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民族地區扶貧開發,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CCTV.com  2009年08月04日 22: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民族宗教網  

  長期以來,貧困問題一直是國家與社會關注的焦點,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扶貧工作經歷了由“輸血”到“造血”,從政府扶持上升為政府與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不同階段。目前,在我國的貧困人口當中,民族地區的貧困人口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而在政府與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下,民族地區的脫貧步伐也在明顯加速——

  提到我國的貧困地區,人們會自然地想到民族地區,這是因為佔國土面積64%的民族地區與貧困地區的分佈有著很大的重合。民族地區多位於邊遠地區,自然環境較差,再加上一些歷史原因,民族地區貧困現象較為普遍。截至目前,在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2184萬絕對貧困人口中,民族地區的均佔一半以上,隨著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就。

  黨和國家為消除貧困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為貧困人群提供各種基本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2000年國慶期間,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通了公路,這個居住著我國70%獨龍族的山寨有了通往外界的橋梁。“這條公路凝結著黨和國家對我們獨龍族的關懷,凝結著雲南省扶貧工作隊同志們的汗水。”提到這條公路,時任貢山縣縣長的高德榮回憶著公路通車前後獨龍江鄉的變化:通車前,幹部從獨龍江鄉到縣裏開會要先騎馬,然後徒步翻越高黎貢山雪線,然後再搭車到縣裏,整個路程大約要走兩天。通車後,到縣裏的時間縮短到了半天。“通車前,想在獨龍江鄉修一座房子,可以説是天方夜譚。一袋水泥的運費高達數百元。公路修通了,山裏的農副産品能夠銷往外地,農民手中有了積蓄,而建材的運費也大大降低了,現在獨龍江鄉的很多老百姓都告別了原來的板房和茅草房,住進了磚瓦房。”

  2005年,高德榮向國家民委電話報告:獨龍江鄉結束了沒有電話的歷史!貢山電視臺的小魏來自獨龍江鄉,他曾經用鏡頭記錄下了家鄉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變化,他説:“獨龍江鄉的變化要歸功於國家多年來的扶貧,在交通基礎設施改善之前,我的家鄉幾乎可以用與世隔絕來形容,全鄉只有一個供銷社,‘商業’一詞對於獨龍江鄉來説寫在遙遠的天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路通了,商品流通了,一部分群眾放下了手中的鋤具,做起了生意,獨龍江鄉終於有了自己的商業。”

  獨龍江鄉在基礎設施改善後,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例子在民族地區非常普遍。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積極投入已經大大改善了貧困家庭的基礎設施狀況,為他們擺脫貧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廣西素以山清水秀聞名,但居住在桂西山區的人們卻吃足了大山的苦頭,綿延的石山堵住了公路和“財路”。隆安、馬山、天等、大化、都安、隆林、西林、田林、樂業、淩雲等10個縣屬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且均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中都安、大化等大石山區5縣是廣西石山分佈最廣、條件最惡劣的地區之一,石山面積佔總面積的79%以上,其餘5縣集“老、少、邊、山、窮”為一體,目前尚有貧困人口33.75萬人。為打通桂西發展的“梗塞”,廣西交通部門先後投入超過5.8億元人民幣,在隆安、馬山、樂業等桂西10個少數民族貧困縣大力開展交通設施建設。待這項工程在2010年竣工後,項目所及10個縣的所有鄉鎮及建制村的農村公路將全部貫通。

  民族地區由於自然條件差,扶貧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産生活條件又是做好扶貧工作的前提和關鍵。以甘肅省為例,面對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比重大等困難,該省通過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群眾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06年年底,該省有56.62萬絕對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242.4萬低收入人口解決溫飽,51個國家和省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元,其年均增長率和全省平均增長水平基本持平。目前,甘肅省貧困地區新修梯田累計達到2596萬畝,大部分乾旱山區人均達到1.5畝左右;新增水地76萬畝,累計達到1082萬畝,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人均達到0.5畝以上,通過打水窖和建人飲工程,基本解決了205萬人、611萬多頭牲畜的飲水困難。在繼續完善河西和沿黃灌區50萬移民基地建設的同時,這些地區向外省組織勞務移民近30萬人。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一個土家族山寨裏,一位樸實的農民高文虎在家裏辦起了一所小學。這件事感動了一位澳大利亞姑娘,她遠涉重洋來到大山裏,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學。由於地處大山,生活不便,沒有教師願意來這裡教書,高文虎只能一個人支撐這所學校。

  2006年初,數百名網友自發組織起一個“關愛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的QQ群,以網絡為平臺,共同商量如何幫助這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學校和這位無私的農民教師。他們有的人有能力、有時間能去支教,有的人沒有時間但能出錢。於是,“關愛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民間扶貧接力支教計劃漸漸形成,他們還將每年尋找5名志願者前去高文虎的小學支教;對於不能自己負擔生活費用的志願者,大家一起資助;同時,還為學校募集所有經費。

  “關愛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民間扶貧接力支教計劃,是民間自發愛心行動,沒有國家資金作後盾,志願者們在支教期間的所有費用均需自行負擔。近年來,這種關愛行動在我國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出現得非常多,一些相對成熟的項目還吸引了國內外一些非政府組織的積極參與。民間扶貧逐漸成為了政府扶貧的有益補充和後備力量。

