張之香:我從小就對政治有興趣的。很多很多中國人,不是對科技跟理科很有興趣,我對那樣的專業一點興趣都沒有,從小我覺得,我對文科最有興趣,在文科裏面就是對政治更有興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1960年張之香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主修傳播與公共政策,畢業後考入哈佛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張之香23歲時就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做一些影響美國政治的事情。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張之香加入了肯尼迪建立的工作團,遠赴亞洲各個國家進行考察,她還自願在馬來西亞做了一段時間的英文教師。

  張之香:我到馬來西亞教書,一個小男孩的話告訴我應當做什麼樣的人。講課時我問學生:我和華人一樣嗎?有個聰明的小男孩兒説,你不像中國女的,你像中國男的。從此我永遠記住了那個聰明的男孩。在尋找中國文化的同時,我找到了今後自己的定位。

  亞洲回來後張之香進入美國國會當了一名普通的職員。在當時,女職員主要做的就是打字、寫信等瑣碎的工作,但這些並不是張之香想要的。她竭盡全力進入一個委員會工作,逐漸開始負責教育、婦女和糧食方面的調查和立法工作。

  張之香:我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已經考慮了,我不是為了我自己去工作的。我一看美籍華裔為什麼在美國一流社會上還是沒有成功。所以我自己想,好了,那我自己去試試看吧,所以我覺得是打破障礙,把那個障礙就取消,取消對美籍華裔在美國的障礙取消了一下。就是我就一步一步地上去。

  美國國會七年的工作經歷為張之香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81年裏根總統任命張之香為國際開發署助理署長,成為當時在美國獲得最高職位的亞裔。1989年她的事業達到了頂峰。美國總統布什在亞裔傳統周上宣佈,張之香擔任美國駐尼泊爾大使,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大使,同時也象徵著黑頭髮黃皮膚的亞裔正式進入美國主流社會。

  張之香:這個世界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一樣的,隨便你説中國現在是什麼樣的,或者是美國是已經進步到哪一步,這個世界還是男人的世界。所以要是一個婦女,一個女的要在這個男人的世界成功,那有時候你必須要變成一個男的,這可以成功。

  解説詞:對於張之香來説,當大使的最大遺憾就是與丈夫相處的時間太少。丈夫是一位美籍猶太裔的律師,他第一次在哈佛大學法學院餐廳見到張之香時便情不自禁,冒然上前問她的名字和電話。

  張之香:我不理他,只告訴他名字,但他通過查詢找到電話。我喜歡男人強一點,弱了不行,男人必須要敢於決斷。很多男人需要溫柔順從的女人,但他不是,他希望我成功,他為我驕傲。沒有他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我很輕鬆,我可以不用為吃飯而去工作,但我一定要去做事情。丈夫給我的幫助是錢買不回來的,困苦和幸福我們都可以分擔和分享。

  解説詞:從大使職位退休後,張之香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中美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由於她的特殊身份和充沛的精力,1998年張之香接受邀請來到北京大學籌建美國研究中心。

  張之香:因為我是美籍華裔,我應該比較了解我們兩個國家。兩方面都了解。當然我不是完全了解美國,也不完全了解中國。我還是要學習學習。不過我覺得要是你要講比較起來,我這樣的人還比較了解我們兩個國家。所以我覺得我現在應該把我們兩個國家開始取消我們互相的歧視吧,然後在中美關繫上做一點貢獻。

  幫助北京大學建立嚴格完善的美國研究中心,對於張之香來説是一個全新的工作。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要花在工作上,在同事眼裏,這位性急的中國女人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張之香:我喜歡做事。我不喜歡浪費時間,因為你看一個人的一生多長呢?80多年,最多80多年吧,在80多年中,還有幾年是你真正可以做事情的。所以我覺得一個人必須要努力要做事,不要浪費你自己的生活。

  張之香從大使職位退休後,先後擔任過美洲銀行執行副總裁和日美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她戲稱自己是從政界、商界和民間組織各退休了一次。她説她天生喜歡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嘗試自己沒有涉及過的領域。

責編:趙巍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