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品】通遼的標誌性建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6:25 來源: 科爾沁都市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6:25 來源: 科爾沁都市報
日本侵佔通遼時期祭掃死亡軍人的地方,約1930—1945年(資料照片)
毛主席語錄塔(文化大革命時期位於明仁大街與和平路交叉處1967年攝)
奔馬(改革開放時期,通遼經濟發展如駿馬奔騰1995年攝)
世紀柱(建設和諧社會時期)2006年攝
據史料記載,通遼這一帶原來是“天蒼蒼,野茫茫”的科爾沁草原。1914年9月經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批准,始建通遼鎮,1918年由鎮改設通遼縣。解放以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于1951年7月改建為縣級市,1999年9月又改建為地級市。
隨著社會變革和時光流逝,近百年來通遼已從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屯子,發展成為擁有數十萬人口,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民族團結,環境優美,百姓生活富裕的閃耀時代光彩的現代化新城市。
通遼是塊寶地,不僅有富饒的物産資源,且佔有區位優勢,還有多彩的民族文化,發展前途廣闊。通遼深受黨和國家領導的關懷,1964年8月,朱德委員長和董必武副主席視察通遼果樹園和西遼河木橋,1982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通遼豐田鄉建新城,2003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通遼城區居委會和西遼河畔的二號村,還看望了下崗職工。國家領導同志的關懷,極大地鼓勵著通遼各族人民群眾的改革熱情,決心率先崛起,爭做自治區東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齊心協力,勵精圖治,努力把通遼建設成為富裕、文明、和諧的通遼。
這四幅照片,是通遼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標誌性建築,蘊涵著通遼的社會變革和經濟繁榮發展的歷程。土生土長的通遼人,在外地生活的通遼人,以及曾經在通遼工作過的外地人,都會從照片上尋覓到往昔生活的軌跡,回味那段多彩的人生。(岳楓 文並攝)
責編: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