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胖、木子美等大紅大紫 老外看中國網絡"造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12:25 來源:環球時報

  

  “網絡紅人”芙蓉姐姐 中新社發 雙人魚 攝

    

“網絡紅人”木子美 中新社發 吳慶才 攝

    如果説木子美、芙蓉姐姐的大紅大紫,多少還和她們做過和説過些什麼有關的話,那麼天仙妹妹、丁貝莉、小胖……這些紅遍中國網絡的明星人物本身幾乎什麼也沒説,什麼也沒做,僅僅因為幕後某些人的刻意策劃,外加輿論媒體的推波助瀾,就産生了驚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異。網絡是舶來品,在網絡發源地的西方是否也有“芙蓉姐姐”?他們對中國的“芙蓉姐姐現象”是怎樣看待的呢?

    中國網絡讓西方困惑

    在中國網絡上出現的這些現象讓西方人感到困惑,還産生了一些誤解。德國之聲的世界最佳博客評選就多次“以點擊率論英雄”,把木子美和芙蓉姐姐當作中國博客的代表,木子美甚至成為去年“中文最佳博客”的特約評委。對於國內如火如荼的“芙蓉姐姐熱”,國外媒體的報道屈指可數,只有2005年7月19日,《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愛德華對芙蓉姐姐進行了專訪,以及法國《世界報》和日、韓主流媒體的幾篇相關文章和幾段視頻。其中的一些報道還是由《環球時報》記者的朋友、為某國外媒體工作的一個中國人牽線促成。

    在德國《世界報》的報道中,除了對芙蓉姐姐、木子美的走紅表示困惑和費解外,還推測成因可能是“當代中國人在多達13億同胞競爭面前感到壓抑,因此對這種來自草根和民間的瞬間成功産生嚮往和共鳴”,而這些國外媒體大多忽略了在這種“一夜成名”的背後,門戶網站、媒體和幕後策劃者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那位促成報道的朋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國外媒體對待芙蓉姐姐的態度值得借鑒和思考:儘管他們對中國網絡上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十分了解,但他們對芙蓉姐姐這些中國網絡紅人表現出了應有的人格尊重。相反,炮製出“芙蓉姐姐現象”的中國某些門戶網站、媒體卻沒有做到。這些網站、媒體和個人在炒作的過程中只考慮了自身利益,而不顧被炒作者的真正利益和感受。不過,在許多時候,被“造”出的一些網絡明星並沒有體會到這種不尊重,看到這一點的國人也並不多。

    “芙蓉姐姐式”炒作法在西方很難奏效

    在西方,幾乎所有的明星都是“造”的,但他們的造星是成熟、嚴密、發達的商業體系和職業運作。有挖掘毛坯的星探;有專門負責定型打造的專業公司和經紀;有無所不在的媒體評論體系和眾多排行榜;還有無數靠挖掘當紅明星花邊新聞、榨取過氣明星剩餘價值的花邊雜誌。這一切讓每個明星從升起到隕落的軌跡明晰地展現於世,類似扎堆甚至起鬨的“芙蓉姐姐”式炒作法是很難奏效,也很少見。

    事實上原來西方網絡上搞怪另類的內容只比中國多,不比中國少,但自第一次IT泡沫破滅後,“無所不包的大型門戶網站”就在大多數西方國家漸趨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針對性很強的專業網站和推崇個性色彩的私人主頁和博客。除了一些諸如網絡電話銷售商或在線賭博公司之類小網站,單純追求點擊率的現象已經很少見,因為現在流行的觀點是“不相干的點擊率對網站效益毫無幫助”,網站本身幾乎不可能僅以點擊率的數據説服挑剔的投資者。必須看到,木子美也好,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也罷,她們走紅的關鍵一步,是一些大型門戶網站有意無意的參與和推波助瀾,使得“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她們在最短的時間為主流媒體和千萬網民所認知,如果沒有門戶網站這個便利平臺,僅憑他們自身的主頁、博客和幾個私人、學校的BBS,是絕難成今天的氣候的。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西方人也不例外,否則諸如《太陽報》、《巴黎競技畫報》和《花花公子》這樣的花邊報刊也不會銷量驚人了。但西方人普遍推崇個性和時尚,這使他們很難扎堆,不會因為朋友或大家都在看或者談論某個人、某個話題而跟風;他們追星和八卦的注意力集中在引領時尚的成名人物和閃光燈焦點下的主流明星身上,木子美、芙蓉姐姐等“另類”自然不會沒有觀眾,但喜好者只會把鏈結深埋在收藏夾裏,而很少會拿出來傳播,即使傳播也難興風浪。同樣,無所不在的娛樂小報和拍拍垃圾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她們身上,因為費效比和盯梢辣妹或小甜甜布蘭妮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引起外國駐華記者關注

    美國《新聞週刊》駐華記者安思喬這幾天感冒,咳嗽得厲害,不過,聽説《環球時報》記者要請他評説一下中國各類網絡現象時,安思喬一下子就來勁了。他説,自己對此非常感興趣,《新聞週刊》在華報道原則之一就是想通過一些小事情,看到中國是否産生了什麼“主義”的東西,而網絡應該算最能産生新“主義”的地方,一直是他的關注重點。

