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導彈攻與防 現代版的矛和盾(10.4) 

————國慶特別節目《演兵2006》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5日 11:08 來源:CCTV.com
進入[今日關注]>>
專題:2006演兵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10月4日播出):

  有的射程達幾萬千米,可從西半球打到東半球。

  有的精確度很高,能在幾千米每秒的情況下,直接命中直徑不足一米的目標。

  有的重量很輕,一個士兵就能背走。

  無論是軍事演習,還是真實的戰爭,它們的影子無處不在,它們的威力讓人震撼。

  主持人(剛強):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中文國際頻道的《今日關注》為您特別奉獻的十一特別節目——演兵2006。這兩天我們一直在關注軍事演習這個話題。有些國家會在軍事演習當中試射導彈,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圍繞導彈來展開。

  演播室請來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國防大學的教授張召忠先生,您好。另外一位是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的滕建群博士,歡迎您。今天我們説導彈的話題,要從伊朗的軍事演習開始,我們知道目前為止,伊朗核問題可以説是疑雲密布。從今年的3月份以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後期限”,這四個字我們就聽説過好幾次了。但是始終不知道到底哪個是最後期限。而伊朗方面在今年的4月份和8月份分別舉行兩次比較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這次軍事演習當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恐怕就是在演習當中所展示的最新的一些導彈和一些導彈技術。可以説這兩次軍事演習搞的像是導彈秀一樣。我們先通過一個片子來回顧一下。

  解説:

  隱型導彈,新型高速前射導彈,新型地對艦導彈,“彌撒克”導彈,“諾爾”新型導彈,神秘的伊朗軍隊把今年的兩場軍演搞的就像導彈秀,眾多的導彈也給世界留下了懸念重重。

  懸念一:“流星”導彈真的如此威力強大嗎?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朗研製出流星3型導彈,目前最大射程已經達到1300公里至2000公里左右。以色列和美軍在中東地區的主要軍事基地都在射程範圍之內。據伊朗方面稱,改進後的新型導彈已經能夠攜帶球狀核武器,一旦裝上核彈頭,其殺傷力和當年在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相倣。

  懸念二:改裝“霍克”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由地對空彈搖身變為空對空導彈,600斤的“霍克”挂上伊朗的波斯貓,結果會如何?攻擊過程中,始終需要雷達指導的“霍克”會不會把飛機變成戰場上的活靶子。對武器進行改裝,伊朗並非開世界先河。美軍就曾在空襲東京、德國時,將陸上起飛的轟炸機B25減肥成艦載機。兩伊戰爭中,F14搖身變成了預警機。那麼“霍克”改裝帶來的為什麼是費盡心思?

  懸念三:伊朗水下發射的到底導彈還是魚雷?比起閃電飛機或導彈,伊朗今年4月份演習中水下發射的新武器,身份更加可疑。到底是伊朗人説的水下導彈還是外界人猜測的超空炮魚雷,新武器的軟肋到底在哪?未來戰場上這種武器能否穿透艦艇的空中防禦?

  主持人:

  這個片子當中我們確實也看到了,伊朗聲稱自己的導彈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咱們先説“流星”3,“流星”3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導彈,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張召忠(國防大學教授):

  “流星”3有好幾種型號。最早就是伊朗在彈道導彈技術方面還是比較成熟的,最早是從國外買的“飛毛腿”導彈,它在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中,飛毛腿使用了很多,在那個基礎上他自己研製和製造了一些,逐漸逐漸就改進,改進的現在“流星”3是比較厲害的,聲稱能打一兩千公里。我感覺這個導彈射程上不成問題,而且精度也比較高。

  主持人:

  這個射程,也就説包括以色列,包括在美國的中東地區的設施,它都可以打到?

