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表示“四大矛盾”困擾大學生就業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8日 01:31 來源:

    信息時報訊 “四大矛盾”困擾大學生就業市場

    時報記者 楊啟蒙

    11月1日,“中南六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研討會”在廣州珠江賓館舉行。據了解,在該次研討會上,100多家來自廣東和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和四川等中南六省的高校就業辦主任共聚一堂,就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諸多問題進行了討論。

    在該次會議上,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指出,“十一五”期間,全國將有2500萬以上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由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還面臨著一些長期積累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將使高校畢業生與其他求職者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專業結構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職業方向不明確,將導致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矛盾更加突出。而大學生職業意識薄弱、觀念陳舊,將導致社會就業觀念與就業狀況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基層人才匱乏和大學生不願意到基層就業的矛盾在較長時間內還會繼續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十一五”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還要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

    在這種嚴峻的背景下,面臨著越來越大壓力的大學生就業工作今後應該何去何從?對此,李小魯提出了自己的有關幾點思考。

    就業指導人員專業性不夠流動性大

    解決建議:儘快建立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就業指導隊伍

    目前,廣東省的高校就業指導人員還是以兼職為主,整個隊伍穩定性很差,一般3~4年,有的甚至2~3年就換崗。

    隨著傳統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逐步向科學專業的職業發展輔導、職業諮詢方向發展,建立一支“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的就業指導人員隊伍,顯得十分重要,這是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必不可少的組織保障。

    應當從學科建設、職稱評定、身份待遇等方面,為高校就業指導人員建立一整套制度,解決他們個人發展的後顧之憂,確保隊伍的穩定性,提升隊伍的專業性。

    供需見面會學生求職成本都已過高

    解決建議:政府應當專項投入建立一個集信息發佈、查詢、交流、遠程面試等的公益性就業信息平臺

    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滯後,已不能適應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隨著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現場供需見面會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規模越來越大,組織成本越來越高;場次越來越多,畢業生不斷趕場,求職成本越來越高;場內人數越來越多,供需雙方見面的效果越來越差;場面越來越擁擠,安全隱患越來越大……

    因此,加強信息化建設,打造一個共享的供需信息平臺越來越顯得必要。目前,人事、勞動、教育等部門都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網絡信息平臺,但是,出於部門利益考慮,相互封閉,未能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導致信息渠道不暢通、崗位信息利用率低,造成“有人沒事幹,有事沒人幹”的現象。政府應當專項投入,建立一個集信息發佈、信息查詢、信息交流、遠程面試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就業信息平臺。

    “高就業率”隱藏“低滿意度”

    解決建議:政府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建立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最低薪酬制度

    高就業率可能掩蓋某些矛盾,如果不從政策制定、制度設計、體制改革、機制建設等深層次因素方面探索解決方案,這些矛盾有可能激化。

    1. 高就業率掩蓋低滿意度。

    近年來,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持一直續保持高就業率。但是,與持續的高就業率相伴相隨的,卻是逐年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這些壓力歸根結底是大學生對就業狀況的不滿意。教育的不公平、高成本以及傳統的精英情結等因素,必然産生高就業期望;就業期望越高,就業滿意度就會越低。

    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防止新“讀書無用論”和新“腦體倒挂”現象的出現。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為規範用人單位的行為,防止“人才高消費”, 政府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建立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最低薪酬制度,引導用人單位理性、合理使用人才,合理配置高校畢業生資源。

    2.高就業率造成大中城市仍需求旺盛的假象,影響大學生下基層。

    多年以來,廣東省大部分畢業生都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尤其是集中在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幾個城市。其實,近幾年來,珠江三角洲的個別地區、個別領域(比如廣州的教師、醫療等崗位)已經出現了人才飽和、供大於求的狀況,但是持續的高就業率掩蓋了這種真實狀況,給畢業生和家長製造了認識上的誤區。

    據介紹,廣東省廣大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是50個山區縣,人才缺口很大,特別是教育、醫療、農技等人才極其匱乏,嚴重影響到這些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就業,解決基層和貧困地區人才短缺問題,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大學生創業缺乏實質性扶持

    解決建議:設立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和“大學生創業就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創業“一條龍”服務

    目前,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文件裏、口頭上,缺乏實質有效的具體措施。

    政府除了設立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外,還應當設立若干“大學生創業就業基地”或“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創業願望並具備創業條件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項目開發、小額貸款、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為大學生創業在申請、登記、審批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做好後續幫扶工作,儘量幫助他們創業成功。

    相關報道 本專科生就業率連續5年超90%

    李小魯分析,廣東省高校就業率“逆市走高”源自五大原因

    在“中南六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廣東省普通高校參加就業的本專科畢業生共197288人,其中本科畢業生69699人,專科(含高職)畢業生127589人。截至今年9月1日,2006年本專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88.36%,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0.42%,專科(含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為87.15%。實現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多,其中,已就業本科畢業生比上年同期增加7566人,已就業專科(含高職)畢業生比去年同期增加27170人,不僅順利實現廣東省制定的就業工作目標,遠遠超過了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必須超過70%的比例。

    據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分析,廣東省高校就業率之所以能夠“逆市走高”,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廣東經濟發展具有比較強勁的實力,市場提供較充足的就業崗位,是保持高就業率的根本前提;

    第二,廣東先行一步的市場經濟給大學生就業市場化提供了先天的養分和後天的自覺;

    第三,廣東學子就業觀念已識時務地朝著市場的需求調整,最近兩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已逐步顯現由經濟發達地區向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動的趨勢;

    第四,各高校高度重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少高校形成了良性的工作機制,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第五,廣東省教育部門這幾年根據廣東的實際所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推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也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廣東省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切實落實領導責任,不斷完善“以高校為基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拓寬就業渠道等措施。

    以“以高校為基礎”建設為例,所有的涉及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活動、供需見面活動,都在高校校園內進行。據介紹,目前廣東省“以高校為基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運作機制。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從去年11月~今年3月,為2006屆畢業生共舉辦了39場供需見面會。據統計,廣東省70%的應屆畢業生是通過這種就業市場落實就業崗位的。

責編:李二慶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