    在他看來,中國網絡裏出現的種種亂象,可以稱為“新的文化革命”,對任何怪異、荒謬甚至可笑的現象,都會有人打壓,有人吹捧,甚至形成了各個派別,“真理、價值和道德在這個環境裏都被扭曲了”。這不僅是個別民眾在成長過程中的“變態”,更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變態”。因為在中國,學校、單位或者其他公眾場合中,表達個人色彩的空間非常單一,而網絡卻成了一個吸引眼球、讓人可以一步登天的地方,這樣,很自然地會産生木子美、芙蓉姐姐等現象。這些現象可以用“垃圾”、“墮落”、“放蕩”等許多中文詞來形容,算是網絡裏面的一些“污區”,那些出名的人也註定不可能長久。

    安思喬説,西方媒體觀察這些網絡現象,通常也會探討這些“個人秀”的另一面。《華盛頓郵報》去年曾以小人物在網絡成名的事例為出發點,用一些“臭美”、“好笑”等詞報道了中國社會出現的新變化。他在《新聞週刊》的同事去年2月份也向美國國內發回了一篇關於中國博客發展的報道,認為中國言論自由開始處於萌芽階段云云。他還聽説,一些西方媒體同行就此還捕風捉影地猜測中國政府的媒體管理政策,認為中國政府對其他媒體控制太嚴格了,人們才會到網絡上表現張揚的自我。對此,安思喬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他要寫一篇這樣報道,除了會介紹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人在中國網絡裏引起轟動,評述這些奇怪的網絡社會現象外,他還會從“市場”的角度來分析。這些網絡現象的背後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支撐,有許多人通過這些獲取經濟利益,比如網站、商家等等。對於他們來説,這些現象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好事情。因此,如何既用制度和法律保護市場擁有者的合法經濟利益,又不讓這些事情炒得過熱,以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媒體、社會和政府的深刻反思。

    泉京鹿是日本少數幾位曾為中國雜誌工作的資深媒體人。對於中國媒介傳播問題,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了。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前這個信息化時代,産生“網絡偶像”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因為網絡虛擬性決定了網絡世界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可能成為網民的焦點。中國各種各樣的網絡現象,在日本也常會發生。有些現象很奇怪,但卻很有意思,吸引了一大批追新潮的青年學生。但對於成年人來説,這些現象並沒有多大吸引力。

    泉京鹿告訴記者,有人認為,這些亂象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其實,網絡亂象對青少年最大害處不是亂象本身,而是因為亂象的吸引力,使大批青少年都沉溺于網絡,有的甚至無法自拔,因此而耗費了寶貴的光陰。相比新一代青少年,當今成年一代在成長早期,網絡還沒有成熟,受影響較少,其大部分精力都可以用於報紙、雜誌、書籍等經過篩選的信息,獲得所需要的知識。但是,新一代青少年由於網絡,變得不愛讀書讀報,對其未來發展非常不利。也正是因為這些亂象,網絡對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大大減弱。“網絡是為了方便,現在卻越來越不方便了。我對網絡發展的信心也正在大打折扣。”泉京鹿對記者感嘆。

    網絡明星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走遠

    除了外國駐華記者,中國網絡之怪象還引起了許多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注意。宋正勳是幾十萬長期居住中國的韓國人之一。他告訴記者,網絡中通過各種方式成名的怪現象,在幾年前的韓國也有,也曾有一些人不負責任地發表批評、謾罵的文章。但是,近年來,韓國人發覺,這些現象對國家發展沒有任何好處,一些靠網絡成名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保持知名度。於是,許多國民自覺地發動了“網絡道德運動”。如今,韓國實行網絡實名制,任何人進入網絡時要進行實名登記,這樣做加強了國民的責任感和道德約束。在宋正勳看來,現在的中國有些網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也還沒有明白,現實世界和網絡虛擬世界存在很大不同,靠網絡成名的人,終究會因為失去了網絡虛擬化的光環,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繼續出名下去”。

    宋正勳認為,中國的網絡正處於走向成熟化的過渡期中,任何現象都是可以理解的。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會逐漸地意識到道德、責任在網絡中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媒體需要多加倡導網絡文明觀,而政府也需要適當地進行疏導。

    曾在南京大學取得文學博士學位的越南駐華外交人員杜南忠説,這些年來,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産生巨大影響,衝擊傳統上性格非常內斂的東方人,使東方人長久以來壓抑的心態,得到了火山般的爆發。他一再強調,這些新生事物很明顯是非常極端的,現在還有許多人借此進一步極端化,比如,“向芙蓉姐姐求婚”、“小胖”現象等,進而得到名聲和相關利益。對此種極端現象,千萬不能用極端的心態來看待,而應該用理性的態度加以引導。

    談起中國的網絡,在中國從事投資業的美國商人譚嘉煦很自然地聯想到商業社會下人們的精神狀態。他説,中國人現在精神生活太緊張了,需要有東西放鬆一下。網絡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隨之出現的一些惡搞、變態、稀奇古怪、極端甚至齷齪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它也表明中國社會比以前更加寬容和開放。在美國,人們在公開場合的發泄渠道可能要比中國人多,有更多的組織提供這些功能,這是中國需要參考和學習的。另一方面,美國網絡實名的現象很普及,一般人在網絡上也不敢太放肆了。問及這些現象會不會影響美國人對中國形象的看法時,譚嘉煦很直接地表示,不會。美國對中國形象的判斷主要是通過政治問題形成的,而且由於語言障礙,這些網絡亂象受美國人關注得較少。 (陶短房、王 文)

責編:孫潔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