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影響2006-CCTV年度新聞記憶》新聞圖片展播(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9日 15:14 來源:CCTV.com
專題:《影響2006》CCTV年度新聞記憶

    1、2006年5月8號,69歲的日本僧人岩田隆造來到日偽統治時期遼源煤礦死難礦工墓179具白骨前跪拜誦經、祈禱懺悔。這座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礦工墓,過去被稱為“萬人坑”,是日偽統治時期西安煤礦東城採炭所方家櫃埋葬死難礦工的墓地,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見證地。

    《日本僧人懺悔》

    作者:張秋磊

    發表刊物:東亞經貿新聞報

    拍攝時間:2006年5月8日

    評委點評:(于文國)

    記憶歷史,反思侵略,日本僧人的謝罪與懺悔有著特殊的新聞價值。這幅新聞照片的成功之處在於構圖和視角的平和、樸素和凝練。畫面上沒有任何多餘信息,準確的視覺形式成功的包裝了內容。

    2、2006年3月24號,上海三官堂禽類交易市場內一雞販在雞籠旁邊睡覺。在此前一天,上海市衛生部門宣佈,上海發現一例疑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禽流感影響下的上海雞市》

    作者:趙昀

    發表刊物:東方早報

    拍攝日期:2006年3月24日

    評委點評:(陳凱星)

    活雞現殺現賣。這在不久前還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市井生活,但現在至少在北京等城市已走入歷史,照片也成了真正的歷史照片。告別一種“提籃小賣”的賣貨方式也許不算什麼,但我們能忍受再沒鴿翼滑過的寂寞藍天嗎?這也許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我們的發展,如何才能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3、2006年初,中國北方的遼河入海處,那萬頃葦田依然是收穫的季節。每年進入11月中下旬,冬季來臨之際,有成千上萬的民工從全國四面八方匯集到遼河三角洲大葦塘,用最原始的方式,揮舞著鐮刀收割蘆葦。

    割葦人下塘時,一般都是搭伴結夥,有四人一組的、也有六人一組的。每人掙到40至50元的工錢。即使是超負荷的勞動,割葦工人們依然對生活充滿著希望。

    他們20人或40人,有時50人,不分男女,合住在這樣的簡陋工棚內。寒暑易節,他們仿佛候鳥一樣,每個蘆葦收穫的季節,他們便“飛”到這裡,用勤勞的雙手收穫蘆葦,收穫自己的生活。

    《遼河三角洲割葦人》

    圖片作者:潘松剛

    發表刊物:南方週末

    拍攝時間:2006年初

    評委點評:(晉永權)

    照片講述了一個群體在一個特殊時段內的生存方式。拍攝者以紮實的攝影技術及對報道攝影的準確理解,把這一群體的面貌完整地呈現在公眾面前。以平實的手法,傳達普通勞動者的狀態,同樣需要攝影者擁有平實的態度。

責編:劉棣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