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11三周年回顧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6日 16:24 來源:
2001-9-11當天大事記
9月11日20:55 一架飛機撞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
9月11日21:08 第二架飛機撞上世界貿易中心並引發爆炸
9月11日21:47 美國五角大樓發生火災可能也遭飛機撞擊
9月11日22:03 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棟摩天大樓倒塌
9月11日22:29 紐約世貿中心另一摩天大樓倒塌
9月11日22:54 美國賓夕法尼亞一架波音747飛機墜毀
9月11日23:25 美國總統布什就全國恐怖事件發表公開講話
9.11悲慘時刻:美國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航空公司的兩架客機遭劫持,這兩架飛機共有15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8時48分,其中一架波音767飛機在超低空飛行後一頭撞向世貿中心南側大樓,把大樓撞了個大洞,在大約距地面20層的地方冒出滾滾濃煙。
就在樓內人員驚惶失措之際,18分鐘後,另一架被劫持的波音757飛機再次以極快的速度撞穿了世貿中心姊妹樓的北側大樓,並引起巨大爆炸。
此後不久,南側的大樓終於在另一次爆炸後轟然倒塌,當地時間11日10:30(北京時間22:30),隨着又一聲巨響,北樓也在爆炸中成為另一片廢墟,聞名世界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姐妹雙塔從此告別了這個世界。
9 11三周年祭:反恐真的能帶來和平嗎?
三年前的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機對美國的兩個城市發動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襲擊。短短的幾個小時不僅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改變了美國,也徹底攪亂了冷戰結束10年以來國際關係、特別是大國關係中的“僵局”,這恐怕是“恐怖大亨”本 拉登當初所沒有想到的。此後,美國對恐怖主義的打擊以及在“反恐”旗號下進行的戰爭,進一步改變了原先就很脆弱的世界格局。目前,形形色色的恐怖組織正開始將陣地轉移到防範相對薄弱的地區,國際社會與恐怖主義的鬥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然而號稱“&&”反恐的美國卻在這個領域也搞起了雙重標準,給全人類結成打擊恐怖主義聯盟的努力製造了新障礙。
美國:以“反恐鬥爭”為綱
三年前的9 11災難發生在美國,這個長期以來本土沒有受到過外敵襲擊的國家第一次體會到了切膚之痛,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那以後的日子裏,“襲擊警告”、“恐怖主義”、“恐怖分子”等詞彙前所未有地頻繁出現在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安全問題取代發展經濟、醫療福利和就業等國內問題,一躍成為布什政府的頭等大事。三年來,美國政府數次發出了恐怖襲擊警告,雖然每次都被證明是在重復“狼來了”的故事,但曾經受傷的民眾對於恐怖主義的持續敏感程度達到了其他國家無法想象的地步。
在美國國內,對遭受恐怖襲擊原因的反思沒有佔據主導地位,相反,保守主義思潮趁機鞏固了陣地。在“反恐”的旗幟下,政府、警察和情報機構的力量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加強;布什政府制定了《愛國者法案》,情報機構被賦予了更大權力,對民眾的竊聽和調查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經過嚴格的審批,美國憲法所保障的言論、隱私和游行示威等自由受到了威脅。為了保證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順利召開,紐約警方對民眾的游行示威活動大加限制,並一度逮捕了數百名抗議人士。
美國當局將在反恐鬥爭中抓獲的大量俘虜以“敵方作戰人員”為名無限期扣押,不僅其中的外國籍囚犯被剝奪了《日內瓦公約》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就連美國籍囚犯也無法享受美國法律所規定的犯罪嫌疑人應有的權利,他們不能見律師,也不能給家人打電話,甚至不能讓陪審團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與此相適應,美國政府對外採取強硬路線,以是否支持它“反恐”為標準劃分敵友,趁機在全球範圍內加強了軍事部署,不僅恢復了冷戰結束後曾一度關閉的一些基地,而且在原屬於前蘇聯的勢力範圍甚至領土內開闢了新的據點。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時間,美國在全世界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就超過了它在冷戰中用幾十年所建立起來的規模。
對於“反恐領袖”布什來説,9 11事件的發生在客觀上為他提供了一個“英雄用武之地”:連續兩次對國外用兵,一舉消滅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薩達姆兩個政權,在極具戰略意義的中亞和中東成功地建立了美國的新勢力範圍。
