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好”的經濟增長依賴民主法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0日 04:49 來源:
專題:200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來源: 新京報

    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之三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從“又快又好”改為“又好又快”。

    “快”容易理解,過去二十多年來,各級政府追求的就是經濟快速增長,而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也確實持續領先全球,從而使整體經濟規模及國民財富總量迅速提升。但對這一快速增長過程及其後果,並不是所有的民眾都表示滿意。近年來,政府、學界、輿論深入反思了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央提出和諧社會綱領,調整經濟工作指導方針,就是對民意的積極反應。

    那麼,“好”的經濟增長是指什麼?顯然,就宏觀經濟的結構看,這種增長是平衡的、穩定的;從增長與生態的關係來看,這種增長是環境友好型的。不過,經濟增長不是最終目的,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經濟活動只是人們改進生活的一種手段。因而,“好”的經濟增長,就是能實現帕累托改進、民眾可以在增長過程中普遍改善生活的經濟增長。

    政府轉變觀念和職能,對經濟增長方式之轉換至為重要,但民眾生活水平之提高,主要還是依賴市場。今日大多數民眾已經置身於市場活動中,改善生活所需要的機會、收入,主要來自於個人在市場中的勤奮和創新。因而,市場體制是否健全,市場制度是否公平,市場中的機會是否對每個人開放,就是個人能否平等改善生活的前提。

    近些年來引起人們廣泛議論的問題,多與市場體制的不夠完善有關。比如,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受到戶籍制度的限制,使農民在城市謀生平添很多成本;某些政策過分照顧壟斷企業或外資企業,使中小私人企業處於被歧視地位,而這些私人企業本來可以為中低收入群體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凡此種種制度與政策上的偏差,導致市場的收入分配向部分特殊群體傾斜,於是,經濟快速增長反而擴大了社會的收入差距,讓另一部分群體不能分享市場中的機會,難以獲得改善其生活所需要的機遇。更不要説,這還會影響後者的心態,降低其生活質量。

    這種情況表明,要改善民眾生活,首先就要維護市場發育和正常運轉所需要的基礎性制度。在這裡,最為重要的就是法治及公平的行政執法。假如被徵地農民在其權益遭到侵害時,能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救濟,他們就可以利用土地轉換用途的機會獲取必要資本,進入現代經濟工作領域,改善自身命運。假如勞工在維護權利的過程中,行政司法部門及時履行職責,則他們就可以通過集體努力,持續提高工資水平。

    當然,在維護公平的市場秩序之外,也需要建立必要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收入的二次分配。最近若干年來,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得都相當快,但相比之下,投入到民生部門和社會保障中的資金增長速度卻並不高。因此,要建立有效的、能給每個人提供最基本保障的福利制度,首先需要強化財政民主,讓民眾對財政資金的分配有更多知情權、發言權,真正讓財政為民謀利。如此,則快速經濟增長所帶來不斷增長的財政收入,也可以直接轉化為民眾的公共品和福利。

    因此,確立及完善以人為本、“好”的經濟增長模式,對政府提出的建議是,破除壟斷,打破妨礙勞動力、商品、資本、服務自由流動的法律與政策障礙,健全市場秩序;在此基礎上,通過健全財政民主,建立合理而又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管是健全市場秩序還是建立社會保障,都指向了和諧社會的兩大內容: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有經濟學家曾説,法治創造GDP.更準確的説法其實是,民主法治能創造出“好”的經濟增長。

責編:彭偉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