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的故事
徽章的功能不外乎獎掖、紀念和證明三大項,但徽章又反映特定的歷史,有着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徽章的故事》一書的作者從自己收藏的三千多枚徽章中精心選擇了數百枚,向人們講述了自清末到新中國初期的一個個歷史故事。
“航空救國”紀念章
“航空救國”紀念章與中國飛行第一人
將孫中山“航空救國”的號召首先付諸實施的,當數“中國飛行第一人”馮如。
馮如1883年生於廣東,12歲時,因生活所迫隨親戚赴美國舊金山謀生。1903年,當得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後,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製造飛機。1906年,他在華僑中集資創辦飛機製造公司。1909年,馮如新製造的一架飛機試飛只飛了幾丈高就墜地,幸好自己沒有受傷。他抱定“飛機不成,誓不返國”的決心,最終成功研製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並在1910年國際飛行比賽中獲第一名。
1911年2月,馮如拒絕美國多方的重金聘任,帶着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任廣東革命政府飛機隊隊長。1912年8月25日,為宣傳孫中山“航空救國”主張,他親自駕駛飛機在廣州郊區燕塘操場上空做飛行表演。在盤旋一週準備返航時,由於轉彎過急,飛機突然失速下墜,馮如隨飛機墜落地面不幸遇難,年僅29歲。民國時期,各地頒發了大量以“航空救國”為主題的紀念章。
黃埔軍校徽章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