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不僅為了軍威國威,更是官民互動的舞臺。圖為1984年10日1日,幾名北大學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全場沸騰。王東/攝
1984年、1999年舉行了建國後兩次重要的大閱兵,通過親歷者的講述,不僅可以感知閱兵集訓的艱辛,也將我們帶回到昔日軍民互動的舞臺
【作者】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劉俊 發自北京
1984:為小平感動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觀禮臺上人山人海,站在天安門右方的公方彬不敢相信眼前的精彩——徒步方隊仿佛變成一個人踏著正步走來,鑲著兩面紅旗的衣領被星星和黃邊取代,那是要在1985年推出的新軍服。機械方隊裏,“巨浪”潛地導彈和“東風”五號戰略導彈呼嘯而過,即便是當兵出身,這位當時榮獲“中國英模”稱號的廣州軍區的年輕戰士也是頭一回目睹這些現代化的武器。
不遠處,坐在木頭臨時搭建的臺子上,3000名日本青年也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和中國觀眾一起歡呼著,跳躍著,沒有人願意離開位置半步,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歷史鏡頭。突然,在群眾方隊中,幾名北大生物系學生拉出了一條由床單做成的橫幅,綠色大紙上寫著:“小平您好!”四個大字。這是一個未經審定的標語,幾名便衣準備上前搶奪,但還沒來得及行動,全場已經沸騰了起來。
看在眼裏的公方彬眼淚嘩一下噴涌而出。為小平感動,“他改變我和中國”;也為民眾感動,“群眾為每個作出貢獻的人是真誠敬重”。回望25年前的那一天,“小平您好!”是他至今難忘的標語。
所有人沉浸在興奮漩渦中
在中國這樣一個處處都是標語和口號的國家,標語的變化是政治脈動的前兆。 1984年,中國改革雖已邁入第7個年頭,但仍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接到觀摩閱兵通知後,公方彬前往廣州集合,在中山公園,他拒絕了幾名日本學生要跟他這位中國英模合照的請求,“當時我想不能跟外國人合影”。
當然,中國國內的政治氣氛十分活躍。一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已在1978年讓官民凝結在一起。回顧改革開放30年,公方彬説,那時候,黨的威信、社會幸福度都是最高時期。35週年大閱兵已然不僅是國威軍威的展示,亦成了群眾展示激情的舞臺。從白天到晚上,所有人都沉浸在興奮的漩渦中,“那種氛圍感染著每一個人,誰進去都被感化了”。
閱兵結束,公方彬和一群英模代表坐在敞篷車上先行撤離。看到胸前戴滿獎章的英模,路邊的女兵方隊女尖叫了起來。晚上,他們來到天安門廣場,一群大學生將他們拋起,落下,再拋起。那天,公方彬沒能集合上大部隊,到了很晚才回到京西賓館,而有的人連鞋子都搞丟了。“那天某個新聞有沒有價值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都在歡樂,都在慶祝。”公方彬回憶。
在現場的鄭震孫沒能享受公方彬的禮遇,他表達興奮的方式就是不停地按下快門。閱兵當天,他和兩名中央臺攝像在位於華表下邊的一輛高高的吊臂車上拍攝,那是整個天安門最好的拍攝位置,在狹小的車上為了記錄目不暇接的歷史畫面,鄭震孫不吃不喝站了好幾個小時,但遺憾是,他還是未能捕捉到“小平您好”那個珍貴瞬間。“如果長鏡拉過去也能拍到,但是腦子沒反應過來,他們就走過去了。”
鄧小平親定大閱兵目標
而當時,鄭震孫的同事王建民正在對檢閱部隊的鄧小平按下快門。“他個頭不大,但很有風度。那種自信給人很大的力量和鼓舞。”王建民回憶。隨著檢閱進行曲旋律響起,鄧小平乘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檢閱部隊。他頻頻向指戰員招手、問候:“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官兵們高呼:“首長好!”“為人民服務!”。
這是25年前難以想像的口號。那時,“領導人檢閱部隊呼喊的都是‘中國共産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國慶35週年閱兵副總指揮兼閱兵辦公室主任、時任北京軍區參謀長周衣冰回憶:“小平同志對廣大官兵總是充滿了關懷與愛護。”
閱兵前,鄧小平親自批准北京軍區為大閱兵定下目標:“世界一流,國際前茅”。雖然在此之前,共和國已經連續24年沒有舉行過大型閱兵式了,但周衣冰等演習的具體組織者和指揮者仍信心十足。周衣冰回憶:“當時我們堅信,這次閱兵一定能走出軍威,走出國威,振奮民族精神,鼓舞愛國熱情。”
官兵們最終不負眾望:閱兵式隊列嚴整口號洪亮;分列式步伐剛健氣勢雄偉;標兵威風凜凜,站立3個小時紋絲不動。這是官兵幾百個日夜奮戰的結果,王建民説,那種辛苦難以用語言表達。“一天流出的汗水達20多噸,5個多月內每人踢壞6雙皮鞋,鐵掌、鞋釘用了6噸……”在一張照片的攝影圖説中,王建民這樣寫道。
整齊劃一背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圖為1999年集訓時,步兵方隊官兵身背“正骨”十字架,腿綁鉛沙袋苦練基本功。王建民/攝
1999年:美國武官傻掉了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在武警的引導下,單聲來到天安門左側觀禮臺。低頭看,這位全英華人中國統一促進會會長赫然發現,座位有點潮濕,那是下雨的痕跡。
