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一財經日報:《圓明園》萬園之園的銀幕重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9日 11:01 來源:
專題:大型文化史詩電影《圓明園》隆重亮相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9月8日,電影《圓明園》在人民大會堂首映。電影中再現了圓明園全盛時期的榮光和輝煌,同時再一次引發了圓明園是否需要重建的討論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1861年11月25日,維克多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這樣寫道。他筆下這個夢幻般的地方,就是圓明園。

  9月8日,一部叫做《圓明園》的電影在人民大會堂首映,雨果當年所沒有親眼見到就被“兩個強盜,一個叫英格蘭,一個叫法蘭西”毀掉的圓明園勝景,現在人們都可以在《圓明園》中看到了,用首映式主持人王小丫的話來説,“比想象中的要輝煌一千倍”。

  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

  圓明園是昔日的“萬園之園”,如今卻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僅存的西洋樓大水法遺跡並不能讓人想象出當年圓明園全盛時期的榮光和輝煌。而在《圓明園》裏,人們不但可以看到大水法這座西洋噴泉誕生的全過程,還可以看到在乾隆年間圓明園極盛時期的壯闊氣象。但是對這部耗資1000余萬,花費5年時間方才拍竣的電影而言,除了用數碼技術還原氣勢萬千的建築園林以外,講述圓明園自己的故事也是至關重要的。學外語出身的導演金鐵木選擇了從兩個外國人的視角來講述這座皇家宮苑從誕生到湮滅的150年間的故事。侍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意大利傳教士、宮廷畫家郎士寧見證的是圓明園由一座皇子別墅走向帝國最大宮苑的一段歷史,而英法聯軍的隨軍牧師麥吉則目睹了英法兩國的軍隊是如何把這座雨果筆下“童話般的宮殿”化作齏粉。主持設計皇家園林的“樣式雷”家族也在影片中走向前臺,金鐵木自己還客串了一個雷氏家族角色。生活在這座宮殿中的皇帝們鮮為人知的日常生活,以完全不同於以往清宮戲的寫實手法呈現出來,比如雍正熱愛扮作各種角色畫像,康熙熱愛的則是最先進的天文學儀器。曾經拍攝過《戲説乾隆》的台灣地區導演陳坤厚在看過這部金鐵木所謂的“非虛構電影”後,忍不住一再地重復:“我要為過去的戲説道歉”。

  在《圓明園》推廣總策劃曲向東看來,在美輪美奐的建築、鮮活的帝王生活、令人悲憤的劫掠背後,拍攝這部影片最大的意義在於“盛世危言”:“因為修園子的時候是中國最強盛的時候,世界上1/3的白銀儲備都在清政府的國庫裏,為什麼這樣的強盛我們還被打了呢?還被打得那麼慘呢?反思這段歷史對我們來説是非常必要的。”而金鐵木最願意引用敬一丹的評語來總結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

  一部“非虛構電影”的誕生

  金鐵木祖籍甘肅天水,留兩撇小鬍子,在5年前接到了拍攝《圓明園》的任務之後,他就一頭扎進了國家圖書館,“狂查資料”查了半年。他的英語和法語專業背景幫了他很大的忙,“幾乎把國家圖書館裏英文和法文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都看完了”。在他看來,圓明園不僅僅是一群美輪美奐然後又被毀掉的建築,而是與“一個家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緊密相關的象徵,所以他對自己的劇本有極高要求,“寫劇本寫了兩年,中間還一直在查資料,到最後都還在改”。

  他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幾乎要把找演員的副導演逼瘋:“我們的副導演們在所有外國人出沒的場所蹲點‘撈人’,當時北京都快傳開了,説新街口有一群人逢老外就問人家是不是意大利米蘭人”。最終他們終於找到一個祖籍米蘭的德國人,來擔當全片靈魂人物之一的米蘭人郎世寧的角色。甚至連郎世寧的旁白,也專門找了帶有些許外國口音的配音演員,而他用意大利語撰寫的日記,則由意大利的播音主持人特地帶著米蘭口音來誦讀。

  他們按圖索驥,拿著清宮帝王像,帶著人種學家的精神找來滿族和蒙族血統的演員一個個篩選。他們甚至精密測量圓明園遺址,使用了特效後,還原出圓明園最榮光的年代。大部分特效都由國內公司擔綱,其中關鍵的一小部分則是曾經製作過《魔戒》、《金剛》的WETA公司操刀。整個影片都籠罩在一片夕陽黃金般的顏色之中,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之後的俯拍,氣勢恢弘。金鐵木説他們想要拍出的是“日落圓明園”的感覺,因為圓明園的興衰,折射的正是清帝國沒落的過程。

  影像挽留還是真實重建?

