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魅力烏海荒漠上崛起的“金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16:36 來源:

    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趙 靜

    這是事實,絕非神話!在內蒙古有一座在荒漠中崛起的城市,它壯大了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大支柱産業;這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由海勃灣、海南、烏達三個行政區共同“搭建”了城市工業經濟發展“堡壘”,這就是被譽為“黃河金腰帶上的一顆明珠”——烏海市。

    烏海,這座面積1754平方公里的城市,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是發展工業的“先天優勢”。同時,發展循環經濟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戰略使城市的工業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豐富的資源“助飛”烏海

    素有“烏金之海”、“塞外煤城”美譽的烏海市,有煤、鐵、高嶺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等37種金屬、非金屬和能源化工原料蘊藏在城市的地下,它們正是化工産業、能源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特別是礦産資源儲量大、品位好、易開採,並且相對集中配套。其中探明原煤總儲量30多億噸,煤種多為優質焦煤,是內蒙古主要的煉焦用煤基地;鐵礦主要有磁鐵礦和褐鐵礦兩種,儲量共達600多萬噸;煤係高嶺土儲量在11億噸以上,佔全國探明儲量的近五分之一;石灰岩主要有溶劑灰岩、電石灰岩、制鹼灰岩、水泥灰岩等,遠景儲量200億噸;上品位的石英砂、石英岩儲量達50多億噸;白雲岩、輝綠岩、紫砂粘土、耐火粘土、硅石、鉛、鋅等儲量也相當可觀。

    此外,在烏海200公里半徑範圍內,還有“太西煤”、吉蘭泰湖鹽和較豐富的天然氣、天然鹼、石膏、芒硝等礦産資源。

    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烏海經濟發展的重要“羽翼”,“助飛”烏海快速發展。在這裡海吉氯鹼、海電二、三期、神華烏海煤焦化一期等一批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産業産品鏈條不斷延伸,煤—電—化工、煤—焦—化工、煤—電—特色冶金産業鏈條基本形成。

    目前,烏海煤炭生産能力已達1500萬噸,原煤入洗能力1150萬噸,焦炭實際生産能力500萬噸,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52.1萬千瓦,發電量156.9億千瓦時,電石生産能力近200萬噸、硅鐵生産能力達75萬噸。化學工業基本形成以煤化工、鹽鹼化工為主的化工産業體系,並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的精細化工方向發展。

    據了解,2007年第一季度,烏海市海南區口創匯達18.7萬美元,出口工業硅200噸,産品遠銷海外……

    烏海是一座天然的寶城,豐厚的資源造就了烏海廣闊的發展平臺,三個行政區借助資源“跳板”,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振興城市經濟。

      “三區”並進打造烏海

    在烏海,海渤灣、烏達、海南三個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地緣優勢,“三區”並進合力打造以發展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等特色業為主的工業名城。

    進入烏達工業園區才能夠感受到工業城市的魅力所在。“烏達工業園區已有80多家企業在此落戶,項目計劃投資規模 90多億元。”這是記者從烏海市經濟開發區烏達管委會辦公室所了解到的數據。

    烏達工業園區充分依託本地工業原料豐富、資源配套的優勢,吸引大批企業落戶園區。海吉氯鹼、君正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在此發展壯大。到2005年,地區工業增加值已達20.66億元,以能源、化工、特色工業為主導的經濟框架基本形成。  

    海南西來峰經濟開發區也是烏海市高載能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有20多個省市的投資商在海南西來峰工業園區投資興業,引進各類企業146戶,投資總額近100億元。形成了年産400萬噸煤焦化産品、125萬噸高載能産品(鐵合金50萬噸、電石75萬噸)、20萬噸耐火材料、10萬噸腐植酸鈉的生産規模,具備了相當規模的中蒙藥生産能力。

    截至2006年,海渤灣千里山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已有20多戶,投資總額約17多億元。

    各大區內外企業齊聚烏海,三個經濟開發區優勢互補,經濟發展形成聲勢。面對如今高速發展的工業經濟,工業經濟如何長期穩定發展,成為烏海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循環發展“理出”新路子

    一座資源型工業城市,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經之路”。烏海在工業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循環經濟,逐漸走上了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烏海市委書記韓琦運曾説“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産、産品消費及其廢物處理的過程中,優先考慮可持續發展,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本著這一理念,烏海工業發展逐漸形成了“資源-消費-産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部分企業發展循環産業取得明顯成效,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成形。

    在烏海市海南區西來峰工業園區,神華烏海煤焦化的工程師李增明介紹:“神化煤焦投資7000多萬元用於環保治理,主要設施有消煙除塵地面站和酚氰廢水處理站。出焦、裝煤過程産生的煙塵經地面除塵站處理,除塵效率達到99.5%以上,處理後的煙塵排放濃度優於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焦化污水屬於難處理的工業污水之一, 酚氰廢水處理站,採用國內先進的A-A/O生物化學脫氮工藝。污水處理能力為100 m3/h,焦化廠、焦油廠的生産和生活污水全部進入酚氰廢水處理站進行生物化學處理,處理後達到了國家二級排放標準,且作為熄焦補充水,從而實現了焦化污水閉路循環,廢水和廢氣治理上在同行業廠家中,處於領先地位。”

    在神華煤焦的控制室內記者還看到了一幅工藝流程圖,其圖顯示:原煤經過加工最終轉化為電能和多種化工産品。總工程師李增明説:“這個項目在2010年左右全部建成後,可實現産值43億元,年上繳利稅3多億元。”

    此外,位於烏達工業園區的內蒙古海吉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使用先進技術,廢水、廢氣、廢渣得到綜合利用,減少了三廢的排放。

    循環經濟的發展,使烏海市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再度升級,成為烏海經濟發展搭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通道,也是工業經濟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向。

    工業經濟成就烏海

    工業經濟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推進,使烏海進入了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烏海這座建立在內蒙古荒漠上的城市崛起了!

    “十五”期間,高載能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烏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亮點。烏達工業園區和海南西來峰工業園區是自治區重點工業園區,在內蒙古47個工業園區綜合評比中名列第5和第12位,完成投資規模達109億元。在這兩個工業園區內企業産業互相關聯,産品互為補充,形成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這正是烏海市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2005年烏海市生産總值完成120.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8.66億元,同比增長60.19%。固定資産投資五年完成26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0000元。

    2006年,烏海全年實現生産總值152.39億元,增長18.1%;財政收入完成26.36億元,增長41.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增長14.2%,比內蒙古平均水平高1072元;

    2007年第一季度,烏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速度。生産總值完成28.46億元,同比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57元,同比增長14.5%,收入總量超過全區平均水平150元。

    富的自然資源、開明的發展道路是烏海的魅力所在,如今的烏海已經是一座成熟的工業城市,它正邁著堅實的步代前進著、發展著……

    這座荒漠崛起的“金舟”是內蒙古人創造的奇跡!

     

責編:多國麗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