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貴州:5處戰國秦漢古遺址再掀"夜郎古國"神秘面紗

 

CCTV.com  2009年06月12日 11:0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6月11日電(記者王麗)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貴州安龍縣文物管理所今年4至6月在安龍縣龍廣鎮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了柘倫村的下頭營、平寨包包,納西村的納西營盤,小場壩村的播落、大寨等5處戰國秦漢時期古遺址,“夜郎古國”再掀神秘面紗。

  龍廣鎮位於安龍縣城西約25公里,鎮所在地是安龍縣地勢最開闊、面積最大的山間壩子,壩子中部或周邊有一些相對高度在100米以下的石灰岩小山。上世紀90年代末,為配合夜郎考古調查,貴州省各級文物部門在龍廣壩子中的小山上發現了納萬村營腳、柘倫村的上頭營、小場壩村的坡院、佳皂村的小子營、大子營、七星村的七星山、板拉村的磨雍營等7處戰國秦漢時期古遺址。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闔榮研究員説,安龍縣龍廣鎮加上此次新發現的5處遺址,壩子中遺址數量達到12處,成為貴州境內遺址數量最多的地區。這些遺址分佈有明顯特徵,一是多高於現有村寨,只有少數遺址與現村寨部分重疊;二是位於壩子中部或相對獨立的小山上,這些小山上部基本上有明清時期營盤建築遺跡,許多山上營盤遺跡保存較好,圍墻、門道,防禦設施和營盤內的房屋遺跡均有較好保留,部分遺址與山上建築遺跡重疊;三是遺址所在地理環境較為優越,水源方便,有些遺址相距僅數百米,已形成較為密集的村落。

  考古人員説,這些遺址面積在5000平方米至5萬平方米之間,調查採集的標本主要是陶片,陶片均夾砂,陶色以褐色為主,紋飾主要是繩紋和方格紋,器物有敞口罐、平沿罐和高領罐。在播落遺址山腳下的平寨組,村民修房時曾挖出青銅劍等文物。

  張闔榮説,這些遺址出土陶器與普安青山銅鼓山遺址群陶器基本相同,説明它們是同一時期聚落遺址,時代在戰國秦漢時期。此外,在龍廣鎮西側的興義魯屯、鄭屯、頂效和萬屯等鄉鎮,也發現數處同時期遺址,使得黔西南州的普安、興義、安龍一帶成為貴州開展夜郎考古工作最重要、也最有潛力的地區。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