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勢近日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先是新總理馬利基提出了一個民族和解方案,向遜尼派和抵抗力量伸出了橄欖枝;其後傳出新政府正在試探與抵抗武裝直接對話;最新消息則是11個遜尼派武裝組織聯名聲稱,如果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保證在兩年內完全撤出,他們將停止攻擊行動。
飽受戰亂之苦的伊拉克人民當然希望這些都是利好消息。然而冷靜分析起來,無論是抵抗組織的停火建議,還是馬利基總理的民族和解方案,實現起來都頗為不易。首先,對11個遜尼派武裝組織提出的條件,馬利基表示為難,因為他對伊拉克新軍警能否在兩年內單獨負起伊拉克的全部安全責任缺乏把握。其次,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也表示,制定撤軍時間表毫無益處,只會向恐怖分子發出一個他們可以坐等勝利的信號。事實上,美國政府並無完全撤軍之意。儘管前不久美國駐伊最高司令官凱西將軍草擬了一份撤軍計劃,但那不過是為應付反戰民意、以求共和黨贏得11月份美國中期選舉的一個招數。即便該計劃可行,到2007年底,美國還是要在伊拉克保留五至六個旅的兵力。還有,即使這11個武裝組織的建議是真誠的,也無法保證其他抵抗力量會效仿他們。
至於馬利基的民族和解方案,則是精心籌劃的。他趁着扎卡維斃命、新政府組成的有利時機,及時提出了民族和解方案,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武裝分子實行大赦,條件是他們沒有殺害伊拉克平民。但美方立即表示反對,聲稱無法接受對殺害了美軍或聯軍士兵的人實行赦免。於是,馬利基不得不向美國保證,這些人不在赦免之列。這一保證削弱了和解方案的感召力。故意殺害無辜平民者當然法理難赦,但如果武裝分子是在同美軍的交火中誤傷平民,那又該如何界定呢?是否也應同美軍誤傷平民一樣,以所謂“附帶傷亡”為藉口網開一面?同時,從邏輯上講,武裝分子本就以抗擊駐伊美軍及聯軍佔領為使命,如果舉凡攻擊美軍者皆不可赦,那麼也就無多少人可赦了。如此方案如何能讓武裝分子們甘心放下武器呢?
諸多前提條件預示着,無論是馬利基的和解方案,還是11個武裝組織的停火建議,都難以使伊拉克的和解進程出現嶄新變化。(李學江)
責編: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