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州知名女教授忍受家庭暴力 挨丈夫虐打20年

 

CCTV.com  2009年05月11日 17:5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羊城晚報  

    本報訊 記者薛江華、通訊員王飆塵報道:“白天,我在單位是受同行和病人尊敬的專家,一到下班回家,我就心驚膽戰,不知道哪一句話惹翻了我那牲畜般的暴君丈夫,而遭受一場毒打,這樣的日子已經二十年了,我夏天都不敢穿短袖衣服……我實在忍受不了了,幫幫我……”這是廣州一位知名的醫學女教授向婦聯的心理專家求助時説的話。

    還有一個廣州的中學生,他打來電話諮詢婦聯的律師問自己是否能起訴父親,原因是父親長期毆打母親,而母親既不反抗也不想離婚。

    上述兩個例子是12338婦女熱線開通以來,鮮有的關於家庭暴力的諮詢。婦聯法律服務中心的律師告訴記者,家庭暴力在更多的情況下是一種隱性的存在,能夠勇敢地去社會有關部門尋求幫助或者到心理諮詢機構進行諮詢的,只佔總人數的很小比例,更多的家庭暴力受害者選擇了默默忍受。

  案例:家醜不外揚 面子大過天

    知名的醫學女教授,為何能忍受家庭暴力長達20年?她告訴心理醫生,自己事業很成功,在社會上、單位或者鄰里親朋中,一向形象很好,因而不能忍受外人知道自己原來生活得這麼悲慘和可憐,她寧肯生活在痛苦中也不願意活在讓別人知道的“羞辱”中。

    另外一個替母親挺身而出的孩子家庭則是另一種景象。孩子母親長期遭受家庭暴力,卻不願意聲張,孩子認為母親已經“習慣”了這種暴力,他感到很害怕:難道母親成了“受虐狂”?

    省婦聯的律師表示,根據現行的法律,如果母親不想離婚,孩子是不能代母親起訴父親家庭暴力的。廣東省婦聯的心理諮詢師武文指出,孩子其實是家庭暴力間接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似乎具有家族的遺傳性,一個在兒童期經常目睹父親暴行或者經常被打的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會以相同的暴力行為對待自己的下一代,而很難維持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的幸福。

  分析:忍只會讓暴力更放肆

    武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家庭暴力産生的原因。他説,家庭暴力是“施虐與受虐”的上演———有一個“施虐者”,必然存在一個“受虐者”,沒有受虐的“配合”,施虐是無法單方完成的。

    他表示,只要受虐者觀察一下就會明白,施暴者在最初施暴時,是持一種試探的心態,即他會看看對方怎麼反應的。如果在施暴者第一次施暴時,受虐者能堅決地抵制他的行為,結果可能有兩種,要麼是施暴者的施暴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因為抵制行為把一個“施暴者”漸漸變成一個有一定自控能力並體驗到“原來可以不用暴力的方式也能達成和諧關係”的人生新體驗,他可能為此而感激被施暴對象。但也可能因為對方的堅決抵制而導致某種關係的破裂,可能受害者不敢堅決抵制對方暴行的恐懼的原因正在於此。如果説接受施暴者的暴行意味著可以保住一個關係免於破裂,保住一個自己內心的所謂“面子的安全感”,那麼,暴力在家庭和婚姻裏暢通無阻一定成為必然的結果。

    他最後給出建議:做自己內心的主人,誠實地對待自己,鼓起勇氣站出來,對施暴者大聲説“不”!

  相關鏈結:

責編:樊靜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