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如果想在電影院裏播放,希望觀眾掏錢買票的話,你必須得有點東西。對於這部電影來説,選題提供的戲劇化場景很有限,暴力、陰謀、兇殺、愛情這些常規的、但非常重要的東西,影片都沒有。這是《圓明園》先天的缺憾,沒有辦法解決,只能想別的辦法。怎麼樣製造一點波折,製造一點能打動人的影像十分困難。圓明園已經消失了,只剩下殘垣斷壁。或許,往日的、曾經輝煌的圓明園可以使觀眾有點感覺,恢復和再現曾經的圓明園應該是影片在影像方面營造的重點。三維或者“CG”因此變得至關重要。中國在電影級別的CG領域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我們的資金又不允許去境外製作CG鏡頭,只能自己下手。其中的過程十分艱難,更多的是經驗和教訓。現在看來,最終的CG效果在銀幕上還算説得過去。只有CG還不夠,純粹的CG缺乏“人氣”。沒有“人氣”怎麼能算電影?必須將演員、將故事放到圓明園中。我們不可能搭建真實的圓明園景觀,只能用“合成”的辦法解決。演員、故事與CG場景合成。限于後期團隊的水準,我們只能做簡單的合成。但是,就是這些簡單的合成,在調劑和裝飾整體比較單調而缺乏生氣的影像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純CG鏡頭還是合成鏡頭,都比較“平”,缺乏力度,只有這樣的影像還不夠。圓明園的毀滅很悲壯,其實是戰爭的結果。忠實地再現那幾場戰爭是該片唯一有點“衝擊力”的場景。戰爭的場面很重要,它出現在影片的後半段。現在看來,這些場面並不大的戰爭鏡頭在影片的整體節奏方面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