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年10月22號,少年作家子尤結束了年僅16年的生命歷程,行前,他托朋友向網友們告別———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這個故事會怎麼收場呢?去年,他在《南方周末》上發表了一篇針對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的書評受到成人世界關注,他在15歲的時候就出版了自己的文集《誰的青春有我狂》,他在扉頁上寫下了“20世紀出生的天才作家裏,女的只有一個,張愛玲;男的就是我,子尤。”
“4歲聽故事,5歲説相聲,6歲看卓別林電影,7歲開始試文筆,8歲轉向寫作,小説、散文、隨筆、現代詩、古體詩、雜文,無一不獵。”自認對電影有與眾不同的品味,常有驚人之言論,出生在北京知識分子家庭的子尤從小就是個不平常的孩子,母親是吳敬璉的秘書,父親是北大哲學系的教授,從小受到家庭熏陶,子尤擁有遠超於同齡人的思想,讀過他文字的人很少不被打動。作家李敖曾稱其“很有才氣”,並特地去北京看望這個少年天才。
子尤讓世人震動的,是他的生命態度。13歲被發現患有縱隔惡性腫瘤,經歷了“一次手術、兩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療、五次轉院、六次病危……”掙紮在生死邊緣的子尤卻毫無懼怕。面對記者採訪,他曾説:“只有在病房,才能體現一個真我。”
去年,少年兒童出版社把子尤8歲到15歲期間的創作結集成書,想用書名《我和上帝掰手腕》,但子尤卻覺得不夠燦爛,隨口説了一個《誰的青春有我狂》。子尤認為他只是想表達“誰的青春有我充實,誰的青春有我豐富”:“要説有點狂,那也只是因為生病,不用去學校,生活狀態因為自由,變得更加奔放而已。”在子尤看來,所謂天才,都只關心自己內心世界,而且還都有很傻的一面。
子尤曾經寫信給朋友,這樣描述自己的人生:“這15年3個月26天我過得極為豐富而充實,所有的苦都見識了,肉體之苦,精神之苦,人情之苦與非人情之苦,所有的樂也都經歷了,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