  張召忠:

  對,美軍在所有的中東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都應該能覆蓋到。

  滕建群(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

  那個“霍克”導彈實際上是陸軍用的防空導彈,部署在地面的。但是,這次的演習反映出來,它裝在F14戰鬥機上,這就使我想起在兩伊戰爭期間,因為伊朗人的腦筋是比較活的,把F14當做預警機使用了,因為F14是海軍的,是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作戰飛機,它具有比較遠程的雷達系統,可以提供警戒。它當時在兩伊戰爭期間,把F14改裝了,改裝成了預警飛機。這次又把陸戰用的部署在地面防空的導彈,又挂到F14上了,這就反映了什麼,它實際上對“霍克”導彈和F14都加了改進。

  主持人:

  這種改裝或改進合理嗎?

  張召忠:

  引進的是美國F14,用二三十年了,早該退役了,但是它還在用,他沒有辦法,他就拆了東墻補西墻。把幾架飛機放在那兒,零部件拆下來,新的飛機用上,他怎麼辦啊?美國不給他。本來F14裝六枚“不死鳥”導彈,“不死鳥”導彈的射程是100到120,而且是六枚全向攻擊的,非常好。但是它現在沒有彈了,它也不能閒著,就用“霍克”改,“霍克”改在這上頭是一個麻煩,我不相信“霍克”改在上頭有什麼戰鬥力。

  一個是太重,600多斤,而且體積太大,“霍克”不是説光把導彈放上去,還有雷達那些東西都得放上去。都放上去,那一架飛機也就載兩枚,不可能載四枚,體積又大,影響了飛機本身的性能,飛機本身雷達反射面就大。預警機這個,作為一個預警機必須有一個基本的,第一個是它載機的速度必須要慢,它不能是超音速,另外它那個雷達,肯定不具備下視能力,就是對下頭的目標看不見,它給誰預警啊?對不對?所以它作為一種戰術配合可以,它在前頭髮現目標告訴,其實它本身還是一個雷達,能看幾十公里,也就一百公里,再遠了看不著。

  滕建群:

  實際上是在老裝備上加了一些,就是巧妙利用,我現在彈藥庫裏就有這麼多東西,完了以後怎麼辦,我的飛機還要起飛,還要作戰,完了我裏面還有“霍克”導彈。

  張召忠:

  窮人窮辦法,這是一個思路。

  主持人:

  張教授,這次伊朗還展示了一個叫做高速前射導彈,是新型的,據説這個導彈是普通魚雷的三到四倍,據説每秒有100米的速度。但是有的專家也説了,他這個還不能叫純粹意義上高速前射導彈,它可能也就是速度比較快的魚雷。你怎麼看?

  張召忠:

  導彈是對魚雷的一種形象化的稱謂,其實導彈必須是在大氣層飛行才叫導彈。或者彈道導彈是穿越大氣層,然後再入大氣層這也可以,水下絕對不可能有導彈,水下的東西都叫水中兵器。像水雷,魚雷。這個東西根據它的速度,這麼快,已經射程這麼遠,以及精度這麼高,我判斷有可能是導彈和魚雷的結合體。就是魚雷等於是火箭的一個戰鬥部,它倆組合起來的導彈前半是火箭助飛,後半段魚雷入水以後再按照自己的搜索模式搜索。

  騰建群:

  我同意張教授的説法,它應該是雙動力。我看了一個經典的畫面,就是它從艦艇上發射出去的時候,後面的尾巴是噴火的,魚雷的話應該是壓出去的,所以我覺得它應該是雙動力的,而且它速度又快。

  主持人:

  我們看到在有些影片當中也會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比如説美國大片《諜中諜3》當中就有一個情節,就是IMF這個小組解救途中被對手跟蹤了,但是這個跟蹤鎖定的導彈卻打不中他們的飛機,這是在藝術領域的誇張,還是現實當中很可能出現這種?

