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海軍少將,教授,軍事戰略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後在北京大學、國防大學、英國皇家軍事科學學院學習,長期在作戰部隊、科研院所及軍事指揮院校工作。
只有富國才能強兵,只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保衛國家經濟建設的偉大成果。
今年國慶大閱兵將是一個象徵,是中華民族復興和邁向中等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轉捩點和里程碑。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今天的中國已經不知不覺地站在了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央。如果説今天的中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那麼,再有30年,中國將成為一個擁有航母戰鬥群的名副其實的強國。一個強大的中國將會在哪些方面影響世界戰略格局呢?
擁有航母的中國,將會保衛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早在600多年前,當世界海洋大國還很弱小的時候,鄭和率領的龐大中國海上艦隊,並沒有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千百年來,中國始終遵循與世界和平共處、與鄰為善、不主動招惹別人的原則。未來的中國,即便擁有了若干艘航母,也不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安全,中國一再傳遞出的善意和立場,不應該被外界解讀為軟弱可欺。中國人從自己的屈辱歷史中總結出一條教訓:落後就意味著挨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增加了一條新的教訓:軟弱就意味著挨打!今天的中國,發展航母“不差錢”,打贏戰爭不差力量。一個擁有航母的中國,一定能夠敢於“亮劍”,保衛自己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擁有航母的中國,將不再允許別人隨意進行封鎖遏制。太平洋應該成為太平的海洋,人類共同的海洋。第一島鏈是自然的屏障,而不應該成為軍事圍堵的屏障。擁有航母的中國,必須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中國的軍事戰略是防禦型的,我們不想前往第二島鏈,不想前往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但我們必須擁有一定的防禦縱深。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劃分為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劃分為軸心國和同盟國兩大體系;在戰後40年冷戰期間,世界劃分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在未來十幾年,或者是中國擁有航母之後的若干年,世界上會怎樣?從目前情況看,多極化和多元化將是未來世界戰略格局的總趨勢,美國、北約、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等都是多極化和多元化進程中不可小視的力量。
在中國醞釀建造航母的過去24年中,“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結果打壓中國的勢力佔了上風。如果中國的航母真的服役了,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擁有航母的中國不會是輕鬆愉快的,相反,威脅將更加嚴重,面臨的打壓將更加多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高處不勝寒。一個強大的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將真正實現擁有航母的夢想!
“航母是中國人的夢想!”
5月14日,著名軍事評論員,國防大學教授、少將張召忠接受了《北京日報》軍事專刊的專訪。
1985年,澳大利亞的一艘2萬噸級的“墨爾本”號廢棄航母作為廢銅爛鐵賣給了中國金屬廢品商,廣東省中山市的拆船公司把它一瘸一拐地拖到了中山港。那一年,張召忠3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在這艘航母拆解之前,他和他的同事趕到那裏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考察調研。
“航母是中國人的夢想啊!”張召忠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年輕的海軍軍官,他每天都在做著航母夢,總感覺自己身上肩負著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重擔。從1998年離開海軍到國防大學工作,在長達13年的漫長日子裏,他一直在研究世界航空母艦的發展歷程和關鍵技術。
從1985年至今,俄羅斯4萬噸級的退役航母“明斯克”號和同級航母“基輔”號、6萬噸級的烏克蘭航母“瓦良格”號分別被中國的企業購買。其中,前兩艘航母用來旅遊觀光,“瓦良格”號在改裝之後可能被用來作為訓練航母。
為了圓中國人的航母夢,在這三艘航母的基礎上,上海市用鋼筋混凝土按照1:1的比例建造了一艘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山東濱州市同樣也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了一艘類似的航母。但是,這些航母永遠不可能駛向大洋。
歷史進入2009年,中國的航母再次成為世界輿論的焦點。“建造航母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不是喊就能喊出來的。”張召忠表示,航母的建造有一個週期,並非一蹴而就。航母本身並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還要有相配套的艦載機、護航艦隊才行。按照國際通用的規則來講,3個航母編隊才算構成戰鬥力——一艘執行任務,一艘進行訓練,一艘在後方維修。從這一點上來講,中國的航母之路還很漫長。
“我相信,如果中國哪一天擁有了航空母艦,世界應該一點都不驚訝!” 張召忠説。
相關鏈結:
責編:王騰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