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從金庸、古龍、梁羽生到黃易,武俠,一直是中國人的一個夢。有人説,武俠是東方的騎士文學、華夏的浪漫主義。然而,當它被搬上銀幕,又以另一種方式詮釋著它特有的東方韻味。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 研究員 賈磊磊:武俠電影稱之為武之舞,也就是説它是武術的舞蹈。
電影學院 陳山:兩大源頭,一個武術、一個京劇。都是表演,而不是實戰。
服裝是學京劇的戰袍,就是他服裝都是寬大的服裝。張徹的白衣大俠,《大醉俠》裏鄭佩佩的裝束,吳宇森電影裏周潤發的風衣,都是京劇戰袍的演變。京劇裏面表現的那個穿著戰袍,肩上插著旗,墻上都有紅纓,帽子上還有那個雞尾在那繞著。這都是舞蹈。
郝老師:你比較一下中國的京劇和白髮魔女,它的造型、它的色彩、它的人物的化粧,它這種層次化的表演動作,是非常相似的。
香港武俠電影在京劇中學會了如何把暴力變成美,用一種帶有舞蹈化的方式來消解暴力的殘酷性。它把一個決鬥,或者説一種廝殺,變成一場武術表演的盛宴。這實際上也改變著整個世界電影,對暴力的一種呈現方式。
武俠電影有時候就是純粹的一種想象,超越了歷史、時空,創造著屬於它的經典。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 研究員 賈磊磊:中國的武俠電影實際上它創造了很多經典的場景。
胡金銓在《俠女》的“竹林大戰”中借助青竹剛柔相濟的特性,與時疾時緩的動作相結合。蒼翠的竹海上飄散著如煙的流雲,耀眼的陽光,武者仿佛進入了一種騰雲駕霧的神話境界。然而不同的竹林打鬥意義是不同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 研究員 賈磊磊:《臥虎藏龍》的竹林打鬥,為什麼要把人拍的那麼飄逸,人落在竹子上沒有一種非常實的感覺呢?實際上這個李慕白和玉嬌龍兩個人的心境當時是非常非常的飄忽不定的。通過竹林這樣一種環境,它實際上映襯的是兩個主人公內心的狀態。
旱地拔叢,就是人從那個地上刷一下就起來了,像這種場面都是中國武俠電影創造出來的,從最早的,黑白時期的那時候怎麼拍呢?是倒著拍,就是人從高處跳下來,然後電影放的時候反過來放。
客棧實際上是中國武俠電影特別標誌性的一個空間,就像美國西部片的酒館一樣,客棧它特別像一個舞臺。
這些經典在武俠電影的歷史中傳承著,東方浪漫主義得以不斷續寫。然而,到了21世紀,有人站出來説,舞蹈化的拍攝方式已經到了盡頭,應該回歸一種表現正宗功夫的武俠電影。真的是這樣嗎?武俠電影浪漫主義的表面下是不是還蘊藏著另外深層次的意義呢?請關註明天的節目。
責編: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