  張召忠:

  比方説我是飛機,咱們倆都是駕駛員,我對你進攻,你開著飛機跑,我在後面追,我發了一枚導彈,這個導彈它就有好幾種。一種是雷達的,雷達的離你大約比方説二十公里的時候,它彈上的雷達開機了,開機了它順著這上面開始搜索,我前面有沒有目標,一下把你搜索進去了,你正好是架飛機,就“啪”鎖定你,你就死定了,這個基本上是跑不掉了。

  第二種是紅外製造的,你這個飛機往前飛,你的屁股上冒煙,發動機一堆熱量,那麼大的熱量,又給你貼上了,你跑吧,你不能説把熱量弄沒了,你把發動機關了以後,你飛機本身還有熱量呢。

  還有一種是電視的,就像咱們現在拍電視的攝像頭,整個照著你,電視上的信號發回來給飛行員,我就對著,你往左點往右點,就是人看著,看著電視打,就像玩遊戲。

  騰建群:

  導彈實際上是在火箭的基礎上演變的,像二戰期間德國發V2導彈,實際上打出去以後,他就不管了,他有好多降落在海裏面的,真正能達到英國本土的沒有多少。為什麼叫導彈?英文叫guided missile,因為前邊必須要有一個導引它的東西,所以它就可以跟你這個導引,不管是紅外指導還是激光指導,它始終跟著這個,它前邊有一個導引,所以叫導彈,這個跟火箭是有區別的。實際上是在火箭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比如説美國的戰略導彈,實際上好多火箭一改裝就可以成為戰略導彈。

  主持人:

  從世界範圍看,現在導彈技術已經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況了?

  騰建群:

  導彈實際用在實戰中時間並不長,因為在越戰期間就有精確指導武器,導彈用起來了,當時它是激光制導炸彈,用得最多了也就是從91年海灣戰爭以後。我這有一個數據,越戰期間我們做過統計用的精確指導武器是0.2%,到第二次海灣戰爭已經達到70%以上,這個導彈在20多年的時間裏,就發展上去了。實際上也是個技術發展的一個條件反射,我這個航空技術,材料技術,製造技術,這樣一些技術發展到今天的話,實際上導彈戰已經成為現代戰爭必不可少的作戰形態。特別是最近幾場戰鬥,我們看的非常明確。

  張召忠:

  從技術上來講,美國比較先進的,從射程上來講,最遠能達到一萬到一萬三千公里。就是説美國不動地方,它那個導彈核潛艇就在自己的港口裏,不動地方,就能打到世界上任何一點,世界上任何一個陸地,任何一點都能打到。而且命中精確度不會超過90米。

  這是從射程上來講就很遠了,從精度上來講,現代水平就更高了。我舉一個老的例子,1991年1月17號海灣戰爭爆發,到第二天美國要把伊拉克的發電站炸了,一開始説用炸彈炸,最後法律專家説你用炸彈炸,萬一發電站沒炸,結果扔歪了,風一吹把炸彈吹大壩上了,把大壩炸了,那洪水就爆發了,把老百姓淹了怎麼行。説要用導彈,精度找最好的,説現在海軍正在試驗SLAM,就兩枚,拉過來試一試,然後就在紅海的航空母艦上起飛了兩架飛機,一架A6和一架A7,A6過去以後就把導彈發射出去了,100到110公里,發射出去以後,就用那個電視指導,過去以後,轉轉轉,飛行員找那個發電站,找了一個大墻,發電站的那個墻,咚就從墻穿過去了,穿了十米直徑的一個大洞,A6回來轉了一圈,又把第二枚導彈過去了,過去以後,飛行員就從電視上看著那個導彈,讓導彈從第一枚導彈炸開的大窟窿裏面進去,進去廠房裏頭到處轉遊找發電機,找到以後就把發電機給炸了,這是1991年的時候,現在水平就更高了。

  騰建群:

  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打南聯盟國防部長辦公室,我們看到圖像,(導彈)就從窗戶進去,正好國防部長辦公室的窗口,整個把辦公室全部掀掉了,就精確到這種程度。

  張召忠:

  精度達到1米以內。

  騰建群:

  就從窗口進去以後,把國防部長辦公室一下子給掀了。

  主持人:

  看到導彈有這麼大的威力,所以其他一些國家也在不遺餘力的發展導彈技術。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國家到目前為止,都進行過哪些導彈方面的試射。

  解説:

  位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多次局部戰爭,而兩國為了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競相發展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自1999年4月11日,印度發射阿格尼-2中程彈道導彈開始,南亞次大陸上空就沒有安寧,印巴兩國之間的彈道導彈發射試驗此起彼伏,成為國際焦點之一。

