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軍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軍史揭秘:二戰停戰之夜蘇軍趁夜色攻佔北方四島

 

CCTV.com  2009年03月31日 10: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國際在線  

  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説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二戰後期,作為蘇聯出兵打擊日本的回報,蘇、美、英三國在《雅爾塔協定》中規定:“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此後,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上述領土。但日本認為,它從沒有放棄收回“北方四島”的要求。

  蘇軍決定武力收回

  千島群島(俄方稱“千島群島”,日本方面稱“北方四島”)按日本方面的説法,是指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自古有日本人在此居住生活。在18世紀時,千島群島南北兩部分屬日本和俄羅斯。19世紀,沙俄佔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庫頁島)。1905年因日俄戰爭失敗,沙俄被迫通過《樸茨茅斯條約》向日本轉讓了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的控制權。

  日本在那裏立足後,不僅封閉了俄羅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閉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島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進攻濱海地區和遠東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加強了千島群島的防務,集結了8萬大軍,修築了9處機場,能容納近600架飛機,其中佔守島的日軍多達2.3萬人,還得到第11戰車聯隊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戰敗前,蘇美英關於戰後日本問題的《雅爾塔協定》規定,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擇捉、國後、色丹和齒舞群島,都劃歸蘇聯。

  為了執行《雅爾塔協定》,蘇聯決定用武力收回被日軍佔領的千島群島,展開了著名的“守門之戰”。

  1945年8月15日夜,蘇軍步兵第101師和太平洋艦隊奉命實施登陸作戰。戰役的關鍵是要拿下離堪察加半島最近的佔守島,它有兩處完好的海軍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拿下這裡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千島群島。

  子夜登陸發動奇襲

  為取得奇襲的效果,蘇軍進行了高難度的子夜登陸。由於當夜又起了大霧,蘇軍無法出動飛機支援,只能依賴岸炮和護航驅逐艦的炮火來掩護登陸部隊。

  8月18日2時35分,蘇軍岸炮部隊從12公里外堪察加半島的洛帕特炮臺轟擊佔守島,以“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蘇聯艦隊也將180毫米口徑的喀秋莎火箭彈一古腦地砸向日本人。

  在戰役打響的最初時間裏,日軍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從海上到背後都在向他們射擊。日軍司令部根本無法判斷登陸的是什麼部隊,有多少人,直到在戰場上聽到俄語“烏拉”的喊聲才明白,蘇軍來了。

  4時30分,蘇軍登陸艦隊靠近了佔守島的海軍基地——片港,部隊要在狹窄的3公里地段搶灘,佔領制高點國端崎和第171高地。緩過勁來的日軍拼命阻止蘇軍後續部隊靠岸,日本人利用海面霧氣,企圖以猛烈的炮火來挽回自己的頹勢。

  蘇軍的1號登陸艦被日軍炮彈直接命中,機艙被打壞。中尉亞斯特魯勃不顧自己受傷、一半水兵犧牲的惡劣環境,借助濃霧的掩護,佯裝軍艦爆炸和失去戰鬥力,以迷惑日軍,隨後趁炮擊減弱的機會,把剩下的人員組織起來檢修,堵好漏洞,使軍艦再次繼續執行任務。

  在登陸現場,共産黨員衝鋒在前。當一艘軍艦中彈起火、即將爆炸的危急時刻,步兵第373團黨員葉爾馬舍夫上尉拿起團旗高喊:“團旗在我手裏,跟我來!前進,小夥子們!”他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水中,向岸邊游去,其他官兵也跟著他往前衝。

  混亂中,蘇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但蘇軍護航艦一發幸運的炮彈打在國端崎的燈塔上,引起大火,火光為登陸艦隊在濃霧中駛向岸邊提供了很好的方位物。在淩晨5時左右,蘇軍登陸兵終於艱難地在片港灣建立了兩個堅固的橋頭堡。

  蘇聯士兵用身體堵住射擊孔

  隨著天色見亮,蘇日雙方都開始清楚各自的戰場態勢,在片港方圓不到3公里的地段,誰能前進一步就意味著將對手置於死地。

  從早上6時開始,日軍就以猛烈的炮火作為掩護,動用聯隊(團)級規模的衝鋒,試圖把蘇軍趕下海去。日本人明白,一旦蘇軍在這裡站住腳,他們的抵抗將毫無意義。

  在蘇軍工兵臨時挖的塹壕裏,雙方把刺刀、鐵鍬,還有槍托全都用了上,因為蘇軍多是身高力大的戰士,無論是白刃格鬥,還是摔跤,都佔上風。

  下午14時,日軍從171高地上把自己最後的預備隊——戰車第11聯隊投入使用,18輛坦克配合兩個大隊的步兵進行最後的掙扎。坦克展開隊形後,隨著越來越大的轟鳴聲向陣地逼近,蘇軍戰士已能清楚辨別出坦克上的青龍圖案。

  當坦克靠近到只有200碼的時候,蘇軍各種武器一齊開火,反坦克槍手瞄準坦克,步兵用衝鋒槍和機槍狙擊日軍步兵,力圖將敵步兵與坦克分割開。由於射擊準確有效,不到兩分鐘,就有6輛日軍坦克起火,但其他坦克很快到了蘇軍眼前。在領頭的一輛坦克裏,一半身子露在炮塔外的日軍指揮官池田末男大佐手持展開的太陽旗,舒托夫少校用衝鋒槍打了兩個點射,池田末男當場斃命。剎那間科斯蒂列夫中士用集束手榴彈讓這輛坦克象蠟燭一樣燃燒起來。

  18時,蘇軍登陸兵在艦炮的掩護下,開始衝擊171高地。日軍利用掩體進行攔阻射擊,而蘇軍登陸兵卻在開闊地上,無法靠近幾十米外的日軍火力點。海軍中士、共産黨員維爾科夫依託一塊塊石頭向敵火力點運動,他猛力地將一枚手榴彈投進射擊孔,火力點啞了一會,便又死灰復燃,維爾科夫全然不顧自己已多處負傷,一躍而起,朝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身體堵住了射擊孔。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紅旗終於在高地上空飄揚。

  日軍敗將心有不甘

  8月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一方面主動提出停戰,但另一方面仍在積極備戰,日軍甚至將準備撤退的兩個旅團重新展開,試圖壓迫蘇軍。但蘇軍並未受到停戰的制約,繼續向佔守島縱深發展。直到當日18時,千島群島日本駐軍司令堤不夾貴中將才接受無條件就地投降,此時日軍已死傷1018人。

  8月23日,堤不夾貴中將來到佔守島,同蘇軍簽訂停戰協定。他不僅是當地日軍最高長官,也是當地壟斷企業的大股東,過去他在漁汛期間可以利用手下大撈一把,而現在,他永遠失去這筆收益了。他試探性地詢問蘇軍指揮官格列奇科少將有多少蘇軍參加了登陸作戰,格列奇科故意把人數誇大好幾倍。然而堤不夾貴臉上泛出難以掩飾的失望,他説:“如果我早知道只有這麼一點水兵,我就先把他們淹死,而後再投降。”後來,堤不夾貴還痛苦地聲稱1945年8月23日是他一生中的“黑道日”。

  當時的形勢對蘇軍非常有利: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北部的日軍已繳械投降。8月28日淩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接著在9月1日又佔領了國後和色丹兩島,日軍均未抵抗。攻佔齒舞島的最後行動是在9月5日結束的。由於日軍均未抵抗,所以雙方均無傷亡。

責編:李永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