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軍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富國強軍之路:"大炮還是黃油"60年取捨

 

CCTV.com  2009年06月10日 09: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題:建國50年大閱兵

  部分西方媒體一直熱衷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但國防大學教授姜魯鳴近日指出,儘管中國經濟總量已位列世界第三,但實現“富國強軍”的戰略目標仍然任重道遠。中國軍事建設是一筆“和平投資”,國防始終是防禦性的。

  姜魯鳴現任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中國經濟正在崛起,富國強軍統一的緊迫形勢也在一天天逼近,但我們在思想觀念、體制等方面,似乎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中國軍隊:威武之師、和平之師。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民營企業尚難進入軍工領域

  姜魯鳴指出,中國要實現的“富國強軍”是全局性、互動式、融合式的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對國防形成支撐,國防建設又要對經濟發展産生顯著的拉動作用,只有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才能實現兩大建設的良性互動。”

  二00六年,姜魯鳴曾撰文指出,中國在經濟建設中沒有充分兼顧國防需求;軍工産業基本上是封閉的,對國民經濟的帶動能力也比較弱。

  而今,姜教授指出:“軍民融合體現了信息化戰爭對資源需求的要求和現代國防建設的規律,是一個大趨勢,現在中國決策層開始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相關的政策也正在逐步出臺,但真正融合還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

  他認為,近年來,在軍事人才培養、軍隊社會化保障、交通運輸建設等方面軍民融合發展成績顯著。比如,中國目前大致上已經形成了“五縱七橫”公路幹線網、“五縱三橫”鐵路幹線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現代國防建設對公路鐵路運力的需求。

  “目前較為迫切的問題是國防工業領域的軍民融合,發展空間很大,障礙也比較多。在許多軍工製造領域,表面看起來民營經濟是可以進入的,但實際上有一種‘玻璃門’效應,民營企業要進入往往會碰壁,其中有技術壁壘,更重要的是體制壁壘和機制壁壘。其背後所涉及的既定利益格局通常會産生很大的阻礙。”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