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花絮:《新香港故事》採訪“醉態”杜可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7日 14:58 來源:

(圖中依次為:《新香港故事》劇組策劃林平芳、著名攝影杜可風、劇組導演田川、劇組攝像高忠)

     

    節目策劃前期,我們計劃其中一個主題:居住在香港的各色外國人,想看看他們在香港回歸後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杜可風成為全組無可爭議的人選,誰不喜歡看他拍攝的電影啊,《花樣年華》《阿飛正傳》《重慶森林》……而且從他的電影拍攝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位“得了皮膚病的中國人”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深情。決定拍攝!立即聯絡!可是,如何才能聯絡上這位漂泊不定的“浪子”呢?我們開始奔波于臺裏臺外開正式的公文,聯絡香港演藝人協會,感謝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電話號碼。但是一般來説,這種登記在演藝人協會的號碼都是藝人們的經紀人電話,能否説服他的經紀人,同意讓杜可風接受採訪,還是一個問題啊!做好了死纏爛打的心理準備,撥通了那個號碼。一個普通話説得極溜的男子接了電話,一番自我介紹之後,有了如下通話:“請幫忙轉告杜先生,我們希望採訪他。”“我就是”“啊?你就是?”“是的,我現在美國,麻煩你明天打給我。”

    可是,第二天以及接下來的日子,電話始終沒有人接,鬱悶,大家都很失望……在香港拍攝的日程異常緊張,很快2個月過去了。有一天一位同事拿著手機半開玩笑地説:“咱們隨便給老杜打給電話聊聊天吧。”話音未落,手機裏傳來:“我就是杜可風。”幸好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編導,“您現在香港嗎,我們希望明天可以採訪您。”“好的,沒問題,我在香港,告訴我時間和地點。”就這樣,我們一個“死馬當活馬醫”的玩笑迎來了奇跡般的轉機。

    採訪安排在第二天中午,我們的攝影師很早就到了演播室,開始重新佈置,三個機位嚴陣以待。導演一進門就發現了:“敢情之前你這廝都沒好好幹活啊!”沒辦法,我們的攝影師是個徹頭徹尾的“杜迷”。

    比我們預期得好,杜可風只遲到了半個小時就到了。^_^ 從衣著到談吐,都非常隨意,採訪中説得很好,只是採訪結束後,導演偷偷和我們説:“好大的酒氣啊!哥們剛喝完來的!”暈倒,喝完了還能説得這麼好?不如一起來聽聽這位酒後的大俠是怎麼説的吧!

    經典語錄:

    “我根本不知道怎麼使用攝像機,我只知道按下那個綠色的“REC”鍵,就是開始錄了,哈哈哈哈。所以我也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要擺那麼多機器拍我。”(咣當)

    “我喜歡講普通話,因為語言也代表一種社會變化。語言也代表一種人對自己的自信。我覺得普通話對我來説,是比較適合我的。也許因為我愛過的女人都是講普通話的吧。”(暈倒)

    “我住的地方旁邊是戶外電梯,全球最長的戶外電梯。其實我住的地方是電影《重慶森林》裏面,王菲進去打掃的那個空間,就是我的家。”(到時候看電視吧)

    “《春光乍泄》的電影為什麼在阿根廷拍呢?因為我們以前拍過電影《墮落天使》、《重慶森林》,很多人在模倣。你怎麼往前走,你不要模倣自己,我想我們的心態是,離香港最遠的地方是哪,果然是阿根廷。你看這部電影基本上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在一個小小的房間裏拍的,那個房間很像香港任何一個地方。很多人會問我們,你們為什麼跑那麼遠為了拍一部百分之百是香港的故事,我想大概是這個過程。你出生的或者長大,或者生活的空間,對你來説在哪,它是在外面嗎?不是,是在心裏。”(步入正題)

    “我這輩子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做外國人,所以我習慣這個外國人的特點是觀察力比較尖銳一點,回看到一些當地人看不到的東西。一百年前最國際化的兩個城市是柏林跟上海,現在又是。我覺得有一種,對我來説是很自在的感覺。我覺得是應該的。我想很多中國人有這種心態,就是説,等待,一切都會好。我自己看這個過程,其實我也很驕傲,我覺得中國又一次站起來了。”(結論:酒對於藝術家而言,也許是一種必需品。)

責編:武林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