在國內,“反恐”成了布什三年以來以不變應萬變的“萬能武器”,現在又成了爭取競選連任的頭號招牌。布什着力將美國三年沒有發生過新的恐怖襲擊渲染成自己的政績,借此攻擊在安全問題上缺乏優勢的民主黨對手。布什的競選搭檔、副總統切尼甚至在最近親自出面,對選民發出了新的威脅警告:選擇克裏就是選擇恐怖襲擊。
恐怖主義:化整為零,轉移陣地
近三年來,美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反恐戰爭。不過,正如一些人所説的,這些年的反恐幾乎是“越反越恐”,雖然成規模的恐怖組織少了,但零散的恐怖分子多了;美國受到的威脅小了,世界其他地區遭受的襲擊多了;拉登不露面了,可他大大小小的“徒弟們”冒出來了。據不完全統計,9 11事件後發生在全球的嚴重恐怖襲擊就多達17起。
在美國的嚴厲打擊下,基地組織發動大規模襲擊的能力在日益消退,但是“基地”的學員將他們學到的恐怖知識和技巧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更多不知名的恐怖組織應運而生,而且這些恐怖新生代具有更高的文化知識、懂電腦、會上網,手段也更加殘忍,他們在歐洲、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相繼發動了不少血腥的襲擊,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以下是9 11後世界上發生的主要襲擊事件:
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亞旅游勝地巴厘島發生針對外國人的系列爆炸事件,造成202人死亡,至少330人受傷。
2002年10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發生一起車臣恐怖分子劫持人質事件,造成120多人死亡。
2003年5月12日和14日,俄羅斯車臣納德捷列奇諾耶區政府大院和車臣古傑爾梅斯區分別發生爆炸事件,共造成70多人死亡,200餘人受傷。
2003年5月16日,摩洛哥經濟首都卡薩布蘭卡連續發生五起恐怖爆炸事件,造成41人死亡。
2003年8月1日,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莫茲多克市一家軍隊醫院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50多人死亡,80多人受傷。
2003年11月15日,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兩座猶太教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2003年11月20日,英國匯豐銀行伊斯坦布爾分行和英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門前相繼發生兩起汽車爆炸事件,至少造成30人死亡和450多人受傷。
2003年12月5日,俄羅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一旅客列車發生爆炸,造成至少44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2004年2月6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列地鐵列車在運行中發生爆炸,造成近50人死亡,130多人受傷。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生旅客列車連環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98人死亡,約1800人受傷。
2004年5月9日,俄羅斯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狄納莫體育場發生爆炸,造成七人死亡,53人受傷,車臣總統卡德羅夫也在這次恐怖襲擊中遇難。
2004年6月21日至22日,武裝恐怖分子向俄羅斯印古什共和國的納茲蘭等多個城鎮的護法機關發動襲擊,造成90人死亡。
僅今年8月底到9月上旬以來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裏,恐怖襲擊浪潮就再一次席捲了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數百條無辜的生命又一次犧牲在了邪惡向正義的挑戰中。8月24日,俄羅斯兩架民航客機從莫斯科的多莫傑多沃機場起飛後,幾乎同時在圖拉州和羅斯托夫州墜毀,兩機上共8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俄羅斯當局的初步調查顯示,這是車臣“黑寡婦”發動的自殺式恐怖襲擊。
8月31日,莫斯科和平大街沿線的里加地鐵站附近發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10人死亡,51人受傷,據查,此次襲擊仍然是車臣“黑寡婦”所為。
9月1日,32名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佔領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的第一中學,將1300余名參加開學典禮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劫持為人質。在長達三天的對峙中,恐怖分子肆意殺害婦女和兒童,最後迫使俄羅斯特種部隊不得不以武力解救人質,混戰中共造成338人死亡,其中近一半遇難者是兒童,此外還有數百人負傷。
