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擊機、轟炸機、無人機、加油機,新型戰機整齊列陣;導彈、高炮、雷達、戰車,新型武器布陣大漠;航空兵、防空兵、雷達兵、電子對抗兵,來自各軍兵種的雄師勁旅鏖戰戈壁……10年前,這一切還只是軍事專家的理論研討和熱血軍人的激情夢想。而今,探秘空軍某試訓基地,記者親身感受了這一切。
藍天上的跨越
從機械模倣到自主創新
“痛快!真痛快!”從飛機上走下來後,航空兵某團副團長楊旭掩飾不住激動和興奮:“飛了十幾年了,今天的感覺最棒!”楊旭駕殲-10戰機在空軍某試訓基地乾淨利索地完成了國産最新型空空導彈定型後首次實彈打靶,標誌着中國空軍完全自主研製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裝備形成戰鬥力。
改革開放後,放眼世界使我們看到了差距,中國空軍開始加速邁出追趕世界航空防空武器發展的步伐,為試訓基地建設帶來了春天。
上世紀80年代初,為滿足某型引進導彈靶試任務,基地靶場第一次擴建改造,建成了具有典型C3I功能的第一代裝備試驗指揮自動化系統。到90年代初,靶場再次擴建改造,順利完成了某型導彈國産化試驗任務。本世紀初,為滿足打贏信息戰爭需求,歷時多年完成了第三次改造,率先應用多項新技術,實現了基地大空域、大縱深、高精度、多目標保障功能,信息化建設實現新跨越。30年,基地建設跨出了歷史性的三大步,我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也實現了從第一代模倣到第三代自主研發的跨越,基地化訓練實現歷史性突破。
從不斷突破到激情超越
“試飛英雄”李中華自信地跨上戰機,他即將完成的任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0飛機低空大表速和顫振兩個科目。
這是殲-10飛機試驗定型前的一次重要試飛。基地指揮大廳裏氣氛緊張。時任某試驗站總工程師的黃劍秋和工程師汪江波正通過監控指揮系統觀測整個試飛情況。
飛機快速滑跑,起飛後很快進入預定空域,一切正常。可當試飛進度過半時,汪江波面前的告警器突然響起,紅燈閃爍。按設計,戰機主油箱油料消耗到一定量時,副油箱便開始向主油箱供油。可此時主油箱剩餘油量已接近極限,副油箱卻因故障無法供油。這一切,正在空中駕機做動作的李中華卻無法察覺,因為儀錶顯示的是飛機總油量。萬幸的是,這一故障及時被監控系統發現了。“斷加力,立即返航!”李中華接到地面指揮員命令後,憑着過硬的心理素質和精湛的技術,冷靜地駕機安全返回。事後查明,如果再晚2秒鐘着陸,油料就要耗盡,後果不堪設想。
殲-10定型試飛監控系統的研製成功,只是基地突破技術難關,進行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他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大膽創新,突破了試驗訓練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使各類不同型號的新武器裝備及時送到部隊。
從勇擔重任到不辱使命
航空防空導彈試驗都需要靶機。基地建場之初,隨同任務需要,進口了一批蘇式靶機。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靶機已所剩不多,蘇聯又停止了供應,靶試即將“斷糧”。基地人決定造出中國自己的無人靶機。基地科研人員在缺少人員、沒有任何技術資料、沒有專門的科研經費的艱難條件下,只爭朝夕全力投入研製工作。不到1年時間,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靶機“長空一號”躍入藍天,結束了我國從國外進口靶機的歷史,被人們稱為“爭氣機”。
隨着航空防空武器裝備的飛速發展,試驗靶場迫切需要一種速度更高、性能更好、更接近真實飛機的無人靶機。1995年4月13日,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超音速飛機經過4年多的研製在基地試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超音速無人靶機的國家。
基地的使命之一,就是要經過無數次導彈實彈靶試,從龐大的試驗數據群中尋找問題、調試參數、完善系統,將高性能的武器裝備交到部隊。為使各種新型號導彈早日試驗定型裝備部隊,儘快形成戰鬥力,基地官兵夜以繼日,忘我試訓。高級工程師楊選春在一次大型試驗任務期間,被檢查出患有肝病。但為了任務,楊選春把體檢單悄悄地鎖進了辦公桌的抽屜,全身心投入試訓。毫無規律的生活使病情迅速惡化。任務圓滿完成後,他被送到了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確診為胰腺胰島細胞瘤。而正是這位癌症患者攻克了某一新型導彈的“癌症”。
這一次次藍天上的跨越,正是由基地廣大官兵和科研工作者用使命、責任、信念共同支撐起的創新之路。基地政委余愛水説:“建場50年來,一代代官兵用智慧、汗水及至鮮血孕育了‘忠誠報國、自主創新、科學務實、艱苦奮鬥’的‘空軍試訓基地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下,才有了基地不斷創新發展的嶄新局面。”(李國文 李滿義 黃演莊)
責編:劉立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