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教授稱奧數毒害堪比黃賭毒續:將建議取消重點校

 

CCTV.com  2009年04月24日 05: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本報訊 (記者 杜丁)近日,北理工教授楊東平發表博文稱,“打倒萬惡的奧數教育”,奧數教育對少年的毒害比“黃賭毒”還厲害。前日,楊東平表示,他近日已將一個“是否該取消重點初中校”的建議遞交給相關教育部門。

  “奧數貽誤整整一代少年”

  4月15日和19日,北京理工大學文學院教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在其博客上分別發表文章《打倒萬惡的奧數教育》和《我為什麼反對奧數》。後文表示,因黃賭毒之類受害者少;而“奧數班”大面積覆蓋學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綁架大多數學生、尤其是所謂的“好學生”,貽誤、傷害整整一代少年兒童,“性質更惡劣。”

  學奧數是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今年3月份聯合新浪做了一份“重點學校該不該取消”的調查,調查顯示,45.8%的家長認為擇校的感受是心力交瘁。75.2%的家長表示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和擇校熱應該首先問責教育主管部門;61.4%贊成在義務教育階段取消“重點學校”。

  兩篇博文評論超八千條

  楊東平的博文發表後,引發關注。昨日,兩篇博文的點擊率已超63萬,評論8734條。不少人表示友持,也有網友希望楊東平能利用其身份地位,降低奧數熱度。

  對此,楊東平表示,作為教育部教育規劃專家,上月他已跟其他專家開了研討會,內容就是“要不要取消重點初中校。”據介紹,研討會上,多數專家認為,擇校已成為影響教育公平的最大問題,是影響教育均衡發展的“腫瘤”。要解決擇校問題,就要取消“重點學校”。“討論建議已遞交相關教育部門。”

  ■ 對話

  “説奧數禍國殃民毫不過分”

  楊東平認為,要實現教育均衡,需取消重點初中校

  昨日,本報記者就奧數教育問題採訪了楊東平。

  新京報:為什麼説奧數比“黃賭毒”還厲害?

  楊東平:奧數只能扼殺和敗壞兒童的學習興趣,説它禍國殃民毫不過分。

  新京報:你周圍有朋友的孩子參加奧數嗎?

  楊東平:很多朋友、同事的孩子正在經歷。他們都深惡痛絕,但都在積極參加奧數班,沒人站出來説話,我只好替他們出來“大喝一聲。”

  新京報:你不認為問題還是出在家長身上嗎?

  楊東平:很多人認為是家長的問題,但問題的實質是人為把學校分等級,採取“倒逼機制”迫使家長就範。

  新京報:有人認為辦“重點校”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

  楊東平:教育質量應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階段更不應設門檻,幾所重點高中辦初中校攪亂整個教育資源。

  新京報:你認為怎麼解決教育均衡的問題?

  楊東平:取消重點初中,或建教師流動機制進行拆分。

  ■ 各方説法

  家長 上奧數班就是為“佔坑”

  吳女士的兒子9歲,小學三年級,已經上了兩年奧數班了。“上奧數班就是為了佔坑。”吳女士稱,目前北京有幾家舉辦奧數班的學校,人大附中、101中學等重點學校都在這些奧數班挑生源。“你不上他們的奧數班,連名校的考試機會都得不到。”而上奧數班未必能學到東西,“很多題直接套公式就成。”但吳女士還是表示要讓孩子學奧數。“你不學,大家都學,那不等著落後嗎?”

  吳女士介紹,奧數班最普通的級別班每學期2000元。“我兒子有個同學,報了10幾個班,每年在各種班的花費上就達四五萬。”

  專家 應杜絕將學奧數功利化

  “不和利益挂鉤,學奧數是件好事。”首師大數學科學院副院長王尚志表示,奧數的問題和利益有關。

  他介紹,數學人才關鍵是要有創新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華羅庚等一批數學家都是這樣培養人才的。“我們不能像培訓匠人一樣培訓數學人才。”他稱,現在的奧數強化訓練,獲獎成為最大目的,把孩子變成做題機器,忽略創新精神和質疑精神的培養。

  “我們現在也面向數學愛好者搞競賽,一、不和高考挂鉤;二、不盈利;三、不層層培訓。”王尚志稱,“如果過於功利化,本來很好的事,也就做不好了。”

  老師 奧數無錯錯在教育體制

  “奧數並沒有錯,錯在教育體制。”湯老師是國際奧數金牌教練,他認為不能把奧數“一棍子打倒”。他介紹,在他培養的參加奧數競賽的學生中,絕大多數對數學有著很強的興趣和愛好。“對於這部分有愛好的學生,學校有責任為他們創造機會。”

  現在普遍攻擊奧數,主要是因為把奧數和升學挂上了鉤,家長逼著孩子學,不考慮興趣,就瞄準升學。“這不是奧數的問題,是教育體制出了問題。”

  ■ 題目節選

  1、蝸牛爬墻,“日升六尺六,夜降三尺三。墻高一丈九,幾日到頂端”。蝸牛第幾天首次到頂端?

  2、每只完整的螃蟹有2隻螯、8隻腳。現有一批螃蟹,共有25隻螯,120隻腳。其中可能有一些缺螯少腳的,但每只螃蟹至少保留1隻螯、4隻腳。這批螃蟹至多有多少只,至少有多少只?

  本組稿件采寫/本報記者 杜丁 王佳琳

責編:程衝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