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俄軍事改革的官方言論又多了起來。2009年2月,先是俄軍總參謀長尼古拉 馬卡羅夫大將向國家杜馬就軍事改革的一些問題做了闡述,隨後政府專門召開了秘密會議,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在會上就軍事改革的敏感話題做了解釋。
曾記得2004年11月,當時的國防部長謝爾蓋 伊萬諾夫公開宣佈:俄羅斯軍隊的軍事改革已宣告完成。如果是這樣的話,才過了四年多一點就又開始軍事改革,那俄軍的軍事改革也太頻繁了吧?我們只能這樣説:“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還是2004年,我們的軍隊沒有進行過任何軍事改革,只不過是武裝力量內部的簡單調整而已。這種調整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就是説,自蘇聯解體以來,俄軍所做的這些內部“動作”都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
10多年來,俄軍的每一次內部“動作”都有不同的稱謂:軍隊改革,武裝力量改革,軍事改革等等。包括政治家、記者和軍人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這些詞語之間沒有什麼區別。但實際上這些詞涵蓋的內容是有很大不同的。“軍事改革”——這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武裝力量改革”只是“軍事改革”的一部分。軍事改革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軍隊內部,還涉及到國家的有關部委和機構,甚至一些社會團體和組織(比如,士兵母親委員會)。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涉及面很廣,規模相當於前蘇聯的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軍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還必須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以取得公眾的支持。因此,國防部長背著公眾召開秘密會議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一些前國防部長認為:“國防部長是軍事改革中的公眾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世人關注。因此,要想順利的推行軍事改革,自己首先得明白什麼是軍事改革,同時還必須讓公眾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改革計劃,並説服公眾支持自己。”例如,前國防部長巴威爾 格拉喬夫認為軍事改革就應該是使軍隊有充足的經費和部隊編制滿員,其名言就是“不要干擾我進行軍隊改革”,這種片面專橫的改革是註定要失敗的。前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也是沒有深刻理解軍事改革的實質,在對軍隊做了幾個小“手術”後就匆忙的宣佈:軍事改革已經完成。
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在俄羅斯國家的歷史上只有三次:彼得一世的軍事改革,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以及1925年的蘇聯軍事改革。
依照常規,要進行軍事改革得需要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或是得有一個巨大的推動力。19世紀後半葉,俄羅斯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失敗,這就為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外部推動力。當時國家的財力完全能負擔起這場軍事改革,並且廣大民眾也都支持軍事改革。那時的青年男子(包括貴族)都踴躍參軍,他們不計較職位的高低,只是為了祖國的榮譽和富強。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有兩個重要成果:在全俄領土上依據地域原則劃分了軍區,開辦了具有民主氣息的軍事院校,而且這兩個成果一直影響到現在。
1925年,儘管人民的生活還很艱苦,但國家的經濟正在逐漸復蘇,這就為軍事改革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再加上民眾熱情很高,當時的口號就是:“青年——參軍吧”和“青年——到前線去”。1925年的軍事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堪稱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世紀,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進行過軍事改革。美國在越南戰爭結束後,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並進行了本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改革,並取得了成功。兩次伊拉克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的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
蘇聯解體後,由於國家性質的改變,國際環境的變化,再加上阿富汗戰爭、兩次車臣戰爭和俄格戰爭的經驗教訓,俄羅斯是很有必要進行一場深刻的大規模軍事改革。換言之,開展軍事改革的內外條件早就成熟了,可就是遲遲沒有動靜。難道我們連一些向軍事改革邁進的步伐都沒有嗎?有的。
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其時蘇聯還沒解體,當時的總統米哈伊爾 戈爾巴喬夫委託一批著名專家編寫關於軍事改革的構想。根據後來解密的手稿證明,這份軍事構想所提出的軍事改革是一場全面的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不幸的是,戈爾巴喬夫的軍事改革並沒有付諸實施,原因有三點:首先,那時的蘇聯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已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軍事改革;其次,蘇聯不久就解體了,政權都不存在了,哪兒還有軍事改革呀?第三,俄羅斯新的國家領導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事方法,戈爾巴喬夫政府的軍事改革並不對新領導人的胃口。在葉利欽時期,由於國內外矛盾重重,經濟又不景氣,俄軍也沒有進行真正意義的軍事改革。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