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華銀行"一日擠兌200億 台灣經濟重創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9日 13:46 來源: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台灣“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日也強調,當局已備妥數百億元資金,將陸續注入“中華銀行”各分行,請存戶不必擔心取不到款

“中華銀行”一天內即被擠兌近200億元新台幣

  台灣力霸集團遭遇嚴重財務危機,導致集團旗下的“中華銀行”一天內即被擠兌近200億元新台幣(約合50億元人民幣 ),是近6年來島內金融業最嚴重的擠兌。此次擠兌事件在台灣掀起了一股“金融風暴”,台灣金融類股票全線大跌,股市大盤也連續跳水。

  為了穩住局勢,台灣當局昨日出面表示,當局已準備了100億元新台幣的資金,隨時準備入市穩定股市。在過去的兩個交易日,台灣股市共下跌了2.55%,為四個月來最大兩日累計跌幅。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昨表示,力霸集團內部人及關係企業涉及內線交易,相關資料已移送檢調單位偵辦。

  □本報記者 朱周良

  禍起 旗下公司宣佈破産

  據台灣媒體報道,力霸集團旗下的“力霸”和“嘉食化”兩家上市公司最近發生重大財務危機,並在上週四晚間宣佈,已獲准進入破産保護程序。該消息使整個集團受到牽連,尤其是經營狀況本就不佳的“中華銀行”。而集團旗下另一家金融企業“力華票券”5日也出現10億元新台幣資金缺口無法填平,瀕臨倒閉。

  “中華銀行”5日一天內即被擠兌近200億元新台幣。昨天在“中華銀行”的不少分行,儲戶都排起長龍等待提款,而基隆分行等待的號碼牌甚至一度發到了1600多號。許多分行的營業大廳都擠滿了人群,中和分行號碼也排到400多號,台南分行甚至請求警察入駐維持秩序,防止局面失控。

  在出現擠兌的次日,台灣當局已宣佈接管“中華銀行”,並且已在昨日將400億元新台幣緊急運往該行在島內的35家分行,當前“中華銀行”的存款餘額約為1700多億元新台幣,不過,仍有很多民眾不放心,繼續排隊等候取現。據台灣當局最新透露,從昨天早上9時到中午12時,該行又有約76億元新台幣的存款被通過櫃臺及ATM機取走。

  據記者各方了解,民眾對“中華銀行”不放心也並非毫無依據。“據業界傳言,‘中華銀行’實際上就像力霸的‘私人金庫’,因此存在集團內部違規貸款或是超額貸款的可能性,”該名消息人士稱,力霸集團涉足的行業相當廣泛,從金融、製造業直到服務業及房地産,“一旦投資過於激進,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不排除會(在集團內部)引發多米諾效應”。

  影響 銀行股全線遭拋售

  在上週五申請破産後,力霸和嘉食化兩隻股票已經停牌,仍在交易的“中華銀行”的股票昨日則以跌停報收。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力霸係財務危機給更多島內上市公司特別是金融機構帶來的連鎖反應,因此,在台灣上市的金融股也幾乎全線大幅下跌。

  據記者統計,僅昨日一天,台灣就有至少8家力霸集團以外的上市銀行及其他金融類企業就力霸破産案發表聲明,這些企業很多都是與力霸集團的企業有授信往來,其中,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等與力霸係的授信往來均超過10億元新台幣。

  在股市中,金融股昨天繼續延續上週五跌勢。台灣金融股分類指數昨天收盤續跌1.4%。“中華銀行”收盤跌停,至新台幣3.05元。而同屬力霸係的友聯産險也跌停。分析師稱,金融股今日可能進一步走低。在力霸係的債權銀行中,合作金庫銀行收跌0.4%,至新台幣24.40元;富邦金控跌0.7%,至新台幣29.40元。國泰金控跌2.6%,至新台幣73.90元;安泰銀行跌1.1%,至新台幣9.50元。

  跌勢也不僅限于金融股,昨天,東森也跌停。據悉,東森媒體集團總裁王令麟是力霸創始人王又曾的兒子。據當地媒體報道,王令麟日前正極力撇清東森與力霸的關係,表明東森集團不會出錢解救力霸集團的財務危機。

  大市方面,台灣加權指數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走低,收盤跌98點,跌幅1.3%,至7736.71點,接近盤中低點7736.11點。大盤指數跳空80多點低開,7900點一開盤就失守。

  而在匯市,新台幣對美元昨天也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低,美元對新台幣昨收報32.68,新台幣年內已連續四個交易日下挫。

  應對 百億救市資金待命

  鋻於事態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台灣當局在力霸係事發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人心,先是接管了力霸旗下的“中華銀行”和力華票券兩家銀行,並且多位官員也在不同場合出面喊話。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施俊吉、“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和以及“財政部部長”何志欽上週日在島內各大日報發表聯合聲明,稱當局將充分確保儲戶在“中華銀行”的存款安全。