就在9 11三周年紀念日到來的前夕,活躍於東南亞一帶的“伊斯蘭團”又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製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恐怖襲擊,他們在澳大利亞駐印尼使館門前引爆了汽車,造成至少九人死亡,182人受傷。
恐怖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使人們在呼喚全球合作的同時不禁對美國的打擊政策産生了疑慮,如果僅僅加以軍事打擊,而無視恐怖主義産生和蔓延的原因,不剷除滋生它的土壤,那麼恐怖活動只會有增無減、愈演愈烈。
穆斯林:無辜的受牽連者
除了恐怖襲擊的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屬外,世界上有一個人數眾多的團體正經受着其他人無法想象和理解的痛苦,他們就是遍及全球的穆斯林。9 11事件發生以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呈現在他們的面前:全球幾乎所有的恐怖襲擊活動都是他們的同胞所為,其中許多都是打着“聖戰”或伊斯蘭教的旗號進行的。恐怖分子這種違背伊斯蘭教義的卑劣行徑激起了無數虔誠穆斯林的憤慨,在埃及、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地區,成千上萬的伊斯蘭教信徒加入了反對恐怖主義的行列。
但是,恐怖分子的惡行客觀上給生活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麻煩,他們長期以來融入主流社會的努力受到了阻礙。儘管絕大多數穆斯林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但現在他們卻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其他群體戒備甚至敵視的目光。在一些地方,針對普通穆斯林的敵對行為呈現上升的趨勢。
國際關係:舊的格局打破,重組仍在繼續
回顧過去的三年,人們也許會發現,9 11襲擊雖然發生在美國,但它的影響早已遍及全球每個角落,幾乎每個國家都不得不作出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支持美國,成為它的“反恐盟友”,否則就是與它為敵。一時間,整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退居到了次要矛盾的地位,全球形成了各國聯手打擊恐怖組織這樣一種非對稱性的鬥爭態勢。
“雅爾塔體制”(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晤,除了商討徹底擊潰法西斯的問題外,會議對戰後國際事務作出了安排,奠定了二戰結束以後幾十年中美、蘇兩級主導世界的戰略格局)結束後10年,美國以唯一超級大國的身份與多個強國“模糊對峙”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但是,由於美國在“反恐”的旗號下繼續為謀求自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這就註定了這種“反恐聯盟”是無法長久的,在恐怖主義的威脅逐漸減小之時,美國與日本、俄羅斯和歐盟等的利益衝突將凸現出來。
人類的威脅:只有恐怖主義?
三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在當今的世界,恐怖主義其實並不是危及人類生存的唯一因素。美國政府利用民眾的悲情訴求、其他國家的同情以及自己超級大國的實力,已經在反恐的旗號下“收拾”了兩個主權國家,有跡象表明,它正在為自己尋覓下一個“獵物”;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反恐鬥爭中,美國仍然採取雙重標準,一方面要求其他國家站在自己一邊打擊“基地”等組織,另一方面卻出於自身的政治考慮,對其他國家的一些恐怖勢力採取放任、甚至接觸的態度,損害了全球聯合反恐的統一陣線。
最為明顯的是在今年9月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中學人質悲劇發生以後,美國政府一方面宣佈站在俄羅斯一邊,譴責恐怖分子的殘暴行徑,支持俄羅斯對恐怖分子的打擊。但一轉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卻揚言美國政府將繼續與所謂的車臣“異議人士”接觸,並對俄羅斯處理車臣問題的方式提出“建議”。
分析人士普遍擔心,隨着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的逐漸穩定,美國政府又將開始尋找新的敵人,“反對恐怖主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已經成為了美國政府實現自己目的的藉口和託詞,而新的戰爭不僅造成人員和財産的傷亡,又會産生新的恐怖主義根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指望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這一點,恐怕也是有違9 11遇難者和他們親屬意願的吧?
責編: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