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內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被迫轉入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我軍亦正式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前期,我軍處於戰略防禦階段,粉碎國民黨對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服裝的籌措比較困難。服裝制式與抗戰後期的服裝制式基本相同,明顯的變化去掉"八路軍"、"新四軍"臂章,服裝材料有粗布也有細布,顏色以土黃色為主,中原軍區部隊仍著灰色軍服。抗日戰爭後期派往東北的部隊與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東北民主聯軍依靠解放區的生産能力,生産了東北民主聯軍軍服,從材料到式樣都優於其他解放區。我軍依靠人民政府的供給和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取得了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在解放戰爭後期,我軍軍需工廠已初具規模,並接管了一批國民黨軍隊的軍需工廠,擴大了軍服生産能力,為全軍統一服裝樣式、統一生産、統一供應提供了物質條件。從下圖可以看出,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軍官軍服基本式樣接近,材料、顏色有所差異,無標誌符號,唯一能表示他們幹部身份的只有他們右胸衣袋的鋼筆。
1948年攝于北京郊區的解放軍軍官著裝
劉鄧大軍戰士們縫製的棉衣
為遼沈戰役部隊趕制冬裝
東北民主聯軍女戰士夏服、冬服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發出通令,對全軍的組織編制、番號作了統一排序。12月軍委後勤部召開全軍後勤會議,對全軍的軍服樣式、顏色、尺寸作了統一規定。1949年我軍服裝顏色確定為草綠色,材料為棉平布,帽子為圓型短檐帽,這種帽子後來被稱為"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布胸章。軍服分為幹部、士兵、炮兵和騎兵。幹部服裝兩個上挖袋,兩個下貼袋;士兵上衣四個外貼袋,肩部增加輔強布,下衣扎綁腿,炮兵和騎兵下衣為馬褲,騎兵穿皮靴。(新華網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