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聚焦青藏鐵路:天路環保五亮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8日 19:30 來源: 新華網

    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開通試運行。如何在青藏鐵路建設中保護好沿線脆弱的生態環境,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青藏鐵路從設計施工到全線開通,各個環節環保措施亮點頻現,堪稱中國重點工程環保建設的典範。

    亮點之一:環保投資15.4億,首次引入環保監理。針對青藏鐵路沿線地處世界上海拔最高、沿線生態環境極為敏感脆弱、生態保護任務極其艱巨的特殊環境,建設者提出了建設生態環保型鐵路的奮鬥目標。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首次引入環保監理制度,創造性地建立了建設、施工、工程監理、環保監理“四位一體”的環保管理體制。此外,青藏鐵路建設部門與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簽訂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首份環保責任書。

    青藏鐵路環保投資也是國內重點建設工程中最高的,全線環保總投資達15.4億元。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指揮長黃弟福介紹説,投入這麼大的鉅資從事鐵路建設環保工作,這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還是首次。亮點之二:列車“污物零排放”。與普通列車不同的是,進藏列車採取了一系列環保措施,保證了車體內生活污水污物零排放。列車上的廁所是特製的,採用真空集便裝置,廢物廢水都有專門的回收設備,保證了列車運行過程中不向車外沿途排便,

    每趟列車都要在格爾木車站集中進行吸污作業和垃圾回收作業,污物箱、污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後,再進入格拉段運行,完全可以保證青藏線不會成“垃圾線”。亮點之三:定點取材,保護植被。青藏鐵路一掃過去粗放的施工方式,採取定點取材的方式保護沿途植被。青藏鐵路總體設計師李金城説,在自然保護區內,鐵路線路遵循“能避繞就避繞”的原則,施工場地、便道、砂石料場的選址都經反復踏勘確定,儘量避免破壞植被。為了恢復鐵路用地上的植被,科研人員開展了高原凍土區植被恢復與再造研究,採用先進技術,使植物試種成活率達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在鐵路修建過程中,施工人員在取土前就把表層的植被和表土剷除,剷除以後集中堆放、養護,取完了以後回鋪。據了解,僅是沿線草皮移植的花費就高達2億多元,回鋪的草皮達數千萬平方米。

    亮點之四:工程為動物讓路。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為了保障可可西裏等地的藏羚羊自由遷徙,青藏鐵路建設者在沿線專門設置了33處野生動物通道。建設動物通道,這在中國鐵路工程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這些通道都是集中在野生動物遷徙的集中區進行設置,特別是在藏羚羊遷徙的這幾天,鐵路工程都停工,讓藏羚羊安全通過。野生動物通道的建設,充分考慮了沿線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遷徙規律等,以保障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遷徙和繁殖。

    亮點之五:留住拉薩碧水藍天。據預測,青藏鐵路正式通車後西藏每天將新增遊客3000到4000人,途經青海進藏的遊客數量每年將增加約40萬人次,這使得西藏城鎮環保壓力凸現。為此,西藏自治區旅遊部門採取措施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廠。

    此外,在西藏旅遊期間,所有旅遊車輛都將配備垃圾帶、垃圾箱等設備,導遊專門負責監督遊客,並將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帶,等旅遊結束後,導遊必須將隨車垃圾運送到指定垃圾存放點,再由自治區環保局負責安排車輛進行處理。

    西藏環保部門還將對於引進的礦産企業加強管理,嚴格控制以消耗煤為燃料的大企業的進入。同時,西藏和青海兩省區政府,明確表示,不歡迎任何高污染項目。(姜辰蓉 拉巴 陳倫)

    2006-07-01

責編:多國麗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