  而台灣“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日也強調,當局已備妥數百億元資金,將陸續注入“中華銀行”各分行,請存戶不必擔心取不到款。而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也親自出面向民眾保證,“中華銀行”已由當局接管,存款戶無論多少,都由國庫擔保,保證一毛錢都不會少,存戶不必急著去解約領錢,白忙一場還損失利息。

  台灣“財政部國庫署署長”蔡慶年日前也公開表示,“中華銀行”爆發擠兌潮後,目前最重要的是避免引發“多米諾效應”,以免發生系統性的危機。

  針對股市持續大跌,台灣“財政部長”何志欽昨日表示,當局已準備了100億元新台幣的應急資金,準備隨時入市干預,全力穩定金融市場秩序。

  進展 檢察機關大舉搜查

  不過,對於力霸風波可能給台灣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不少業內人士都不太擔憂,有觀點稱,這只是“王家自己的事”。一位熟悉台灣金融業的消息人士昨日向記者介紹,力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成立於1959年,以集團創始人王又曾為首的王氏家族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如果沒有資金大量撤出台灣,力霸事件對臺股及匯市的影響應該僅限于短期的人氣打擊,畢竟台灣的經濟根基不會因此遭到破壞,”投行人士溫天納對記者説。

  巴黎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嘉樞昨天也表示,臺股最近幾天的表現是上漲過多之後的正常修正,預計在企業盈利增長強勁的基本面支撐下,今年臺股高點會衝破萬點。

  王嘉樞指出,至於力霸集團的問題,只是一家小銀行出現危機,是“王家自己的事”,對其他金融機構影響不大,也不會導致銀行緊縮銀根,縮減企業放款。

  不過,對王氏家族而言,麻煩可能才剛剛開始。據報道,台灣有關方面已開始大舉搜查力霸的辦公場所,展開進一步調查,而與此同時,“台灣投資人保護中心”的發言人昨天也透露,目前正在收集資料,在可能情況下將代表投資人對力霸提起集體訴訟。

  另據消息,王又曾本人已經被限制出島,其他力霸、嘉食化、“中華銀行”等公司的王氏成員也被限制出島。

  ■新聞觀察

  民營銀行之弊凸顯臺金融開放遲滯

  □ 本報記者 朱周良

  一個規模並不算大的民營銀行,居然驚動了台灣金融乃至政壇高層,各監管部門都嚴陣以待,唯恐由此而來的“多米諾效應”觸發全面金融危機。從更深層次來分析,業內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反映出台灣金融體系總體缺乏競爭力。從某種意義來説,此次教訓也可能成為一個契機,使得台灣當局進一步按照WTO宗旨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業。

  擠兌反映民眾信心不足

  “‘中華銀行’擠兌風波實際上反映了民眾對於島內銀行體系的信心不足,”香港投行人士溫天納對記者説。他分析説,儘管台灣與大陸一同加入世貿組織,但島內的金融業卻並不是很開放,“跟國際市場的做法有差距”,譬如對海外銀行進入島內的限制比較多。

  溫天納表示,與大陸不同,台灣的許多金融機構都是民營背景,相對規模較小,因此為了規避開放帶來的過大衝擊,台灣當局在金融業開放的步伐上不是很快,但由此也帶來了諸多負面效應,如島內銀行競爭力不足、企業治理及內控不善等等。也正因如此,才會爆發此次的“中華銀行”擠兌風波,以及之前的“卡奴 現象”,後者是島內銀行集中擠向消費金融領域的直接後果。

  上世紀90年代,台灣開放民營銀行,銀行數目從16家迅速擴張到50多家。但台灣經濟卻隨後進入衰退期,市場縮小,競爭者增多,台灣當局又不準金融實質性業務進入大陸市場,於是便造成島內眾多小銀行“窩裏鬥”的局面。

  政策缺乏配套改革不順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紀珠日前公開指出,過去,因台灣當局過多的保護和管制以及金融自由化政策缺乏配套,台灣金融機構多數不具競爭力,金融體系則存在規模過小、缺乏行業領頭羊、同質化高以及缺乏創新能力等問題。

  李紀珠表示,在加入WTO後,台灣當局開始積極推動各項改革,包括所謂第一、二次金融改革,前者重點在於改善金融機構體質,而後者則是為提升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 ,以協助台灣金融業進人國際市場。但兩次改革皆引發許多爭議,尤其第二次,由於目標不合理,進展並不順利,目前幾近中止。

  民營銀行易成“取款機”

