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香港還是“臭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5日 17:00 來源:

    香港社會紛紜複雜,落英繽紛,如果你從地上揀起幾支花瓣兒,或者一年四季都用照相機把不同節氣的變化一一地拍下來,就認為自己“了解香港了”,那事情可沒那麼容易。香港彈丸之地,認清它,品透它,不是時間的問題,也不是著急的事兒,有時你再怎麼睜大了雙眼,到處尋摸,忽然發現,我的天啊,怎麼還有一塊塊地方被疏落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香港中銀大廈,就是港島中環那個銀光耀眼、劍鋒刺天的地標式建築,誰都知道它是香港的招牌,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象徵之一,天南海北的訪客到了香港,拍張紀念照,大多會把“中銀”放在取景框裏。但是“中銀大廈”幹嗎要設計成那個樣子?締造它的世界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老先生當初腦袋裏究竟在玩兒什麼“花活”?突然有一天我被人問起,一下子就卡了殼:“啊?不知道哇,天天見,有時一天從它的腳下要經過好幾次,壓根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根本不知道“香港中銀”之所以被設計成一根棱柱狀,其外形在設計者的心裏就是一棵碩大的竹筍,竹筍“節節高升”,象徵著生機、茁壯、力量和銳意進取;而除了“竹筍”的意義,香港中銀大廈的麻石基座外墻還有滿身閃亮的立體方框,那也意味深長,代表著長城、中國人的智慧與力量……

    這些都是後來我趕快“補課”的。

    香港社會雖小,但細節太多,你不進去,像骨頭,燉不爛或者自己沒有嚼出裏面的滋味兒,很多事,最基本的,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有時“熟視”還是“不熟”,“無睹”,倒乾脆等於什麼也沒看見……

    香港還是“臭港”?

    香港的別名叫“香江”。很多在這裡舉辦的活動比如“香江頌”、“香江遊”、“幻彩咏香江”都以“香江”冠名。香港為什麼有此“別名”?除了“別名”,香港的“大號”又為什麼叫香港?這個問題,直到今天,即使你問香港人,十之有九也不能痛痛快快地給你答案。原因何在?傳説太多。

    傳説之一:香港早年還是座無名小島,島上的薄扶林山間上有一條名叫“香江”的溪水,水質甘甜清香,從山上一直流入大海,是附近居民與過往船隻的淡水來源,跟著這樣的地緣,由香江出海的港口就成了“香港”;之二:香港的名稱來自“香姑”,香姑,何方神聖?香姑是傳説中的女海盜,這位女海盜長期盤踞香港,於是香港亦名香姑島、香島,又簡稱香港;那麼之三呢:很很久久以前,傳説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樣東西徑直地就向香港漂來,這樣東西不是別的,是個紅香爐,這只“紅香爐”漂著漂著,就漂到了香港的天后廟再也不動,這裡的居民就以為天后顯聖,港島的一座小山首先被叫做了“紅香爐山”,之後又擴大成“紅香爐港”,香港也就藉此得名。

    不過關於香港名稱的由來,我是認真地鑽進了史料堆,仔細分析研判,最後覺得前三種説法根據都太過縹緲,倒是眾説紛紜中還有一種“記載”比較靠譜兒——香樹,香港有香樹,“香”是中國人從老鼻子年代開始就用來敬神和上貢的佳品,香樹作為一種木本植物,長到高至二十尺,可以割出樹液制香。明朝萬曆元年以前,香港一帶均屬東莞縣轄,沙田、大埔則是“莞香”的著名産地,香市貿易十分發達,那時“香”的産品往往會在九龍的尖沙嘴集中,用“大眼雞”貨船運至石排灣(即今日的“香港仔”),然後再轉運到中國內地、南洋以至很多阿拉伯等地的國家,因此香港的尖沙嘴在過去一直被叫做“香埠頭”,附近的村莊叫“香港村”,石排灣這個轉運香料的港口,自然而然也就披著“香港”的美名,一路香噴噴地走到了今天……

    其實,香港不管因為什麼而得名,這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追究價值,相反,香港原本可以“香”,原本也可以“臭”,這倒是一個藏在城市和現實生活中的細節,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和研究香港這個社會的視角——

    我有這樣的體驗也問過很多曾經住過香港的人,大家久別,想起這座城市,很多時候腦海裏總會浮現出一種突出印象:香港的城市,怪了啊,老是乾乾淨淨、花紅葉綠的。如果單從氣候條件上講,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經常“翻風落雨”,這其實給香港人平添了不少麻煩;但是如果換個好心情,人們也不妨假設:經常下雨,那不正是上帝老爺子對香港偏愛有加,時不時地就會差人前來為這座城市殷勤地進行著大掃除,這樣才使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天生麗質地擁有了長期的透亮與聖潔?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香港,聽朋友説,香港這個城市之所以潔凈,氣候條件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在管理,假使香港沒有上乘的“管理”,這座城市很可能就是一座臭港。

    “臭港”?