  2006年7月5日淩晨,朝鮮連續發射大浦洞2號、勞動、飛毛腿等6枚導彈, 12個小時後,在傍晚5時15分,第七枚導彈升空。在這七枚導彈中,除遠程導彈大浦洞2號在升空40秒後爆炸,其餘六枚也都在發射約10分鐘後墜入海中。

  2006年9月,俄羅斯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舉行了海上戰略核力量演習,兩枚洲際彈道導彈向西發射,打破15年來洲際導彈向東試射慣例。根據俄軍計劃,“布拉瓦”導彈將於2008年裝備俄海軍。在2008年之前,俄軍方將對這種導彈再進行若干次試射。

  主持人:

  通過這個片子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國家都在發展自己的導彈,形成一種威懾,這一點可能在印巴兩國更明顯一些。

  騰建群:

  印度和巴基斯坦,從1947年獨立之後,兩個國家敵對情緒,打了幾場戰爭。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最近幾年,比較著急做的一件事就是發展導彈武器,比如説印度發展的“烈火”1、2、3,“烈火”1的射程可能是700到800,“烈火”2可能到2000多公里,現在的“烈火”3,今年做了試驗可能失敗了,可以達到3500公里,這個競爭是非常厲害的。巴基斯坦也在搞,它們兩家是非常有意思,有時我們在開國際會議也談到這個問題。我説你們跟小孩玩遊戲一樣的,你發射一個導彈,我必須要跟上去,兩家都是這樣,你搞核試驗,我也搞,馬上跟上去,誰勸都勸不住的,就跟兩個孩子在做遊戲似的。

  主持人:

  朝鮮也試設了多枚導彈,朝鮮的大浦洞2型導彈,這是一個什麼導彈?

  張召忠:

  “大浦洞”這個導彈是在前面“飛毛腿”,然後“勞動”1、“勞動”2,和那個區別就是精度更高,射程更遠,有人估計可能能搞到2000公里以上。2000公里以上那就是至少要經過二三級的推力,他才能夠推的這麼遠,但是它試了好幾次,前幾年也試了好幾次,試一次失敗一次,這次就乾脆發射了七枚,當然前六枚都不是,都是“飛毛腿”和“勞動”,這個“大浦洞”2試驗一次,又失敗了。

  失敗主要的原因,我估計它可能原來預計的是比方説三級火箭,現在一級火箭點火,點火完了,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之間接口沒接好,一級火箭燃料燒完了,現在該二級火箭點火了,結果一級火箭點完了,它就沒有推力了,二級火箭要點火,點不著了,掉下來的。印度那個也是這麼掉下來,這是一個關鍵技術。

  主持人:

  我們講了很多關於導彈方面的知識,其實導彈發射出來之後,可能就像射出的一個長矛一樣,那麼對於導彈的防禦,就要看這個盾堅固不堅固了。提起導彈防禦,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

  解説:

  2006年7月8日上午,美軍“馬斯汀”號導彈驅逐艦在參加“關島”演習的途中,突然轉向,駛入了日本橫須賀港,將與常駐日本的七艘“宙斯盾”戰艦,以及這個月將要抵達的另一艘“希洛號”宙斯盾共同在西太平洋水域裏織起一張嚴密的導彈防禦網。

  就在美國釋放調整部署信號的同時,日本防衛廳宣佈,將提前實施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計劃,把原計劃從明年3月開始部署的“愛國者-3”型攔截導彈,提前到今年內開始部署。

  神秘的“宙斯盾”真像希臘神話中得萬神之神宙斯一樣天下無敵嗎?美艦為何偏偏選擇此時駐紮橫須賀港?美日提前調整部署計劃意欲何為?導彈防禦到底要防誰?


  主持人:

  滕博士就您所知,現在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的建設是進行到哪一步了?

