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軍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10月將首次探測火星 探測器已經運往莫斯科

 

CCTV.com  2009年06月08日 09: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火星有沒有水,火星有沒有生命”,為了解開這些謎題,人類自從進入航天時代,已經向火星發射了30多個各類探測器。今年10月,中國也將加入探測火星的隊伍,向火星發射“螢火一號”。

  但真正實現“繞、落、回”三步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航天界,火星有航天器的墳墓之稱”,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焦維新教授説,火星探測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測器都以失敗告終。

  “螢火一號”在科技部立項時,焦維新是評審專家之一,他説:“首先要解決運載火箭的難題,要讓探測器脫離地球引力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這樣才能確保探測器不奔向其他天體”,焦維新指出,而目前中國運載“嫦娥”的火箭的速度只有10.9公里/秒。

  不過,焦維新指出,單從切入軌道而言俄羅斯現在已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由他們幫“螢火一號”切入火星軌道應該不成問題。

  中俄聯合火星探測副總設計師陳昌亞則指出了另一個難題,探測器的信號對地面指揮尤其重要,“一旦捕獲探測器的信號,就像聽到新生嬰兒落地一樣。”

  但在茫茫太空,信號十分微弱,“沒有信號就無法判斷探測器是否進入軌道,也無法對探測器飛行作出調整。”焦維新説,這需要建立深空探測網,但中國還沒有建立起像美國那樣覆蓋全球的深空探測網。“僅靠我們自己的國土現有的探測網和少量的探測船是不夠的。”

  對於中國何時能自主探測火星,焦維新認為恐怕還要20年。“不僅需要研製自己的運載火箭、還要有自己的深空探測網,提高探測器的跟蹤通訊能力,這裡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一步步探索。”他認為大量開展國際合作是一條捷徑。

  飛向火星:設計師揭秘中國“螢火一號”

  “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

  中俄聯合火星探測副總設計師、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昌亞博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這樣解釋“螢火一號”的來歷:“別看它重量輕,但五臟俱全,它將攜帶照相機、磁強計等8件武器,肩負我國首次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的重任。”

  僅花了23個月,我國就完成了一般要5年才能完成的研製任務,如果發射成功,“螢火一號”將在今年10月,從火星首次發回來自中國的問候。

  火星上的大國來客

  1962年11月,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聯絡,從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

  1965年7月,美國“水手4號”飛近火星,從距離火星1萬公里處拍攝了21幅照片。

  1972年,美國“水手9號”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

  1974年,蘇聯“火星6號”和“火星7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探測結果沒有公佈。

  1998年7月,日本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但以失敗告終。

  2001年4月,美國發射“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豐富的冰凍水。

  2003年6月,歐洲宇航局的第一個火星登陸器“獵兔犬2”號及其搭乘的“火星快車”探測器由俄羅斯火箭發射升空,“獵兔犬2”號登陸火星後與地面失去聯絡。

  2003年6月,攜帶“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號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

  2008年美國“鳳凰”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絡。

  相關鏈結:

責編:溫漢卿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