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0日 18:42 來源: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韓潔、張旭東)200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向國內外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中國正由偏重速度向追求質量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在理念上從過去的“又快又好”轉為“又好又快”,強調“好”排在“快”之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示,2007年將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淘汰落後生産能力,並將完成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任務擺在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
目前,中國正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和強化節能降耗措施來實現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從而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
對於這種轉變,北京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説,從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中國選擇科學發展,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不僅有利於國內經濟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且也有助於中國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中國追求質量的經濟發展方式,能夠使中國充分重視過去一直忽略的一些問題,以及快速增長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如今,中國已從1991年的全球第十大經濟體變成第四大經濟體,對資源,特別是對石油和鐵礦石的依存度不斷增加。一些西方媒體指出,中國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成為影響其融入全球化的一大障礙。
中國科學院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對世界上59個主要國家的資源績效水平進行了排序,中國僅排在第54位。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並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資源能源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數據顯示,中國當前人均主要資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和鐵礦等,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中國每創造1美元國民生産總值,消耗掉的煤、電等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
隨著新一輪以重化工業拉動為特點的高速經濟增長以及人均收入超過1000美元所帶來的消費結構變化,中國的資源環境壓力將持續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表明,中國煤炭和電力的産量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2.9%,均高於10.7%的GDP增速;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攀升。
事實上,中國已經意識到必須走節約型道路,即要以較少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支撐較快的經濟增長,近年來也採取各種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效,努力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強度。對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行業,國家在繼續控制投資增幅的同時,加大了對其過剩産能的調整力度。截至目前,中國煤炭行業已關閉小礦井5931處,淘汰落後産能1.1億噸。電解鋁行業清理違規項目23個,停建緩建總能力達247萬噸。從部分重點調控行業看,前三季度,中國鋼鐵、鉛鋅、水泥行業投資同比分別下降0.9%、3.6%、4.5%。
根據部署,中國下一步要繼續把淘汰落後生産能力作為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把完善市場調節機製作為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基本手段。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大力倡導健康、節約、環保的消費模式和良好社會風氣,使全社會都積極投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國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方面取得成功,不僅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樹立典範,而且將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説。
責編: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