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0:02 來源:
來源:新華網上海頻道
一位自稱“交大黨員”的“無名氏”,自1996年至今,連續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匿名捐款10年,共捐款21萬元。日前,“交大黨員”榮獲“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多年來,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及上海的媒體一直都在試圖尋找“交大黨員”究竟何許人也。
在上海、浙江等地,近年來“匿名行善”的人越來越多。同樣是慈善,有人對一時的善舉大肆宣揚炒作,以致傷害了受助者的自尊;有人則“隱姓埋名”,將溫暖悄悄遞送。“交大黨員”是一個令人欣喜的謎,同時也提示世人:慈善,更要尊重受助者的尊嚴。
資料圖片 |
越來越多人匿名行善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馬仲器介紹,自1996年8月至今,“交大黨員”多次不定期捐款,捐款數額少則2、3百元,多則2、3千元,匯款郵局也各不相同。一份份神秘的捐款,累計至今已有21萬元。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及媒體曾經多次試圖尋找這位神秘的捐贈人,但都沒有如願。人們至今依然不知道,這個10年來捐款不斷的“交大黨員”是一個人、一個群體,還是一個黨支部。
早在2006年1月,“交大黨員”曾被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授予“慈善之星”特別獎,當時的捐款數額高達17萬元。馬仲器表示,這些年每年都收到許多人的匿民捐款,但連續匿名捐款10年之久的,“交大黨員”是唯一一個。
據了解,近年來每年都有不少“無名氏”將善款捐至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企業家通過郵局匯款,父母在孩子過生日時帶孩子前來捐錢,老人領了退休工資就過來捐出一部分--這些捐款的數額從幾十元到數萬元不等,落款則有“鮮愛新(獻愛心)”、“朱學(助學)”、“七旬老者”、“*先生/女士”等。
無獨有偶,在2006年底浙江省首屆“浙江慈善獎”評選中,獲得個人首獎的也是一位“無名英雄”--“我想”,他在2006年共匿名捐款50萬元。另據媒體報道,在寧波、南京等地,匿名捐款的人數和金額都在逐年上升。匿民慈善,已經蔚然成風。
資料圖片 |
慈善:高調宣揚,還是低調從事?
平心而論,在現實中,個人或組織未必就一定出於多麼崇高、美好的理由才捐錢捐物、參加志願活動。慈善可以是個人實現價值觀的途徑,企業樹立社會形象的手段,富人炫耀財富博取名聲的舞臺,商家招徠客人的品牌,也可以是良知尚存者向社會贖罪的表示。對此,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認為,只要能夠實現社會財富向貧困階層和人群的轉移,那麼由誰捐贈、捐贈什麼、捐贈者可能通過捐贈獲得什麼收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在現代慈善觀念中,受助者的感受是衡量慈善效果的重要因素。好事有沒有做到位,受助者的感受最關鍵。同樣是與人為善,有人為了募集善款,“露點”、“裸身”,手段花哨,生怕別人不知道;有人將慈善視為施捨,非得要受助對象聲淚俱下地表示感謝才覺滿意;有些明星資助貧困學生,但事後一旦發現受助對象有不合意之處,動輒斥之為“缺乏感恩的心”,甚至在媒體上大肆宣揚。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常有不少企業捐款十幾萬或幾十萬,但聲明一定要邀請媒體採訪企業和受助者,“直接拿慈善做廣告”。隨著春節的臨近,各地的送溫暖也漸入高潮。部分領導幹部也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困難群眾送紅包、送禮物。但我們常常看到,受助者臉上流露的除了感激之外,還有尷尬、羞愧、悲苦……種種複雜的表情。
和“交大黨員”一樣,許多個人、企業的捐贈卻選擇了“秘而不宣”。上海市民張先生認為,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報,這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
記者採訪還發現,除秉承“做好事不留名”的傳統外,許多捐助者匿名的動機更多地是考慮了受助者的感受。上海一位經常捐款的機關幹部説:“畢竟,很多困難的個人、家庭承受的生活、心理壓力本來已經夠大,他們內心很敏感。我擔心自己的‘曝光’會給他們增加更多不必要的壓力。”
上海一位3年來一直捐款的企業家已經幫助了幾十位貧困學生,但他的做法是:只捐錢,不交流;只救急,不露臉。“首先是不想給他們帶來壓力,其次我擔心受助者會産生依賴思想。”他説:“我想告訴受助的貧困生,他們得到的捐助不是來自個人的施捨,而是來自社會的幫助,因此不必擔心有損自尊心。當然,他們要感激社會,當有能力幫助別人的那一天,也應該伸出熱情的雙手。”
追求慈善的高境界
在著名的猶太人的慈善法則中,“把救濟物品送給窮人,給予者不知道把財物送給了誰,接受者也不知道誰給他的財物”是最好的慈善行為之一,而“親手把禮物送到受者的面前”、“只在窮人請求幫助時才伸出援助之手”、“給予窮人的財物與自己擁有的財産大為不符,但卻表現出一副慷慨解囊的樣子”、“給予窮人禮物時露出十分不悅的神色”等都是“不受推崇的慈善行為”。
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所長王來華説,“匿名慈善”一方面反映了捐助者願意保留隱私的願望,同時也因為捐助者認為捐助行為是其應盡的責任,沒有必要因此受到認可和表揚,所以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這在西方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指出,現代慈善觀念認為,個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簡單出於做好事的動機而施捨於人,而是在履行自己認可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不是份外的德行,而是個人自我強加的義務,因此慈善過程中,要更多地考慮受助者的接受程度、滿意程度,要保護他們的人格和尊嚴。
匿名行善的做法,其可取之處在於,通過隱匿資助的名字等信息,最大限度地淡化了與受助者之間的聯絡,從而讓受助對象消除了不必要的壓力。這是真正的社會關愛,也更容易激發受助者對社會(而非個人)的感恩之心。(完)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