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週以來,世界輿論的焦點一直集中在美日韓三國要攔截朝鮮“光明2號”通信衛星發射的消息上。從歷史上看,美軍建立反導系統已經走過了16個春秋。16年後的今天,攔截遠程導彈的實戰機會才終於到來。要對導彈進行遠程攔截究竟有多難?導彈攔截技術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表現如何?而美日韓這次的勝算有多大?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追溯攔截遠程導彈技術的發展歷史。
誕生:“星球大戰”催生攔截導彈新事業
攔截導彈並非近些年才有的新鮮事,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蘇核對峙的冷戰時代,為了防禦對手可能發射的核導彈,兩個超級大國就已經開始研發攔截核導彈的新型導彈。
1983年,美國總統裏根拋出了“星球大戰計劃”,決定發展空間攔截武器,用激光粒子束、電磁炮這些太空武器在大氣層外消滅來犯的蘇聯核導彈。為了應對這種威脅,蘇聯人把軍費提高了10個百分點,結果不到10年就被美國人拖垮了,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而隨着國際形勢的發展,1993年,克林頓政府正式發佈終止“星球大戰”計劃的命令,再次啟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研發。
轉型:“用一顆子彈去撞另一顆子彈”
過去“衛兵”系統用自家核彈做攔截彈,飛到大氣層外迎擊蘇聯核彈,接近目標時自行核爆,讓巨大的高能粒子和X射線擊穿目標。可這種用核彈攔截核彈的辦法不能用來對付非核彈。於是,美國人模倣核彈攔截搞了個常規彈近距離空爆後靠碎片攔截來襲導彈。但常規彈頭的爆炸能量比起核爆釋放的能量要小得多,所以破壞目標的效果有限。於是美國又改成用常規彈頭直接去撞目標的辦法,相當於用“一顆子彈去撞另一顆子彈”。
然而,要把這種想法變為現實卻異常困難。
實際上,要搞好小攔截就必須搞大空防。要成功攔截一兩顆來襲目標,就必須建立起跨地區的預警監視網。因為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不超過半小時。所以,要成功將其攔截必須及早發現躲在世界各地的秘密發射架或發射井,及時捕捉到導彈點火的瞬間,快速報警以啟動攔截系統,跟蹤測算的時間必須短於導彈的飛行時間。在整個過程中,需及時射出攔截彈,並通過紅外制導或自尋等方式撞向目標,達到玉石俱焚,同歸於盡的目的。在如此複雜的流程中一個環節出錯就會滿盤皆輸。
露臉:“瞎貓”撞上“死耗子”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五角大樓終於得到了攔截彈道導彈的機會。
由於美軍規定戰線不能超越科威特,不能打進伊拉克,所以要對付從伊拉克射出的中近程“飛毛腿”彈道導彈只能用攔截方式摧毀。而此時,愛國者導彈正在雷神公司的研製過程之中。為應對海灣戰爭之急用,雷神公司不顧導彈自動識別目標性能較差的現實,匆匆忙忙把“愛國者-2”交付給美國陸軍。而這批“愛國者-2”就成了一群名符其實的“瞎貓”。
正巧,“飛毛腿”源於蘇聯的慣性制導導彈,其性能有很大的缺陷,也可以被形象地比喻為一群“死耗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國者”上天后辨別不清“飛毛腿”彈體分離的碎片和彈頭,往往衝着碎片撞過去,於是攔截成了“瞎貓撞上死耗子”。
據記載,美軍戰爭一線部署了2000枚“愛國者-2”,共發射了158枚“愛國者”,美軍宣稱“愛國者”導彈命中率達到80%左右,是有效的彈道導彈殺手。
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波斯托爾教授在美國眾議院政府行動委員會舉證説,“愛國者”導彈真正的命中率不到10%。在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發射了大約47枚“飛毛腿”,但只有4枚被“愛國者-2”擊落。1991年2月,部署在沙特宰赫蘭基地的美軍“愛國者”導彈居然沒“看見”來襲的“飛毛腿”,導致睡夢中的28名美軍被炸上了天。
實戰:全世界拭目以待
説到實戰,可以説再沒有比朝鮮半島更好的預設戰場了。在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起步時,美國就率先針對朝鮮半島的核問題做起,韓國是美軍又一個部署“愛國者”導彈的境外國家,而且美日韓三國反導系統聯盟很快形成。該聯盟做了十幾年的精心準備,就等此次一試身手。相對於伊拉克的短程“飛毛腿”來説,朝鮮的“大浦洞”導彈才具有遠程攔截的可能。所以,這次一聽説朝鮮要放通信衛星,美國就直接當做攔截“大浦洞-2”導彈來準備攔截。
第7艦隊從軍事角度考慮拿出了3個層次的攔截方案。一是助推段攔截,準備用猛禽戰機使用機載激光器,在高空鎖定助推段目標後發射高能激光將目標摧毀在朝鮮上空。二是在日本海使用宙斯盾系統施行第二段攔截,將火箭帶衛星撞擊在大氣層外。三是當衛星飛越白令海峽時,使用阿拉斯加的陸基攔截導彈攔截。
但這樣的方案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是朝鮮在本國的土地上發射衛星,美日韓如果進入他國領空攔截明顯違反國際法。
二是日本海上攔截反應時間明顯不足,攔截的時間窗口很小,要求很高,很難有決戰決勝的把握。此外,如果4月4日到8日期間出現強氣流,目標飛行軌跡將受環境影響而不規則,攔截難度也自然增大。
三是即便不是衛星,確是遠程導彈試驗,也只有在進入大氣層時才能確定是走直線的衛星,還是走拋物線的遠程導彈。這樣前兩段的攔截將基本無效。
責編:王騰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