  社會學家認為,像“關愛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民間扶貧接力支教計劃這樣的民間扶貧形式在全國範圍內興起,至少在兩個方面推進了我國的扶貧事業:首先是增加了社會參與。民間組織積極參與扶貧項目,使一些有志於從事扶貧事業的人員有機會參與到扶貧工作中。與政府的扶貧項目不同,這些民間組織帶有強烈的志願服務精神,他們把扶貧不僅當做一項工作,更是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其次,增加了扶貧資源進入貧困地區的渠道。民間組織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創新性等優點,他們能高效地聚集社會各類資源,使各類扶貧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入到扶貧事業中來。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中指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引導非政府組織參與和執行政府扶貧開發項目。企業可以通過捐贈資金,與非政府組織(NGO)合作,共同參與扶貧開發。”

  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行最認為,NGO的優勢在於其所發揮的獨特作用。NGO在扶貧模式創新、制度創新上,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上,均發揮著重要的示範作用。比如小額信貸,以農戶要求為導向,採取自下而上的方法,設計有針對性的幫扶項目,解決了扶貧到村到戶問題。NGO依靠政府但又不依賴政府。比如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貧困農戶自立能力建設——小額信貸”項目,就是在項目縣設立獨立項目管理經營機構——貧困農戶自立能力建設支持性服務社。“人員公開招聘,有完善的獎懲措施,確保工作效率。在資金使用上,我們的體制保證資金安排直接到農戶,從而排除或減少中間環節流失。NGO的優勢還體現在工作細緻化、信息透明化、財務公開化上。中國扶貧基金會實行財務公開,財務資料誰都能看,每年的審計報告也會在年報上登出來。”王行最説。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平均海拔2300米,年平均氣溫不到9攝氏度,撒拉族人口7.37萬人,佔全縣人口總數的62.1%。人多地少、資源匱乏、收入單一日漸成為當地十幾萬農牧民的沉重負擔。循化也因此列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重點扶持地區之一。

  説到扶貧開發之前的生活,循化縣民主村的老百姓把它當做噩夢來看。村民馬海英説:“那時,要是趕上年景好,地裏的糧食剛剛夠吃。要是雨水少的年份,一家老小只能餓肚子‘扛’著。”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很多撒拉族群眾都紛紛外出打工,尋找著新的謀生出路。而在循化本地,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了大量的扶貧工作,為循化各族群眾的脫貧輸入了新鮮“血液”。就在此時,一個土生土長的扶貧項目——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循化生産基地誕生了。

  1995年,撒拉族青年韓阿乙草在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學習語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中國雖有2000多萬穆斯林,但他們所戴的孟加拉帽卻都是進口的。在生産帽子的阿拉伯國家,廠家都是手工作坊,規模小、成本高。儘管如此,每頂帽子的成本折合人民幣也不過1.4元左右。

  韓阿乙草堅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1999年初,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以3萬元起家,抓住成本這個關鍵因素,在國際上拼起了小白帽的價格戰。

  電腦設計、電腦控制……韓阿乙草成了穆斯林帽智慧化生産第一人。短短8年間,伊佳公司的産品已經佔領了國際市場的50%至60%,成為亞洲最大的伊斯蘭民族服飾用品生産企業。

  企業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遇到了資金的瓶頸。伊佳公司的生産規模已經無法滿足源源不斷湧來的訂單。“在我發展的關鍵時刻,我的民族和家鄉永遠是我力量的源泉。我辦企業也是為了回報他們。”穆斯林純樸的鄉情給了韓阿乙草雙贏的選擇。

  2007年,循化縣以白莊村、民主村和米牙亥村為試點,鼓勵農民將政府發放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入戶的資金作為“股本金”集中投入到伊佳公司。以每戶5000元計算,幾個村子共有1000戶。而伊佳公司則要保證每個“股東”每年500元的固定分紅,每戶吸納1人就業。並以公司資産作抵押,確保企業出現風險時,優先償還農戶的全部本金。這樣,每戶農民每年可增加收入7000余元。

  如今,企業和農戶的利益緊緊鎖在了一起。企業不僅解決了資金、廠房等困難,農戶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保障。在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位於循化的生産車間裏,132台高速運轉的電腦刺繡機、各式縫紉機有序擺放成十幾排。孟加拉帽、沙特帽、女士面紗、穆斯林長袍……這些獨具民族特色的服飾,就是通過伊佳的生産線走向了國內、國際市場。

  截至目前,青海伊佳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共有員工3600多人,累計吸納貧困農牧民就業1.3萬餘人,為他們找到了“離土不離鄉”的脫貧之路。

  “過去我們雖然試圖發展過一些産業來扶貧,但是效果不明顯。關鍵就是沒能結合民族地區特色,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循化縣扶貧辦主任張青壽的話註釋出了其中的含義。如今,一批批本土企業的誕生,標誌著扶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循化各族群眾不僅開始自力更生擺脫貧困,而且“致富”一詞正逐漸成為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如今,在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的努力下,全國貧困人口數量迅速下降,一些曾經貧困的地區,已經變富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説:“從2003年到2007年,全國農村的絕對貧困人口從2820萬人減少到了1479萬人,下降了47.6%。貧困發生率從9.2%下降到了4.5%。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民收入首次出現了連續5年增幅在6%以上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局面。”到“十五”末,僅8省區的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從本世紀初的1187元增加到了1633元。8個民族省區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減少了293萬人,低收入貧困人口減少了51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8.6%下降到6.2%。

責編:孫潔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