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盤點2006:出行之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6日 19:59 來源:CCTV.com
進入[東方時空]>>




  主持人(泉靈):今天我們繼續來盤點2006年,我們説説衣食住行的“行”字。説到這個字,有一條新聞今年是讓我印象深刻,就是2006年的北京車展之火爆,當時參觀的人數又破記錄了。我們一調查,可不嗎,97%的人都想此生成為有車族,車展能不火爆嗎?但與此同時,舉辦車展的那個地方交通之堵塞,也讓人覺得真是煩惱。你看,車就是這樣一把雙刃劍,會給人帶來幸福,也會給你帶來麻煩。

  2006年11月19日上午8點,北京三元橋附近出現了嚴重的堵車現象。北京國際展覽館更像是廟會一樣人流洶湧,歷時9天的2006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這一天正式開幕了。20個國家的1500家中外企業前來參展,幾乎所有國際知名汽車廠商也都悉數到場,10天內,前來參觀的觀眾超過了60萬,參與人數再創歷屆北京車展新高。空前火爆的北京車展再一次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擁有汽車的渴望迫切。車展期間,我們與新浪網進行了一項網上調查顯示,97%的參與者認為,自己此生一定會成為有車一族。汽車越來越便宜了,百姓兜裏的鈔票越來越多了,汽車夢也就越來越近了。

  百姓:

  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給我們帶來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百姓:

  有了車之後,生活會更自由。

  汽車曾經是富人們的消費品,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説,那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而我們關於汽車對你意味著什麼的調查顯示,這一觀念已經發生改變。60%的人,也就是選擇比例最多的人認為,擁有汽車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自由和舒適。在他們眼裏,開車也只不過是一種代步工具,開車也只不過是一種出行方式而已。身份、地位、榮耀,曾經籠罩在汽車頭上的層層光環正在退卻。而國家政策的出臺,更是讓這種退卻加速。今年年初,國家6部委聯合發佈一紙公告説,今年3月底前,解除對小排量車的交通限制。長期以來,許多大中城市都或明或暗地限制小排量車上城市主幹道行駛。這一限制的解除,讓經濟環保的小排量車獲得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如果是小排量車的流行是用車成本低等經濟因素佔優勢的話,那兩廂車的火爆則反映了人們對汽車審美的變化,我們習慣地稱小汽車位轎車,就是把它比喻成四平八穩的轎子,認為只有這樣才體面大氣。很多在國外流行的兩廂車為了打入中國市場,都在原來兩廂車的後面加了一個並不十分協調的屁股,而我們一項關於“你認為兩廂車和三廂車哪個會成為未來市場主流”的調查卻顯示,37%的人,也就是選擇比例最高的人認為,兩廂汽車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車型,這一點讓人沒有想到。

  看看每天都在擁堵的交通,就知道汽車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了。一項權威統計顯示,未來四年,我國私家車需求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有購車能力的家庭將達到4200萬。中國人對於擁有汽車的熱情在高漲,而汽車帶來的憂慮也在增加,除了擁堵,汽車尾氣給城市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

  北京,是汽車擁有量全國第一的城市,6月5號世界環境日,北京市環保局聯合了北京100多個車友會,對北京市的私家車車主發出了一個“還北京一片藍天,每個月少開一天車”的倡議,得到了20多萬名車主的積極響應。我們與新浪網的聯合調查顯示,全國有70%的有車族表示支持這樣的活動,更有32%的人表示,會堅持每月都少開一天車。那麼,少開一天車對環境保護又意味著什麼呢?據北京市環保局測算,按北京機動車擁有量,每個月少一天車,一年少排放44000噸污染物,這相當於4400量10噸重的卡車載了污染物。