1999年閱兵前夜,一場大雨讓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李新良一夜未眠。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1984年,許多人只能從後來的電影中重溫35週年閱兵的威武。可是1999年的大閱兵就大不一樣了,不僅中國人在看,外國人也在看。那天現場有1800名記者,外國記者730個,26家電視機構現場直播。10月1日淩晨,李新良與萬名閱兵官兵冒雨進城,到了早上,北京碧空如洗,李新良如釋重負。
“主席同志,受閱部隊列隊完畢,請您檢閱!”“開始”伴著1000多名軍樂隊員高奏激昂的閱兵曲,在李新良的陪同下,江澤民乘紅旗牌檢閱車徐徐向東駛去。
地面車輛:高科技造就世界第一
徒步方隊經過時,單聲從位置上望下看去,“一排人感覺像一個人一樣。整齊得不得了。”十年過後,憶起往事,單生仍歷歷在目,激動不已。“那是做給美國人看的,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軍隊多麼雄壯,多麼有紀律。美國人看得傻掉了。”是年5月,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美軍導彈襲擊,三名中國記者不幸遇難。
單聲所説的美國人是坐在他身旁的美國武官。“他告訴我,從沒見過這麼整齊的畫面,非常驚訝。”單身回憶。令這位美國武官難忘的還有中國加油機從頭頂越過的鏡頭。當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機拖著兩根長長的加油管與兩架受油的殲擊機通過天安門廣場時,觀禮臺上掌聲雷動。在當時,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掌握了研製生産空中加油機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
那天,總共有132架飛機從5個機場起飛,飛行70余公里到達天安門廣場上空,一秒不差地依次飛過人民英雄紀念碑。李新良回憶:“這不同於地面方陣啊!飛機是在天上飛的,早來晚來都不行,這麼多架飛機,不同機種,指揮起來難度非常大,沒有細緻嚴密的組織和刻苦嚴格的訓練,是絕對達不到那種效果的。”
地面車輛的表現同樣驚艷。受閱方隊單車在100米距離上的誤差不到0.2秒,距離誤差控制在0.02米以內。新中國成立後的12次閱兵,這是最優秀的一次。時間誤差和距離誤差一直是世界車輛閱兵難題,而美國、俄羅斯、朝鮮等國閱兵的單車百米誤差都在5秒和0.5米以上。當時負責車輛方隊技術測評的工程師張一平回憶,為了解決車輛受閱誤差問題,中國以往閱兵採用靠人工拉繩測距、糾偏和考評的方法,但這種手工方法精度不高。車輛方隊指揮部發明了“電子監控與考評系統”。系統由主控機、攝像機、監視器、計算機、錄像機等設備組成,車輛方隊的行進狀況,通過激光傳感器傳到監視器,再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可對車輛方隊的標齊——排面;卡距——前後車距離;方距——兩個方隊之間的距離;列距——車與車的間隔等進行全方位檢測,數據的精確度達千分之一。
張一平説,過去用人工拉繩測距、考評需101人,使用這套系統僅需3人。剛開始,這套系統對閱兵的全部車輛方隊測評時,有30%的車輛不能達標,經過兩個多月的糾偏訓練,達標率已達到99%。
徒步方隊:土方法練出整齊劃一
一位觀摩中國50週年閱兵的華僑告訴單聲,能看一次閱兵,這一生一世就滿足了。很多觀眾滿足的背後是中國軍人付出的常人難以想像的汗水和淚水。1954年,第八步兵學校在閱兵訓練時就提出這樣的口號:“操作不流汗,等於沒有練。”“操作腿不疼,等於沒練成。”
時隔15年,1999年的訓練條件已經比1984年要好很多。“1999年除了帳篷,還有板房,吃的也好多了,訓練也更人性化。”曾採訪過1984年、1999年兩次閱兵的新華社攝影記者王建民回憶。但是強度還是很大,大家容易疲勞,指揮部想了個辦法: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兵女兵一塊練。
目標只有一個:整齊劃一。一些訓練土方法在1984年就已派用場。“腿上綁磚頭、沙袋練力量;背上綁十字支架練體形;衣領別大頭針糾正擺頭定位時出現的仰頭、探頭、低頭;帽頂朝下頂在頭上踢正步練平穩,不穩就會掉下。”王建民説。
在儀仗方隊裏,高舉“八一”軍旗、走在最前面的是受閱部隊的軍旗手宋月強。“龍頭”怎麼擺?“龍尾”怎麼甩?宋月強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直接關係到身後的42個方隊。而且,在正常的氣候下,軍旗溫順如羔羊;可在風雨中,軍旗重達二三十斤,像匹縱橫馳騁的烈馬,常人難以馴服。
為了練就超一流的掌旗動作,宋月強自製了一根鋼管,灌滿沙子後重達17公斤,他反復練習45度角旗桿定位動作,一打一收,一練就是2個小時。這是一位新華社記者當時在宋月強的宿舍看到的情景:3根練壞的旗桿放在墻角。宋月強那雙粗壯的大手血泡片片,雙臂舉腫了,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體重也一下子減少了6公斤。再看皮鞋,他專門加釘了兩層鞋底,8個大號鐵掌,比原來增加了一倍的重量。正是通過這樣頑強的訓練,宋月強終於使旗桿在他手中運用自如,甚至可以根據不同風向甩旗、端旗、展旗,把誤差減少為零。(陳輝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王騰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