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帖子:高州工商局的人因幾元的費用踢打死了高州二中一個剛考完高考的男生,事情的起因只是這男仔幫他媽辯解……這個考生家裏很窮,媽媽每天只有去賣點菜幫補家計,來供這個考生讀書……前不久高考成績出來了,這個考生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現在高州多所高校師生遊行示威都無補於事,他們想拿80萬元私了。上述帖子和類似的、不同版本的帖子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在茂名、高州一帶更是傳得沸沸颺颺。高州市委官員透露,傳言驚動中辦和教育部。高州市成立了由市委辦、公安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調查此事,隨後,高州市向省委辦公廳和茂名市委通報了調查結果:“高州工商人員打死高考學生”純屬謠言。(7月21日人民網)
時評是網絡新聞的“跟屁蟲”。新聞往哪走,時評隨其後;新聞一轉向,時評就掉頭。在諸多終被證實為誤謬的假新聞中,象“央視名主持周濤‘校園往事’和‘兩段婚史’的隱私”、“湖南78歲老太第9次懷孕”、“安徽含山農婦被蟒蛇生吞”等等,都是時評人最搶眼的素材,瞅準這些麻辣味特濃的新聞由頭,他們根本不假思索,動鍵就來,文思如涌,激奮慷慨。搶時間,爭速度,第一時間逮著就寫,寫了就發,發了就登,登了就火。作者笑了,網站笑了,轉載的媒體笑了,而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卻哭笑不得,這是哪跟哪啊?一上網,咋驢頭不對馬嘴?
日前,一則小女生“豬圈勵志”的新聞一齣爐立即引發廣泛的討論,我也受到感染,寫了一篇《如此‘臥薪嘗膽’讓人喜憂參半》的評論。但事後想來,此則新聞缺乏現實可能性的支撐。7月5日,《中國青年報》關於此事報道完全不同。標題就是:“誰願意住豬圈啊!”該文稱,主人公已開始出面澄清“為了磨煉自己,情願住豬圈”的不實之詞。她甚至透露,其實開始她並不知道“臥薪嘗膽”的主人公就是越王勾踐。有了這次“失蹄”教訓,前日又見一貧困生兩年吃三次肉的新聞,我就比較冷靜,思考後覺得幾乎不合情理,時下不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即便家境貧困,在親友的幫助之下,一年多吃幾頓肉還是可能的,除非她生性討厭吃肉。對於這樣一個疑點重重的新聞,再新奇、再搶眼、再有嚼頭也堅決放棄。
客觀的説,時效性、針對性、可讀性極強的時評,特別是網絡評論,有時比它的“母本”新聞還要值得關注,有時候一則平平常常的社會新聞起初並沒有吸引公眾太多的注目,而被時評人“上綱上線”、“由此及彼”、“由表及裏”、“舉一反三”地一剖析一挖掘,立馬被炒得炙手可熱。這與網絡媒體的片面迎合“市場需求”密切相關。在文明辦網的倡議中,大家都宣過誓,但為了追求點擊率這個“網站GDP”,網絡媒體往往忽略社會效益,一方面熱衷於炒作未經證實的奇聞軼事,一方面又刺激撰稿人快速評論,以滿足某些看客的獵奇心理。而這些缺乏深思熟慮的“夾生飯”往往成為虛假新聞的“幫兇”,象原始鴉片的製品冰毒一樣誤導腐蝕社會公眾。
然而,被虛假新聞帶下溝卻不能完全怪罪媒體。謠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責任。作為一名有起碼認知識別能力和較高新聞素養的時評人,應保持自己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慎用憲法賦予的言論權和話語權,遇到新聞不能光顧“眼前一亮”,而要勤用多用“庖丁之刀”。虛假新聞有時候就將“虛假”二字寫在新聞的臉上,很容易甄別,關鍵是時評人務必去除趨利和浮躁心理,千萬別為“爭分奪秒”而逮著鴨子就是貓!
來源:東方網 作者:梁江濤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