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0日 15:34 來源:
[內容速覽]受台灣地震影響,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中斷。我國電信運營商快速啟動應急預案,積極修復,調動各種資源疏導,目前部分業務已經恢復。 |
圖為:海底通信光纜修復示意圖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馮曉芳) 受南海台灣附近海域強烈地震影響,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中斷。前所未有的通信癱瘓阻斷我國大陸至歐洲、北美、東南亞等方向國際通話、數據和互聯網業務。
在聯絡國際海纜組織和私營組織修復海纜的同時,我國電信運營商積極啟動應急預案,調動各種資源疏導,目前部分業務已經恢復。
9條國際海纜均被阻斷
經證實,地震附近海域的9條國際海纜均被阻斷,而且估計每條海纜的斷點不止一處。地震後,中國網通海纜容量的六成在地震中被阻斷。
在工作和生活大量依賴通信和網絡的時代,海纜中斷使眾多用戶感覺強烈。12月27日凌晨起,相繼有來自北京、重慶、武漢等多地網通、電信用戶反映,包括雅虎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網站均無法正常訪問,MSN等即時通訊工具也不能正常登錄。目前,個別銀行、教育、科研、傳媒等業務受到波及。一些com域名地址也暫時過渡到com.cn域名。
新浪網的問卷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網民認為無法登錄國際網站等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五成以上網民認為斷網給自己或自己的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
記者了解到,面對這種突發事件,一些企業通過迂迴路由、備份路由等暫時解決問題。而部分數據傳輸需求比較高的企業,正考慮今後是否在“租借電路費用”和“可能發生類似突發事件”間尋求平衡點。
政府和運營企業聯手啟動應急預案
事件發生後,信息産業部和主要相關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聯手啟動應急預案,查勘因地震造成的國際海纜受損情況,並積極修復,採取措施保障通信。
信息産業部加緊協調,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和國際運營商緊急接洽,使業務首先通過迂迴方式實現。
目前,中國電信至各方向的話音業務和專線業務已基本恢復;互聯網中斷的國際電路恢復15%,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正常水平的60%,但北美方向擁塞仍然嚴重。
中國網通通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語音通信基本恢復;經海纜到香港方向的專線電路也全部恢復;29日互聯網業務將恢復到正常狀態的五分之一。
中國網通集團國際部總經理關若其説,到現在為止,5艘各國海纜搶修船隻已經陸續向事發海域靠近,其中2艘已經開始搶修作業,整個海纜的維修將會展開。
但是,電信部門人員也表示,維修海纜需要先把中斷的海纜從海下打撈出來,在海纜船上進行接續,由海纜終端站進行測試,測試指標達到要求之後,再把海纜放到海裏去。地震後余震不斷,也給搶修帶來難度。
大規模通信中斷應急能力有待完善
“雖然地震等自然災害屬於不可抗力,但是,這次海纜阻斷引發的通信危機仍提醒:把應急機制的建立作為企業戰略規劃,企業才能真正承擔起對用戶的社會責任,從而做到有備無患。”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説。
對於建立應急機制,曾劍秋認為,首先是應急措施。雖然大面積的海纜阻斷是第一次,但2001年也發生過漁船走錨鉤斷海纜的事件,當時修復用了兩周時間。陸地光纜的阻斷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對於企業來説,應建立具體詳盡的應急處理措施和流程,儘快爭取時間,把用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其次,是信息即時發佈。在當今社會,人們對通信和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如果通信網絡突然中斷,不但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引發群體情緒不穩定。社會對於網絡事故原因及修復時間的信息需求非常迫切。
這次事件中,雖然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運營商都主動對外發佈了信息,但在把最新進展告知公眾、答疑解惑以及通知用戶替代性解決方法上,政府主管部門、運營商都做得遠遠不夠。這反映了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想用戶所想”的理念並沒有真正確立。
最後,企業應加大對海纜等通信設備維修技術的研發。施放水下機器人判斷故障點、根據水深和海纜埋深的深度施放相對應的打撈機具、切除故障段進行測試、將海纜端頭封頭處理放回海中等海纜維修必要環節,都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相關運營企業應加大對海纜維修等技術的投入,才能確保及時診斷、儘快恢復。
責編: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