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細數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30年的不平凡歷程

CCTV.com  2009年07月23日 12:5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國際在線  

三十年來幾艱辛 民主法制護高原

——細數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30年的不平凡歷程

 

    熱地:“30年間,西藏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和批准地方性法規254件。”

    熱地:“歷任主任都是由藏族公民來擔任。”

    隔著30年的歲月塵光,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回到1979年的夏天,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中國民主法制建設進程中堪稱濃墨重彩:

    ——1979年7月1日,中國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法律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1979年8月14日,西藏自治區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産生了常委會。這是中國首個建立的省級人大常委會。由此開始至1979年底,先後有22個省級人大召開全體會議,分別選舉産生出常務委員會。

    30年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首任第一副主任熱地,在人民大會堂西藏廳接受本網記者採訪,細數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30年來的不平凡歷程。年過七旬的熱地,對雪域高原民主法制建設的點點滴滴都記憶猶新,追憶中,這位農奴出身的副委員長多次被往事所感動……

    首設常委會:爭議中摸著石頭過河

    西藏自治區是在1965年9月召開的西藏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宣告成立的。14年後,1979年8月14日,西藏自治區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産生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委員等常委會組成人員。

    “當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共45人,其中藏族27人,佔60%。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共12人,其中藏族8人,佔67%。首任主任是阿沛阿旺晉美,我是第一副主任。”——時隔30年,熱地仍能準確地説出當年常委會組成人員的人數、民族比例和另十位副主任姓名:陳競波、苗丕一、王靜之、胡宗林、王運祥、德格格桑旺堆、次仁拉姆、崔科頓珠才仁、朗頓貢噶旺秋、生欽洛桑堅讚。

    在回憶人大常委會成立之初的狀況時,熱地説,“當時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逐步探索、摸索經驗”。

    “主任會議制度”是當時人大常委會工作的第一個規範。熱地回憶説,西藏自治區第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主任會議是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成立10天之後召開的,會議由人大常委會主任阿沛阿旺晉美主持。會上阿沛阿旺晉美宣佈,由於自己經常在北京,因此委託熱地全權負責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日常工作。這次主任會議決定設立常委會辦公廳辦公室、秘書處等機構,還決定建立主任會議制度,從此每週一召開一次主任會議。

    而爭議也隨之而來——對於設立常委會這樣一個人大常設機構,當時有一些不同看法,比如説這個常設機構成立起來後做什麼、能起什麼作用,還有人認為這是額外增加了機構人員和編制等等。熱地坦言,當時,人們對人大設立常設機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但是後來,人們“在實踐中慢慢地逐漸認識到,設立地方人大常設機構確實有著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治區、市、縣各級人大常委會在以後的常委會工作中,對編制、機構、人員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不斷地調整和充實。僅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目前就有8個廳級機構、16個處室、200多名工作人員。

    熱地所説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什麼?他用對比來闡釋: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設立之前,人大沒有專門的常設機構,所以立法、監督、決定重大事項和人事任免等權力得不到及時的行使。設立常委會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開始運轉,從組織上、制度上保證了各級國家權力得以經常性、充分地行使。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設立,對於推動西藏民主法制建設,對於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增進民族團結,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3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