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循環使用:中小學教材的節約之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1日 07:10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節約型社會

    “嶄新的教科書沒翻過幾次,有的輔導材料和習題都沒有做或沒有看過,當廢品處理掉,太可惜了。”北京的唐鴻雁女士看著高考後兒子屋中十幾摞一尺多高的教材很心疼。“六年的初、高中讀下來,沒怎麼用的習題集和教材就有一二百本,這些都是朋友挑剩的。” 她告訴記者,“兒子每學期交書本費500元,購買習題、輔導材料還需另掏錢。二三十元買來的新書,賣給收廢品的只值一兩毛錢,真捨不得。想把書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卻找不到渠道。”唐女士遇到的難題,是當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使用浪費嚴重現象的一個縮影。

    教科書浪費已經引起有關人士的重視,教科書循環使用被越來越多地提了出來。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增加規定:國家鼓勵教科書循環使用。

    各方支持教材循環使用

    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教學處副主任李德發:我支持循環使用教科書,因為這可以增強學生珍惜資源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愛書的習慣,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同時可以減輕困難家庭的負擔,從而保證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義務教育,有效控制貧困地區學生輟學。近幾年,我校已開始試行高年級向低年級、班與班對口短期借用教科書。今年4月,我校與延慶縣珍珠泉中學開展“城鄉教育互助手拉手實踐活動”,二中學生將使用過的教科書及教輔材料約1000冊捐贈給山區學生。

    北京市延慶縣第一中學學生王曦然:如果能實行就太好了!我們學校那些來自山區、靠家裏種植農作物或借錢交書費的學生就不用為交不起錢發愁啦。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學生白秋?:使用舊課本有利於拓寬我們的學習思路,每個老師講課方式不同,課堂筆記不一樣,可以借鑒上屆同學在書中做的筆記找出不同點,加深印象。

    在大學圖書館工作的毛女士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教材循環使用有利於節約資源。我們學校每年都有部分畢業生將用過的教材在學校提供的場地“擺攤”,折價轉讓給學弟、學妹。但也有一些公共課教材沒人要就扔了,每到學期末圖書館都成摞成摞地撿,當廢紙賣,真是浪費呀!我的孩子正在讀高中,像體育與健康、美術、音樂等書就用那麼幾次,完全可以循環使用。一些印製精美的輔導書往往都編成系列,學生一買就要一套,動輒上百元。有的一套輔導書售價抵得上一個學期的所有書費,這也是一種浪費。

    教材循環使用難在何處

    難題一:如何解決教材內容頻繁更新不穩定的問題。有14年教學經歷的李德發老師強調:課程標準、教材體系在一定時期應趨於穩定。目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正處於實驗階段,教材更換頻繁,變動大。一綱多本的情況相當嚴重,北京的學生教材就有人教版、北師大版、華東師大版、北京出版社版等多個版本。一個課程標準體系,內容次序不同,導致每年用的教材不一,各地各區使用的教材不同。這些都給教科書的循環利用帶來困難。

    難題二:如何保持教材乾淨整潔。北京市第166中學數學教師王蕾認為,就數學學科而言,現階段教材循環使用比較難,這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學生有在教材左右空白處註解、記筆記的習慣。每一課後面都有習題,學生學完新課後,都要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在書上做習題。一學期下來,教材已面目全非。

    難題三:印刷質量不高。相關業內人士認為,現行教科書在印製、用紙等方面採用了低成本的工藝,質量不高,散頁、脫頁現象時有發生。

    難題四:沒有法規性文件加以制約。目前我國還沒有可依據的法規、制度,也沒有相關的條例、辦法,依法治教要先制訂法規,政府有關部門要研究這一問題,儘快制訂法規和政策。

    難題五:牽扯各方利益。全國出版業利潤重頭在教材和教輔書籍,如果實行教科書循環使用,出版、發行等行業會受到影響,很多“吃教材飯”的企業就得關門了。

    難題六:流通渠道不暢。目前,教科書的回收、保存、再分發循環制度尚未建立。李德發老師指出,循環使用需要區域內統一調配,使資源合理利用。

    一些初、高中畢業生及其家長希望能由學校&&,按照學生自願的原則,選擇一部分比較實用、質量較好的輔導書留給下一年級的學生使用,以提高這些書籍的使用價值。

    教材循環使用是大趨勢

    據教育部負責中小學教材管理的有關同志介紹:教育部一直鼓勵、支持教科書循環使用。自上世紀90年代初,原國家教委就將教科書循環利用作為科研課題,在雲南、貴州、甘肅等地試驗。2001年國家印發了《關於對全國部分貧困地區農村中學生試行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意見》2005年中央財政專項撥款27.8億元,為3400萬中西部地區家庭經濟困難的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費教科書標準是:小學生每人每年75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10元。今後,國家還將增加撥款。甘肅、山東、四川等省部分城市幾年前就在免費提供教科書地區開展教科書循環使用試點。除了語、數、外、理、化等課使用率較高,仍繼續使用新教材外,音樂、美術、勞動、英語口語等課,學校按照各年級最大班的人數購置,編號後分年級存放在專用教室內,供學生免費使用。每名學生使用自己固定編號的教科書,上課時學生在專用教室中使用,用後立即交回原處。歷史、思想政治、生物、地理4門課,學生按一定比例交納使用費,教材用完由學校回收,留給下一年級學生繼續使用。回收後的教材由衛生檢疫部門統一消毒。2007年山東省將全面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爭取多數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參與進來。山東省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設立教科書循環使用基金,提倡社會各界捐款或捐獻教科書,確保循環教科書的來源。

    針對教科書頻繁更新的問題,該負責同志解釋,2001年開始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在還是實驗階段。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正在修訂,即將頒布,頒布後所有實驗教科書都要依據正式課程標準修改,經審定後教科書將相對穩定一個時期,即使有些變化,也大都是微調,不影響教材循環使用。另外,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以及高考和中考制度改革,考試評價重點已逐步轉向能力和素質,這將極大地減少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依賴。

    該同志表示,儘管目前全國實行教科書循環使用還面臨一些困難,但是,中小學教科書循環使用,有利於減輕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培養中小學生節約意識和愛護公物素養,有利於節約國家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對構建節約型社會也具有深遠意義。隨著全民整體意識的提高,全社會積極參與,自覺自願去做,這些困難是可以解決的。 (記者  何小燕)

責編:王茜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