  騰建群:

  它的導彈防禦已經歷史很長了。從冷戰期間,包括它這個SDI,就是星球大戰計劃,實際上也是跟導彈防禦有關係的。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就提出戰區導彈防禦,後來現在改成國家導彈防禦,現在最後定的是導彈防禦,幾個名詞是TMD,AMD是國家導彈防禦,現在就用一個MD,就是一個導彈防禦。它現在實際上設計了陸上有一塊,比如説在阿拉斯加部署雷達導彈反彈系統,丹麥的格林藍島,英國的一些軍事基地也部署雷達。還有另外一個海上,海上部署主要是艦艇上,也就是現在咱們説的比較多的宙斯盾,裝有宙斯盾系統的艦艇上。

  張召忠:

  對這個計劃,多年來我一直堅持我個人的觀點,我就認為他是嚇唬人的東西比實際做的東西要多。他設想我要發展一種很先進的技術,能夠看到從一萬公里飛來一個蒼蠅,這一個蒼蠅它怎麼樣穿越大西洋外層空間載入,然後這只蒼蠅現在到哪兒了,而且當它臨近美國國土的時候,我又能分辨這只蒼蠅是公的還是母的。然後我要發射一種很先進的武器,去把它撞擊,而不是近炸,把它摧毀,這個近似天方夜譚。我感覺這是很難做的,不可能的事情。你比方説我是攻擊方的話,我給你十枚、一百枚,我只要有一枚突破,你就完了,這是核彈。3000公里以上的,基本上美國人認為那是能打到本土的。

  3000公里以下的美國説這屬於戰區,叫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它就攔截短程導彈,300公里的,600公里的,1000公里的,1500公里的,像伊朗“流星”的那種,那屬於2000公里。就攔截這種導彈,這個導彈攔截比那個還難,因為它的射程短,比如説300公里,我一發射一下子就到了 ,你還沒來得及開機,或者沒來得及發現,就完了,那個導彈能飛半個小時,我這個導彈能飛五分鐘,五分鐘之內,你要發現再發射導彈,然後導彈起飛再攔截,你做不完那些事情。

  主持人

  但是畢竟現在美國新型技術還是發達的,滕博士覺得他的這種想法能夠實現嗎?

  騰建群:

  從軍事角度來講,從技術角度來講,我覺得非常難的,它現在做的實驗來看,包括攔截實驗。我個人感覺可以打一個比方,從技術角度,就是兩顆子彈打子彈,不是很容易的,在360度這個範圍內,你如果能子彈打上子彈的話,兩個能撞上一起,那必須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從現在看,技術上還有好多的障礙克服不了。

  主持人:

  儘管如此,但是如果我們從戰略意義來聽,造成這樣一個陸擊、海擊,還有天擊這樣一個整體的防範系統,是不是還有一定的效力?

  騰建群:

  這個導彈防禦,我個人認為是一個非常壞的計劃,就説它從戰略角度來説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過去的話,在冷戰期間,在美蘇之間有一個ABM條例,就是反彈道導彈條例,規定你在首都部署一個防禦系統,在另外發射場部署一個,就是美蘇兩家各有兩個兩種防禦系統,就為了確保我的戰略力量能夠摧毀你。在這種前提下,兩邊都平衡,就是一個力量平衡,大家誰都不會輕易的把導彈發射出去。美國現在搞這個東西,就必然要破壞到現有的國際社會的力量平衡,不用説美國和其他的大國。就是現在的南亞地區也是這樣的,現在印度比較積極要引進美國的愛國者導彈,巴基斯坦就緊張了,本來兩個國家,你有導彈,我有導彈,你有核武器,我有核武器,如果一旦印度引進了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那麼就説明巴基斯坦的導彈威懾力量就失效了,失效了之後,這個地區會不會在力量失衡的條件,會不會進入戰爭?

  主持人:

  通過各種導彈的型號,我們可以看出導彈確實是兵器大家族當中的寵兒。今天也感謝二位來到演播室,給我們介紹了導彈的攻和防方面的知識。謝謝二位。

  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今天的《今日關注》特別節目。再會。

  製片人:陶躍慶

  策劃:馬敬

  編輯:施蕾 李萍

  統籌:朱同合 刁偉華 李德瓊

  主持人:剛強

  監製:王未來

  E—mail: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逯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