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談阿波羅登月錄像帶失蹤:損失不可估量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8日 15:24 來源: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 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 奧爾德林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夢想。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共進行了5次“阿波羅”飛行,共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這一系列“訪問”大大豐富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各次“阿波羅”飛行都對月球表面進行廣泛考察,蒐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標本。“阿波羅”登月計劃只是一個起點,它開闢了人類探索宇宙之路。圖為美國宇航員登月的資料圖片。 中新社資料圖 Ic/cnsphoto 攝
《中國新聞週刊》就阿波羅登月錄像帶失蹤一案專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對外事務辦公室主任馬克 S 海斯(Mark S. Hess)
8月5日,美國宇航局(NASA)爆出驚人消息:人類首次登月的原始錄像帶已經丟失。
消息出來後,科學界很多人都認為,這更像是一個假新聞,因為它太不可思議了。然而到了8月15日,NASA發出的另一條新聞證實了這一不可思議的事情的真實性:它們已經正式成立“搜尋錄像帶行動小組”,全力以赴地去查找這批錄像帶。
這些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詳細資料的錄像磁帶數量非常龐大,共計1.3萬盤錄像帶,裝在2000個箱子裏,每盤錄像帶記錄大約15分鐘的畫面資料。其中記錄兩名宇航員登月“關鍵時刻”的錄像帶有15盤,分裝在3個箱子裏。
最初,這些原始錄像帶被保存在馬裏蘭的格達德空間中心,上世紀70年代被轉移到了美國國家檔案館保存,1984年又被送回戈達德。1997年,有科學家開始調查帕克斯天文臺在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的作用,因而向NASA索要登月錄像帶,但被告知錄像帶已經找不到了。不知什麼原因,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直到1年前才開始尋找。
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宇航員在月球上的活動並不是以連續的圖像傳回地球,而是通過慢掃描電視將連續單張圖片發回地球。太空跟蹤站接收到圖片後,先將它們處理,再通過通訊衛星發送到美國休斯敦,製作成電視片向全球轉播。幾經無線電傳輸後才到達電視,圖像質量也就比原始錄像遜色許多——這也是我們今天反復觀看登月鏡頭回放時總感覺到過於模糊的原因。據説,丟失的原始錄像帶畫面非常清晰,此前從未公開播映過,甚至宇航局許多官員都未觀賞過。
“我看到這個確切的新聞後,覺得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這件事情:荒唐。”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競説,“如此珍貴、數量如此龐大的歷史資料居然輕易丟失,無論如何也不像是美國科學界會出現的事情。”
就大眾和全世界共同關心的一系列問題,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對外事務辦公室主任馬克 S 海斯(Mark S. Hess)接受了記者的電話專訪。作為NASA的一員,他的語氣中明顯表示出了對這件事情的無奈和懊惱。
中國新聞週刊:到目前為止,NASA對這些錄象帶的判斷是“已經遺失”呢,還是“沒找著”(即錄象帶其實還在航天中心或者某檔案館,但不知道在哪個角落)?
馬克:那正是我們努力需要確定的問題。我們正在從亂紙堆中查找它們的下落。錄像帶可能正在接受它們的某個地方躺著,或者已經被轉移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這正是我們需要確認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找到相關的檔案資料,就可以從中找到這些錄像帶被移動的蛛絲馬跡和在它們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答案。
中國新聞週刊:依據常理,錄像帶有13000多盤、2000箱,如此龐大的貴重物品應該很不容易失蹤。你們猜測過它可能的遺失途徑嗎?目前的具體尋找方案是怎樣的?
馬克:畢竟,阿波羅登月已經是3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在宇航局工作的很多人要不已經離開了,要不已經去世了,我們很難猜測30多年來究竟發生了什麼。所以現在搜尋工作變成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我們現在正在定位與這些錄像帶有關的關鍵人物,來幫助我們找到那些重要的記錄文件。然後對所有的文件進行廣泛的搜尋,聯絡所有接觸過這些錄像帶的人並詢問他們當時是如何接觸到錄像帶,如何查看以及在看完後如何處理的。我們也會詢問當時借出這些錄像帶的人,以獲得一些額外的信息。至少可以知道那個時候(上世紀70年代)存儲錄像帶的物品以及不同的數據,這樣我們就可以拓寬搜尋渠道。
我們還會搜尋這裡另一棟存儲過這些錄像帶的建築,再仔細搜尋上世紀60年代以來使用過這些錄像帶的機構,這樣我們就能定位錄像帶了。同時,我們會和60年代為美國宇航局服務的公司聯絡,以確定這些機構是否有存儲錄像帶的區域。因此,我們的工作量很大。到現在為止,前景並不明朗。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接觸過這些錄像帶,只能説,實在太多了。
中國新聞週刊:這些錄像帶具有多大的實際科學價值?
馬克:應該説,它沒有太多實際的科學價值。因為錄像帶裏所包含的主要信息,都已經在阿波羅登月的時候被傳輸到了休斯頓並記錄了下來,我們有副本保存。在保存這些信息方面,我們有嚴密的安全系統。
如果我們找到錄像帶,我們會播放它們,然後查看它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無論如何,這些錄像帶上非常有趣、有價值的部分就在於它高清晰度的電視畫面,如果錄像帶找不到,主要的損失在於遺失了高清晰度的畫面,這些錄像帶清晰地記錄了阿波羅登月時的狀況。
我知道人們都對高清晰度的電視畫面很感興趣,因為錄像的過程是在以現場直播方式向全世界展現登錄月球的壯觀場面。如果要再做一批錄像帶,我們就必須要做出一些轉換,這樣人們就看不到這樣高清晰的畫面了。如果我們能找到這批錄像帶,那麼人們就可以如願以償。
中國新聞週刊:阿波羅登月整個過程只有幾天,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錄像帶?它們都包含哪些內容?錄像帶有完整的拷貝嗎?
馬克:之所以有那麼多的錄像帶是因為當時的技術所限,每盤錄像帶只能錄製15分鐘的信息。當時的傳播包含很多渠道,通過這些渠道,地球上能接受從月球上發回的所有信息,包括宇宙飛船、火箭、宇航員的活動情況,諸如此類??這些錄像帶上有14個不同的渠道記錄的宇航員在月球上的活動情況。
錄像帶沒有複製品,但是在阿波羅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會把收到的信息以及詳細經過全程記錄下來。所以説,信息並未遺失。
中國新聞週刊:你們目前確信自己最終能找到這些錄像帶嗎?假如這批錄像帶最終真的遺失,有沒有補救措施?其損失有多大?
馬克:我們並不敢肯定一定能找到這些錄像帶。我們能想出來的辦法都會運用,任何可能的方案都會實施。
如果我們不能找到錄像帶的話,經歷了近40年,即便是粗糙地複製它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假如最終不能找到它們,其損失無法估量。 文/舒文雯
責編: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