  業內人士指出,民營銀行開放的另一個負面因素就是家族利益集團的問題,譬如向力霸這樣的家族企業,如果下屬有金融類企業,往往很容易成為家族的“取款機”,進而引發風險。

  台灣政治大學金融係教授殷乃平表示,目前台灣還有約十家“問題金融機構”,當局應謹慎處理,否則2007年可能成為台灣“金融地雷”齊爆的一年。

  在“中華銀行”擠兌風波後,台灣當局已接管了多家問題金融機構,包括“中華銀行”和力華票券。據稱,當局還在緊盯慶豐、寶華、亞洲信託和中聯信託等金融機構。

  溫天納表示,此次“中華銀行”遭擠兌事件,很可能成為一個契機,促使台灣當局加大開放島內金融業,同時也可能加速島內中小銀行的整合。而李紀珠則指出,相比較而言,大陸算是對台資銀行可拓展的潛力較大的市場,但台灣金融機構進人大陸市場存在許多障礙,其中既有大陸本土市場發展的客觀原因,但更多還是來自台灣當局的“自我設限”。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台灣當局在經歷此次“中華銀行”的教訓後,會考慮在大陸與台灣金融合作上的限制有所鬆動。

  

  ■新聞人物

  “九命怪貓”王又曾

  力霸集團在鼎盛時期,擁有5家上市公司,“事業版圖”橫跨水泥、鋁門窗、紡織、化纖、營建、食品、百貨、飯店、有線電視、房屋仲介、銀行、保險等。

  現年80歲的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在台灣商場上叱吒風雲數十年,曾同時擔任十幾個公會的理事長,同時也是國民黨中常委,活躍于政經舞臺。而王又曾卻是白手起家,從小學徒到成為叱吒政商兩界的企業巨子,充滿了傳奇色彩。

  白手起家學徒出身

  王又曾出生於湖南長沙,家中生活困苦。13歲時,王又曾離家投靠在長沙的舅舅,從打水、送毛巾、添飯做起,機靈、聰敏又勤快的他很快地在長輩們的資助下,18歲就做了老闆,從事日用品、棉紗批發生意。據傳,王又曾當時已有兩百兩黃金的資産。

  1949年,王又曾來到台灣。他拿一百兩黃金借給朋友經營毛巾生意,後來朋友經營不善倒閉,王又曾自己接手,因趕上紡織業全盛時期,累積了豐沛的家産。1962~1963年間,他創辦了生産菜油、飼料等的嘉面公司,賺進大把財富,隨後又買進生産鋁門窗、不銹鋼的力霸公司,初步成立了力霸集團。

  但他的真正崛起,是因為結識曾擔任過嘉面、力霸公司董事長的翁明昌(即華隆集團董事長翁大銘的父親)。翁明昌猝然去世後,當時翁大銘年僅27歲,因不敵王又曾的勢力,失去了力霸及嘉面兩家公司的經營權。

  此後,王又曾靠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和長袖善舞的能力,迅速擴充“事業版圖”,逐步跨足食品化纖、不動産、航運倉儲、資訊傳播、金融等領域,躋身台灣企業領袖之列。1982年開設力霸百貨,1986年成立力霸飯店,1992年台灣開放新銀行執照,王又曾立刻申設“中華銀行”,接著買下友聯産險、力華票券等金融周邊事業,創造另一個事業高峰。

  涉足政治成功治家

  一路走來充滿傳奇的王又曾,在事業成功後,熱衷經營工商團體、進而成功地跨入政治領域,躋身國民黨權力核心任中常委逾15年,參與、掌控各企商同業公會,前後擔任4屆商總理事長,最後還把商總理事長棒子交給兒子王令麟,因而在企業界間惹出“萬年理事長”、“商總家天下”的議論。

  雖然外界對王又曾或力霸家族偶有負面評價,但王又曾侍母至孝,且對家中兒女教養有方。王又曾先後有4房妻子和8名子女,卻鮮少傳出有家庭紛爭,而且子女侍奉父母也頗孝順,除了自己“以身作則”外,王又曾對子女“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是台灣企業界中少見的成功治家者。

  王又曾的6子2女在“力霸版圖”上各有定位,王令臺執掌亞太電信集團、王令興在亞太在線擔任新事業開發處協理;王令麟自行打造東森媒體集團、王令甫在大陸掌管東森媒體科技的國際化。堅守傳統産業的王令一為嘉食化總經理,王令楣擔任中國力霸及衣蝶百貨總經理,王令可是“中華銀行”副總,王令僑也同樣擔任“中華銀行”副總;至於友聯産險則由王又曾弟弟王事展擔任總經理。

  不過,兩年前王又曾不慎從床上摔下來撞傷頭部,曾兩度動手術,之後,王又曾因深感體力不如前,陸續把事業交棒兒子打理,不再親力親為,逐漸交出經營大權。

  長袖善舞頻化危機

  力霸集團近幾年財務問題傳言不斷,但王又曾憑藉政商關係,總能驚險過關。王又曾因此有了“九命怪貓”之稱。據台灣媒體報道,2000年,力霸集團也曾傳出財務吃緊,王家陷入類似目前的困境,但都能安然過關,甚至還獲得來自藍、綠陣營兩方面的協助。

  面對此次可能崩解的“力霸王國”,一生呼風喚雨、時常化險為夷的王又曾,能否力挽狂瀾,闖過此次難關,目前還無法得知。作者:柯貝

責編:毛婷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