  汽車擁堵和尾氣污染給交通和環境帶來了破壞,而不文明的開車行為,則給出行的人帶來了麻煩。我們與上海中智庫瑪在線調查公司對全球汽車擁有量前十位的城市近四千人進行了調查,總結出十大缺少車德行為排行榜,其中,往車外吐痰、在快行車道開慢車、並線拐彎不打轉向燈等都名列前茅,而雨天不減速,濺人一身水則排名第一,被大家公認為最缺少車德的行為。同時,我們也做了一個十大城市市民對自己所在城市對司機車德的認同度的調查,調查顯示,排名第一的蘇州也只有33%的人認為該城市司機的車德比較好或很好。而有261名調查者參加的鄭州,對當地車德的認同率竟然是0。車德排行調查播出後,引起了各地關於車德問題的廣泛關注,多家媒體也都開通了車德的熱線電話,並推出了相關的系列報道。有車了方便了自己,也別給別人添堵,有車族們也該好想想這個問題了。

  幾個人搭一個人的順風車上下班,車主收取一定的成本費,這樣的出行方式就叫做拼車。2006年,拼車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出行方式,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我們與新浪網和智聯招聘網對這種新的出行方式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有九成職場人士對這種出行方式錶示認可,表示他們願意去拼車,有四成的職場人表示曾經拼過車,沒車的人得到了方便,有車的人降低了養車成本,可謂雙贏。但一些城市的運管部門卻明確表示,這種方式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管理條例》,損害了合法運營者的權利,擾亂了正常的運營秩序,而且許多私家車沒有買第三者保險,一旦出了事故,賠償方面也容易出現糾紛。合情合理卻不合法,看來有組織、規模化的拼車,還很難成為上班族們普遍的生活方式。

  中國被稱為是自行車的王國,而現在我們卻看到騎自行車的人似乎是越來越少了,這是因為什麼呢?我們的調查顯示,經常騎自行車出行的人中,有43%的人已經或將要放棄以自行車作為主要的出行方式,而放棄的原因也讓人有點沒有想到。排在第一的,34%的人選擇了不安全,另外19%的人選擇了不方便。

  百姓:

  特別地緊張,反正我騎自行車特別緊張。

  百姓:

  不安全。

  百姓:

  不安全。

  百姓:

  自行車道上一個拐彎車道,一個停車道,你説這自行車走哪兒?自行車不就危險了走中間!

  這是記者在北京一個小區外拍到的場景,因為沒有停車的地方,自行車車主們不得不把車綁到了小區的護欄上,甚至挂到了樹上,很多小區都規劃了小汽車的停車位,而自行車的停車位卻越來越少,甚至根本就沒有規劃。除了停車問題,自信車的車道被機動車佔用的問題更是十分普遍。許多城市在改、擴建過程中,對自行車道進行了擠壓甚至是封閉,我們的調查顯示,98%的人都認為,騎車一族的權利或多或少的被忽視了。

  王鳳武 建設部城建司司長:

  前一階段在很多城市,在進行道路拓寬改造的過程當中,把自行車道都給擠佔了,有的甚至任行道也給擠佔了,這種現象應該得到有效地糾正。

  看來這一點,騎車的、不騎車的感受相同。前不久,北京市規劃委就提出了一個建議,在北京市三環內首批建設27個自行車的服務場站,目的是為了方便老百姓在出行的時候換乘交通工具,讓他們有一個存車、修車的地方,上海市也計劃在未來五年之內,建設成總長10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

  鄭也夫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

  公共交通的選擇應該多樣化,不要走入單一化,單一化實際上不利於自然的充分利用的,我不反對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的選擇,但是我認為最佳的選擇應該是多樣化,多樣化可以緩解任何一個單一手段的壓力。

  97%的人認為,自己此生一定會成為有車一族,60%的人認為,擁有汽車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自由和舒適。“雨天不減速、濺人一身水”,排名十大缺少車德之首。十大城市當地市民對自己所在城市車德認同率普遍偏低,九成的職場人認可拼車,98%的人認為騎車一族的權利被忽視。2006年,你出行的路走的還順利嗎?

  主持人:

  曾經汽車對於中國人來説,只代表著一種夢想,當你遠處去看夢想的話,那當然只有優點,沒有缺點。可現在汽車正在越來越多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自然你也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麻煩,恐怕從此以後,我們和汽車關係就是不斷地製造麻煩和解決麻煩。

  明天我們繼續盤點2006,我們要説的是房子。

責編:復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