    朋友的話當時我並沒有特別在意,而十年後我到這裡常駐,忽然有一天想起了這句話,手裏握了一把刀——香與臭,可香亦可臭?一刀切開,香港城市的剖物面竟然色彩斑斕地重新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由於經常被雨水沖刷,沒有風沙,更沒有沙塵暴,香港人的白襯衫,領口、袖口很少出現一道道的黑印兒,皮鞋從新到舊,只要往腳上一蹬,終身都好像不用擦。這一點當然和天氣條件有關,但是熟悉香港周邊城市的人也都知道,廣東、廣西,深圳、珠海,那些地方的氣候條件和香港幾乎完全一樣,但是人們在那裏,總會抱怨空氣老是烏烏涂涂,地面邋邋遢遢的讓人時不時走路就得墊起腳尖兒、皺上眉頭。兩相一比較,結論很多,其中之一就印證了我的朋友所言:香港原本也是有條件變“臭”的,如果排除了人為的管理。

    準確地説從2004年9月開始,我有兩年的時間在香港生活,可以舉出形形色色的理由假設香港能夠變“臭”,這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香港的人口密度極大,居住條件擁擠,老老少少的香港人除了開工(上班),誰都不願意在家裏憋著,都喜歡上街,沒事就到商店、酒樓、茶餐室、咖啡館這些公共場所躲清爽,討寬敞。試想好幾百萬人,幾輩子擠在一塊只有1103平方公里,其中還只有13%的面積可以供人居住的狹小地帶,吃喝拉撒、污水垃圾,這些是不是都可以很方便地讓香港變臭?其次,香港的氣候悶熱潮濕,萬物在這裡都很容易生長,各種細菌傳播起來速度非常快,蚊蠅小咬更是生活在樂園可以肆意繁殖,此外香港人還很愛養寵物,大街小巷本來就已經人滿為患,可同樣有著生存權利和受到法律保護的貓兒和狗兒,每天也都要出來溜達、散步,這些小傢伙到了香港的大街小巷,隨地大小便完全不受主人控制,也根本不觸犯任何法律……

    事實上我們內地人常説的香港,是由新界、九龍、港島三塊陸地排在一起合併成的一個“香港”的大概念,尤其是港島,四面環海,海邊除了碼頭,一百多年蓋了數不清多少座高樓大廈——港島的北岸,東起測魚涌,經北角,一路向西就是銅鑼灣、灣仔、金鐘、中環,直至上環,海岸沿線幾乎早就被樓宇拉成了一條長長的建築長廊,或者説挖出了一條人工峽谷,人們在這條“長廊”或“峽谷”裏天天穿梭,如果1/10的人有習慣把手裏的紙屑、飲料瓶等什物隨手亂丟,港島的北岸就會變成一條長長的垃圾通道,積年累月,一塊塊地面被污染,一片片海水被糟蹋,香港變成“臭港”還不是易如反掌?

    然而內地人到了香港,看不到車站、地鐵、廣場、大街到處佈滿垃圾和煙頭的景象,無論走到任何一個碼頭,也根本見不到海面上忽悠飄散著一片片的渾濁和油漬。普通老百姓居家空間雖然小,但是樓道,你找不到有任何雜物被亂堆亂放,家家戶戶就是每天往外倒垃圾,塑料袋的開口也都要被繫緊封好。

    開始我在香港走進了第一位當地朋友的家,覺得他們家住的那棟樓樓道不寬,可是怎麼那麼利落啊?各家各戶的鞋架子、木櫃、紙箱呢?還有買回來吃不了的剩餘蔬菜呢?

    朋友説:“別找了,你找不到,香港有法律規定:居民不許在樓道內堆放任何雜物,你家的地方就是再小,也不能把一雙鞋、一顆土豆放到樓道。”

    門裏、門外在香港,完全是公與私不同的兩個世界……

責編:嚴晉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