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中國傳統和諧社會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7日 16:01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諧”兩字都是指音樂的合拍與禾苗的成長,“和”即是“諧”,“諧”即是“和”,引申表示為各種事物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協調,即《中庸》裏所説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和《周禮》説的“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

  一、人與自然和諧。錢穆説:“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天人合一”代表著中國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界的統一。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儒家認為,“天地生萬物”,人與萬物都是自然的産兒,主張“仁民愛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愛”精神擴展至宇宙萬物。道家把自然規律看成是宇宙萬物和人類世界的最高法則,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比人與人的和諧還要崇高。佛家認為萬物都是“佛性”不同的體現,所以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儒、佛、道在人與自然和諧的觀點上基本一致。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還落實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張,“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與自然和諧是生存發展與社會安危的基礎,即所謂“王道之始”。

  二、人與自身和諧。儒家強調要通過正心、誠意、修身來規範人的行為。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精神生活,特別是在於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愛”為中心,推演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把培養有道德的人作為學問的根本,認為這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根基。道家也主張以謙下不爭、清靜無為的方式來達到人的身心和諧,主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有了和諧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錮蔽,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執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講修來世,力圖以事事無礙的超然態度進入一種徹悟的心靈境界,實現自我身心的和諧。

  三、人與人和諧。孔子提出創造寬厚處世、協和人我的人際環境。並以“仁愛”為原則,實施兩條途徑: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認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黃金律”。儒家重視“禮”,主張通過“人和”來實現社會和諧,這便是“禮之用,和為貴”。道家也反對人與人的衝突。老子説:“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張人要傚法天道,通過無爭、去奢、知足,達到人與人的相對和諧。

  四、人與社會和諧。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政治和諧。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於“以德治國”與“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於孟子所説的以民為本。其二,經濟和諧。儒家對百姓要“先富後教”,孟子説:“有恒産者有恒心,無恒産者無恒心。”即必須讓百姓擁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會變得穩定和諧。儒家尤其反對“富者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兩極分化現象,認為這是社會動蕩的根源。其三,文化和諧。發揚中國文化的一統多元性。一統性在於中國需要一個能兼容並蓄的主導意識形態,多元性在於各種思想能在此基礎上相互揉合。從先秦諸子百家始,經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至清代樸學,以儒家文化為基礎,各種學派與民間信仰交流激蕩成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實現了“以儒治國、以道養身、以佛養心”,正是“和而不同”內在精神的體現。

  五、世界的和諧。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禮記》中“以中國為一人,以天下為一家”,説的就是以超越一國一族的“天下觀”,構築一個和諧有序的世界。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儒家提倡:“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即以文德感化外邦,誠所謂“仁者無敵”。儒家主張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來解決國際爭端,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各家各派都有自己嚮往的和諧社會模式。道家以“小國寡民”為夢想,主張無欲、無為、無爭;墨家以“愛無差等”為夢想,倡導兼愛非攻、尚同尚賢;法家以“富國強兵”為夢想,倡法治,圖實效;佛教以“善地凈土”為夢想,強調同體共生、樂善好施。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代表了中國古代理想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與柏拉圖的“理想國”同期,比歐洲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早了兩千年。《禮記禮運》説:“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東漢鄭玄解釋説:“同,猶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與“太平”,也就是和諧社會與太平盛世。經數千年來各種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所提出的和諧共生理想,已成為以“和”為核心,兼顧多元、和諧有序、包容開放的一套哲學倫理體系。

  農耕文明時期古人的和諧社會觀,雖然有著歷史局限,但“大同社會”理想,卻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一個偉大夢想,無數仁人志士為此而不懈奮鬥。當社會主義思潮于20世紀初傳入中國後,人們把社會主義比作是中國的“大同思想”。湯因比曾説:人類已經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高度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於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的營壘,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因此,中華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和諧、和睦、和為貴、和氣生財、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處、家和萬事興,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性,在今天追求和平發展的時候,仍有重要價值。

責編:扈航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