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出土舍利
外層漢白玉函(明代)
次外層青石函(隋代)
佛舍利明起重回雲居寺
1981年11月27日,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出土2顆紅色、狀如粟米的舍利,經過專家考證,這兩顆成為世界上僅存的釋迦牟尼肉身舍利,與北京八大處靈光寺的佛牙舍利、陜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舍利並稱“海內三寶”。
從明日起,闊別近28年的兩粒舍利將從首都博物館地庫被迎請回雲居寺,進行為期10天的展出。
據當年一同出土的石函銘文記載,舍利為隋煬帝賜予雲居寺保存,距今已近1400年。明朝萬曆年間曾出土,此後再次被封存。歷經朝代更替,滄桑劇變,當地曾盛傳雲居寺藏有佛祖舍利,卻苦無證據確認,直至1981年,當地文物研究人員在機緣巧合之下發掘出土。
如此珍貴的佛寶究竟是如何傳入中國,如何躲過戰亂浩劫,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呢?記者走訪相關人士,探尋深埋在歷史謎團背後的精彩故事。
-據説是阿育王贈寶中國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稱,漢文譯作“設利羅”、“室利羅”、“舍利子”,通稱“舍利”。其本義指屍體或靈骨,被看做是佛教徒修行正果的象徵。佛舍利特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火葬後遺存的固體物質。按佛經古籍記載分3種: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發舍利;紅色的肉舍利。雲居寺佛舍利為肉身舍利,即人體肌肉火化後形成的存留物質。
據印度佛經著作《阿育王傳》內介紹,公元前486年,佛祖釋迦牟尼在拘濕那耶城的兩顆菩提樹下涅槃,火葬後,留下了84000顆舍利,當時印度境內的邦國如摩揭陀國、毗舍離國等八位國王將佛舍利平分八份,建塔安奉。
公元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統一印度,為了弘揚佛法,他下令發掘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分別盛入84000個寶函,分發各地,築塔供奉。
雲居寺申報世界遺産辦公室副主任張愛民告訴記者,在東晉時代,我國境內一共有19座塔供奉佛舍利,在很多佛經中曾有過相關記載。由於1500多年的朝代更替,至新中國成立前只留下西晉會稽鄮縣塔,即今浙江省鄞縣鄮山阿育王寺。
張愛民説,當時除了阿育王向周邊國家贈送舍利之外,還有很多印度高僧到中國傳教時攜帶了佛舍利,以及後來我國僧人西去印度取經返回攜帶的佛舍利,如晉代的高僧法顯,唐代的高僧玄奘。
另據《廣弘明集》記載,在隋文帝即位之前,曾有一位印度沙門來到他家,送給他一包舍利,請他供奉。但從時間上和可能性上分析,阿育王贈送的可能性最大。
-隋煬帝賜舍利雲居寺
至隋朝年間,隋文帝楊堅篤信佛學,大力弘揚佛法,在全國各地建造了很多寺院和佛塔。其後的隋煬帝楊廣也十分崇信佛教,在他的影響下,全國自上而下均十分推崇佛教。據隋《范陽圖經》記載,智泉寺僧靜琬組織僧眾在房山石經山上篆刻石經,隋煬帝得知後,就將皇宮內珍藏的三顆佛舍利賜予靜琬,作為褒獎。
靜琬得到佛舍利之後,用長寬各30厘米,通高24厘米的青石函保存,將其埋在了石經山據山頂十幾米的雷音洞的彌勒佛像背後的石板底下。石函上刻36個楷書銘文:大隋大業十二年歲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主持永劫。
“大業十二年就是公元616年,距今已經有近1400年,這是雲居寺佛舍利最直接、最早的文字記載,也是確認佛舍利最重要的根據。”雲居寺管理處主任雲桂榮分析介紹。
在銘文中提到“安置佛舍利三粒”,為何現存只有2顆?這裡必須提到佛舍利的二度現身。
據明代高僧釋德清撰寫的《涿州西石經山雷音窟舍利記》中記載,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當時的達觀可禪師在清理雷音洞時,無意間發現了隋朝埋藏的石函。
佛寶出世,轟動朝野。當時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太后下旨將三顆舍利迎入皇宮供養三日。寶函歸還後,達觀可禪師發現石函內的舍利被2個羊脂玉函封藏,數量少了一顆,卻多了兩顆珍珠。
由於明末時局動蕩,達觀可禪師將佛舍利再次埋藏,同時採用了5層石函。在最外層的漢白玉石函函蓋內,達觀可禪師篆刻了一則願偈:我感佛恩故,願護佛舍利,若所藏所出,必經我心目,若違我本誓,更無藏出者,仰求聖凡等,共證我願力,是力若不堅,當墜無間獄。
“從這則願偈來看,説明出土時肯定是三顆,但入宮之後發生了變故,但禪師當時無法説明情況,只能用願偈來表示清白。所以,很有可能是信佛的慈聖太后調包了一顆舍利。”張愛民分析。
究竟是太后私藏了一顆還是在歸途中遺失,已經成為歷史疑案,但從此這顆舍利再也沒有出現,雲居寺佛舍利從此只剩下2顆,保存於世。此後歷經明末農民起義,清朝入關,民國建立,抗戰爆發,數百年間這個秘密始終無人發現,至1942年日軍轟炸房山,雲居寺毀於一旦,僅存北塔和山門,佛舍利的存在更是無從考證,只有石經山山頂“施茶亭”的石碑上略有記載。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