  一個常問常新的問題,在電影《圓明園》把那一段歷史用別樣的角度講得輝煌燦爛悲壯懇切的時候,就又浮現了出來:“圓明園到底應不應該重建?”金鐵木的回答十分堅決:“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一談!中國恢復古建築的水平現在還非常落後,懂得傳統工藝的木匠們都消失了,怎麼修得起來?還不如來我們電影裏看看!”一直關注圓明園的北京大學副教授胡旭東認為金鐵木的看法不無道理,他眼看“樣式雷”家的海淀槐樹街祖宅漸漸變成了高樓林立的中關村西區,而雷家的“燙樣”技術早已不知傳人何方。

  從上世紀50年代起,是否要修復圓明園的爭論就一直在進行。已故的建築家單士元是主張全面修復的代表,他和政協委員羅哲文、清史專家王道成則以主張部分修復聞名。“部分修復派”一直在努力告訴公眾,如今為人們所熟悉的西洋樓景區,也就是郎士寧和法國傳教士王致誠設計修建的大水法等依然留存的遺址,其實僅僅是圓明園極小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重建“九州清晏”等更能代表中國傳統修建水平的建築。

  而在葉廷芳、李學勤、梁從誡為代表的“反對修復派”們看來,修復就是“再一次毀壞”,遺址的意義就在於它的殘缺。和這些從情感角度出發的討論不同,北京大學專攻景觀設計的俞孔堅教授指出的則是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修復圓明園最大的障礙,在於恢復它的園林水系。然而恢復圓明園的水系是不可能的,“因為大環境已經變了”,不僅地表水消失,連地下水水位都已經直線下降,“昔日的水景不可能恢復”。而《追尋失落的圓明園》一書的作者、台灣地區歷史學家汪榮祖,在戀戀不捨地將圓明園用文字重現之後,還是落寞地發現“圓明園是不可能重建的”。

  在曲向東們請來的觀影者中,也不乏一直關注圓明園重建問題的專家們。中國傳媒大學的司徒兆敦教授和金鐵木意見相似,“我個人是不太主張重建,用電影圓這個夢:讓電影去重現,讓觀眾去想象”。北京大學藝術系的彭吉象教授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更是充滿義憤之情:“圓明園是不可能重建的,重建是非常愚蠢的。那是偽造歷史、破壞歷史。”

  如今原址的重建爭論似乎已經平息了,然而異地重建仍然在進行。1997年2月2日珠海圓明新園正式落成,日前,浙江橫店影視基地也宣稱要籌資200億在橫店重建圓明園。似乎人們仍然在努力將這個夢幻宮苑重新帶進現實,然而150餘年的歷史積累,是否現在的重建能夠立竿見影地呈現,仍然是一個問題。

  圓明園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的圓明園,最初只是康熙賜給還是皇子的雍正的一座小小的苑囿,始建於1709年。後來發展成為佔地5200余畝(350公頃),包含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和其他數百個小屬園的巨型皇家園林。

  從雍正開始,經過乾隆、道光、一直到咸豐,清朝的皇帝在圓明園中居住的時間都遠遠超過在紫禁城居住的時間,圓明園成為政權中心。

  圓明園中伴隨帝王的奇珍異寶更是數不勝數,圓明園文源閣藏有《四庫全書》79337卷,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人摹本、10萬多尊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商周青銅器、歷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等不計其數。1860年10月18、19日兩天,英法聯軍將圓明園付之一炬。

  同治曾經試圖要重建圓明園,然而國力空虛,圓明園日益荒廢。又經過民國軍閥、官僚和民間的搬用,當年殘存的建築僅剩下斷壁殘垣。現在的圓明園遺址公園,遠不及當年全盛時期面積的一半。圓明園西側的福緣門村,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上半期聚居了大量畫家和藝術家,畫家方力均、丁方當時都是圓明園住客。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現在堆滿了垃圾,只偶爾有幾個村民閒坐。(周舒整理)

 

責編:李二慶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