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圓明園》觀後感:一部國産大片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8日 09:08 來源:CCTV.com

    作者:許繼楠

    看到電影《圓明園》以前,著實替導演捏了一把汗。有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珠玉在前,《圓明園》如何超越前人,而更大的難度在於,作為一部紀錄片,缺少圓明園的原始畫面資料,要怎麼拍。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金鐵木拍出了《圓明園》,而且拍的不錯。

    表現手法的多樣性幫助導演充實了影片內容,而且更在無形之中,使影片富於變化,結構上很自然的擺脫了紀錄片單一不變的樣式,看起來更有層次,也更精巧。具體説來,即是用紀實拍攝來表現現在的圓明園的殘缺和遺憾,用動畫來擬造圓明園全盛時期一個富麗堂皇的夢幻,動用演員來再現宮廷帝王生活,還有別忘了,外國演員演繹的朗世寧一角可是佔據了很大篇幅,作為影片的第一主線存在。這樣多種表現手法的交叉,是紀錄片這一樣式中少有的,當然一般的故事性紀錄片也不需要這樣做,甚至是忌諱這些手法出現的,但在《圓明園》上,這樣用來很自然,沒有人會責怪説一個紀錄片要用這麼多演員表演幹嘛,畢竟這是在拍圓明園,一個已經逝去的王朝舊夢。這些多元的表現手法多多少少使《圓明園》有了大片兒的范兒。

    另外,我認為影片還有一個重要的亮點不得不提,當然其實,也有人把此作為影片詬病指摘。就是影片選取了外國人的視角來看圓明園。傳教士朗世寧是個適合人選,他作為宮廷畫師,見證了從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的幾十年的歷史,他看圓明園更符合客觀中立的立場,也使影片更有些趣味性。朗世寧死後,另外一個外國人繼承了他的衣缽,見證了火燒圓明園的歷史。當然,這樣做的反面是有人認為破壞了整個片子的嚴肅題材意味。不過,我依然認為這樣做是可取的,因為這樣一部紀錄片是給人看的,不是作為教科書用來束之高閣的,這樣的趣味性才使影片更有可看性。的確,白璧微瑕,如果影片能夠在朗世寧以及諸多帝王角色的選取上再多下功夫,演員的表演上再把關,或者在演員表演的部分可以拍的再寫意而非寫實一點,那樣效果會更好。

    影片還有很多的亮點,如宏大磅薄的配樂,不僅增添了影片的美感韻律,很大程度上還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感覺非常不錯,國産片裏少有。導演一再強調的數字中間片,其技術複雜之種種對觀眾來説意義不大,但動畫再現出來的當時的圓明園,確實給人一種撼人心魄的美,那一瞬間足以讓人摒住呼吸,圓明園燒燬的時刻,我想在場觀眾的心都碎了,因為前後反差出現的悲劇效果,再次印證了魯迅的話,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揉碎了給人看。這時,影片昇華到了另一層面,很自然的激起了觀眾的愛國熱情。而其實這些亮點恰恰是大片兒應該需要包含的質素,《圓明園》做到這些著實不易,所以我説《圓明園》是部大片兒,希望大家有機會都去看一看。

>>>>進入討論區>>>>

責編:王麗華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