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8日電 去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當中眾多學校倒塌。災後要求調查倒塌學校是否“豆腐渣工程”的呼聲此起彼伏,中國政府因應修改了房屋抗震標準,規定公共設施如學校、醫院的抗震度數必須超過一般的建築物。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日前到四川重災區都江堰、北川等地採訪,實地了解‘九級地震也震不倒的學校’的理念和工事。
報道內容摘要如下:
在農曆新年前10多天,記者走進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災區之一的都江堰市崇義鎮。寒冬早上有厚厚的霧氣,崇義鎮路邊仍可以看到因地震垮塌房屋的痕跡。
經過一大片板房,來到崇義鎮即將落成的土橋小學。該小學在地震中垮塌,有學生受傷,不幸中的大幸是沒有人死亡。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忙著在學校門口進行綠化及打掃,為隔天舉行的落成儀式做最後準備。
穿過學校大門,一個嶄新的校園就在眼前。主建築是一座四層樓高的行政樓——白墻、灰線條、三角屋頂、屋頂挂青瓦,屬於典型的川東民居建築。
在地震後,中國政府採取了各省市對口支持災區的策略,目前,都江堰市所有的基礎設施、公共建築,都由上海對口支持建設。
土橋小學佔地24畝,投資超過1000萬人民幣(約220萬新元),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分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禮堂以及操場,功能齊全。小學日前通過驗收,學生將在2月16日搬進新學校上課。該小學是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災後重建首個竣工的學校項目。
承建土橋小學的是上海大型房地産企業——綠地集團。在小學對面一層的民房裏,記者找到了負責學校建設的綠地集團工程師徐勇法。自從去年7月派到災區,他就一直在土橋小學工地,吃住就在臨時租賃的辦公室。
原來用一塊磚的 現在用兩塊
徐勇法説,為了建“震不倒”的學校,設計時就考慮到如何保證建築能抵禦大地震。“原來用一塊磚的地方,因為擔心安全,現在用的是兩塊磚。我們是代表上海人民支持災區,必須向災區人民負責,不能出半點差錯。”
他指出,小學建築為鋼結構,非常結實。要建設震不倒的學校,首先地基得特別深、特別大,都是超標準施工。第二、採用的是全框架及澆築技術。每根柱子都用粗鋼筋做框架,然後澆灌水泥。他説,連墻壁也儘量少用磚,整個墻體幾乎全部用水泥澆築,屋頂則是一個整體的水泥澆築結構,上面挂的青瓦只是起裝飾作用。
他以小學大門旁的收發室為例,説明建築的堅固。這個收發室雖然只有一間房,但是照樣採用框架結構,光柱子就有很多根,“堅固得猶如碉堡”。
上海對口支援都江堰災後重建指揮部負責人周宇,負責協調援建公共設施,尤其是學校的建設。他在受訪時説: “我們援建的所有公共設施都根據‘八度設防,九度構造’(指抗震的破壞裂度)的標準建設,以保證建築能夠抵禦大地震。”
周宇表示,都江堰的抗震設防要求是八度,但是對學校還要加強,是8.5度。當然,這投資成本也非常高,包括地基,建材如鋼筋、水泥的標號,整個結構的厚度。
“社會各界包括媒體,最初對這個不了解,感到奇怪。為什麼在雲南建一所希望小學只要人民幣50萬或100萬就很好了,在地震災區建一所學校動不動就是上千萬,還有更高的。當抗震設防提高1度,建設成本會成倍增加;造價高主要是因為設防標準要求高。
在裝修標準上,採用國産中檔,不用豪華的。“錢要花在刀刃上,那些涉及安全、功能的錢,不能省。室內裝修實用就好,突出功能。這裡的學校配套齊全,有宿舍,比上海一些學校加的東西要多,造價要高。很多學校都考慮舒適、安全可靠的住宿條件。
周宇説,都江堰團結小學有一些孩子就在墻上寫著:“感謝上海的叔叔阿姨給我們建一個最安全、最堅固、最美麗的學校。”
建“剪力墻”抗震
都江堰聚源鎮聚源中學在大地震中倒塌。為了給孩子們建一所震不倒的學校,地方政府劃出一塊地,將聚源中學、聚源高中、聚源職業技術中學集中在一起。
聚源中學和聚源高中正在打地基,由上海綠地集團承建的聚源職業技術中學已經基本建成封頂,目前只有配套的實習賓館、圖書館正在建設當中。
項目副經理楊建成受訪時説,聚源職中由上海慈善總會捐款(人民幣)一個多億(約2200萬新元)建設,包括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實習賓館和工廠、體育館等設施,計劃今年9月初交付使用。建成後,它將成為都江堰市最具規模、設備最好的職中。
楊建成帶記者到建設工地,現場解釋學校建設中使用的抗震技術“剪力墻”。記者看到,在所有樓梯通道的拐角處都建有寬近兩米的L型墻。楊建成説:“剪力墻的功能就是給建築提供更有力的支撐,保證建築在劇烈震動時,樓梯通道不會坍塌。低層建築一般用柱子就可以了,這次在都江堰建的學校都採用了‘剪力墻’的建築結構。”
在現場,他指著正在建設的圖書館一層工地,讓記者拍攝正在搭建的樓房柱子。這些柱子裏面的鋼筋,每根都很粗。楊建成説:“以前建設樓房,一根柱子內有鋼筋20根就夠了;這是用38根,幾乎增加一倍。這樣的柱子就是九級地震也震不倒。”
採訪中,記者先後到了都江堰市、北川縣、安縣、綿陽市,處處可以看到運送建材的大卡車,建築工地吊車林立,雖然臨近春節,天氣嚴寒,但是工地的施工還是全面展開,在建項目多為公共設施如學校和醫院。災區最新、最漂亮的建築也幾乎都是學校或者醫院。(張曉中)
責編:李秀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