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考1977》在上海首映 引50後90後兩代人感慨

 

CCTV.com  2009年03月30日 16: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民晚報  

  日前在上海影城舉行的《高考1977》的首映式上,引來了一批1977年、1978年高考的親歷者。當天又恰逢2009年高考第一個科目外語口試的開考日,一些剛出考場的高考生也加入到了本期文匯講堂“回看1977高考這段集體記憶”討論中。光陰荏苒,兩代人對於高考的意義和高考的變革,卻道出了迥然不同的心聲。

  如饑似渴在“盼”

  “我是66屆的高中生,那時已經填好了報考北大歷史系的志願,不料一夜之間廢除了高考,我的大學夢被足足延遲了11年。”第一個發言的作家王小鷹用了“如饑似渴”四個字來形容對大學、對求知的渴望,進而又用了“老鼠掉進了米缸”來比喻跨入大學校門後的興奮之情。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樓覺人博士是和同學會的老校友結伴而來的,幾乎是在擦著淚花講述高考帶給他們一生命運的轉折,“沒有高考就沒有我們命運的改變,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飛速發展和迸發出的巨大活力,應當給恢復高考記上頭一功。”

  痛苦不堪在“熬”

  但是,與恢復高考後的首批“50後”參加者不同的是,“90後”的高中生們卻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上海師大附中的小張同學以一個“熬”字概括了對高中生活特別是對即將面臨高考的心緒,“在煎熬中度過高中三年,在煎熬中等待高考,等考上了大學也許就算熬出頭了吧。”

  無論是用複寫紙手抄的復習資料,還是為獲得一張高考報名錶而費心週折,這些當年參加高考的場景,對現在的孩子來説都恍若隔世。用一位高三班主任的話説,現在高考最風光的就是賓館高考房、高考營養品、車接車送,甚至連填報哪個大學哪個專業都由家長一手代勞。

  但會場上,有學生當場激動地説出了大實話:“父輩們當年或許是為找不到復習資料而苦惱,而我們現在卻是因為有太多的做不完的教輔書痛苦不堪啊。”

  一位經歷了上山下鄉、高考落榜又通過考夜大學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高女士説,高考不是鼓勵年輕人去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現在的家長和老師應當教育孩子們樹立為國家、為民族發奮學習的精神與志向,這不是什麼大道理,因為教育不僅僅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更是在改變國家的命運,可惜這個道理現在講得太少了。本報記者 王蔚

責編:李秀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