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四川地震後購進了兩架米-26直升機。圖為今年4月份一架米-26直升機參與黑龍江伊南河林場救火
資料圖:哈飛向歐直交付的首架直-15直升機機身
資料圖:參加抗震救災的陸航米-171直升機
國際先驅導5月11日報道 這幾天,成都記者林振海注意到這樣一條尚未確認的新聞線索:在臨近去年地震救援中米-171直升機失事一週年之際,在直升機失事的地方,當地人會組織一場紀念活動。
事實上,失事直升機所在成都軍區陸航某團創造了抗震救災5個第一;但是,在任務艱巨的四川地震救援工作面前,中國現有的救援用直升機顯得捉襟見肘。人們在為烈士犧牲扼腕嘆息的同時,不禁為另一個“意外”所焦慮——中國為什麼還不是一個直升機研發強國?
這種焦慮不僅在於民間。處理唐家山堰塞湖的時候,中國不得不向外國租用米-26直升機,“這很刺痛我的心”,去年冬天,溫家寶總理在視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時向同學們如是講述他在汶川地震中的感受。
慶倖的是,一年之後,人們已經能從中國航空抗災救援體系建設中看到希望,與此同時,在更大範圍的救援應急機制建設上,中國也交出了一份初步的答卷。
航空抗災救援體系扶搖直上
據悉,汶川地震後中央領導對直升機的發展做了重要的批示。
陸航研究所前所長尹萬力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通過購買、中外合作等形式已形成了初步的直升機研發格局,在直-9、直-11等輕型機方面已具備國産化條件,目前正與歐洲合作研製中型多用途直升機Z-15,至於像米-26那樣的重型直升機還需要長期的技術進步,至今全球也僅俄羅斯具備生産這種重型直升機的能力。”
據悉,歐洲直升機公司在4月21日宣佈,與中國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合作研製的首架中型多用途直升機Z-15將在年底試飛,該機將填補國內6~7噸級中型直升機的市場空白,承擔起通用運輸、近海支援、搜索救援、海洋監測、緊急醫療救護等重任。
而總參謀部陸航裝備部原副部長劉國華少將在今年3月一次航空救援體系建設研討會上介紹,中國正在研發一種新型軍用運輸直升機,目前已經立項,預計兩到三年內會出現在國人眼前。這款新型運輸直升機或將成為中國航空抗災救援力量的核心機型。
在合作和自主研發的同時,中國也通過直接購買國外成熟機型來彌補國內不足。2008年11月,中國與俄羅斯方面簽署米-26重型直升機交接及採購協議,至此中國將擁有2架世界上載重量最大的直升機。
專業救援隊伍整裝待發
大災大難改變中國。在中國航空抗災救援體系建設扶搖直上的同時,一支以專業救災隊伍為核心,解放軍、公安、武警、民兵預備役和志願者組織相協調的救援隊伍正在成型。
2008年5月13日淩晨,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都江堰的受災群眾面前。震後,這種專業救援模式在不斷壯大,國家救援隊將由目前的222人擴編到500人,國家擬投入1億元裝備搜尋、營救、通信、現場指揮儀、聲像信息快速傳遞等設施,在成都還將投入1億元建設搜尋培訓基地。
全國26支省級救援隊也在招兵買馬,5月9日,浙江省專業地震救援隊成立,這支由消防特勤官兵、地震技術專家和衛生應急專家組成的隊伍將成為浙江乃至國內重要的防災減災救援主力軍,105名成員中的多數都曾親歷汶川地震救災搶險。
“這一年來我們的醫療設備比震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鄉鎮醫院已具備了二級甲等醫院的水平。”四川綿陽衛生局的魏磊告訴《國際先驅導報》。“5 12”地震一週年前夕,既能開展現場救援,又能進行醫療救治的專業救援隊也嶄露頭角,國內首支應急醫學救援隊在天津武警學院成立。
抗災減災意識走向民眾
如果説政府、軍隊和專業救援力量是救援體系的神經中樞和主動脈,那麼民間救援力量就是具有獨立功能的器官。
中國地震局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勝國近日透露,政府正在研究發揮民眾自救組建“第一響應人救援隊伍”。
一年前的經歷再次説明,學生是地震等突發事件中最脆弱的群體。一年來,各地教育部門進行了各種危機自救教育。3月20日,由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主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緊急救助員培訓班”在遼寧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學員王世華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在‘5 12’大地震發生後同學們就有這種想法,系統的、實踐性的培訓可以避免紙上談兵的弊端。”該模式將陸續在全國大中小學推廣。
軍隊武警總動員
在四川地震發生後,軍隊和武警部隊共出動兵力14.6萬人,動員民兵預備役人員7.5萬人,動用各型飛機和直升機4700余架次,車輛53.3萬台次,救出生還者3338人,轉移受困群眾140萬人,運送和空運空投救災物資157.4萬噸。派出210支醫療隊、心理救援隊和衛生防疫隊,巡診醫治受傷群眾136.7萬人。
相關鏈結:
責編:王騰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