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電力&&壟斷業降薪 市場規律才能促成"大趨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30日 12: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消息:

    電力行業終於邁出了一步。

    這一步,使得國家電網公司下屬24個省市的電力公司管理層的工資性收入縮減了1/3左右。

    直到今天,也只有電力行業在“孤獨前行”。其他的壟斷巨頭們仍在觀望,集體沉默。  

    雖然,降薪只是“一小步”。

    依靠行政干預來調節壟斷企業收入,也許能收到一時之效。要根本解決問題,關鍵還是要讓市場規律來充分發揮作用。而這“一大步”又何其艱難!

    一線調查

    壟斷行業盛宴,誰在享用?

    7月,在電力系統待了16年之久的王國軍領到了這個月的工資——4200元。領到手的工資比上個月少了1/3,這讓他很鬱悶。

    兩個月前,王和電力公司全體科級以上的幹部接到關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降薪的通知,通知要求從2006年7月開始,陜西電力公司機關單位科級以上幹部降薪1/3。

    一場突如其來的降薪風暴,打斷了王國軍的“幸福時光”。

    36歲的王國軍是陜西省電力公司下屬電廠的一個科級幹部,2005年,他的基本工資不超過7萬元,但加上獎金、福利及其他獎勵一年收入近15萬元左右。此外,他還享受著家庭電費免1/2的優惠政策。

    這在西安,王國軍的日子過得相當滋潤,用他自己的話叫提前過上了“共産主義”生活。

    在這輪降薪“風暴”中,電力行業是先行者。

    中石油、中石化、煙草等其他壟斷巨頭對降薪調整仍處“觀望狀態”。但有消息説,巨頭們近期召開的內部會議都離不開降薪的話題。在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進程中,巨頭們往日的“幸福時光”正被降薪調整的陰影所籠罩。

   “開刀”管理層

    電力行業此次降薪的背景是,國家收入分配改革即將進行,還有就是今年6月國家上調電價,每度漲價2.49分,雖幅度不算大,但壟斷行業的價格上漲導致社會情緒反彈。如果電力行業不能拿出實際行動規範自身的收入,電價改革將會遭遇輿論阻力。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説,在這樣的情形下,電力企業主動降薪,不但不像是“自選動作”,反而更像“規定動作”,是其他改革措施的前奏。

    “目前,我們的降薪只限于電力公司市屬機關的處科級幹部,各個部門都有具體政策對待,有的降薪還不止1/3,而且將來可能還會降。”陜西省電力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這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説,國家電網公司規定在下屬的24個省市的公司2006年工資必須控制在2005年發放水平之內,此外,嚴禁發放非工資之外的工資性收入。此次國家電網公司的降薪水準主要依據是參考各省市不同的售電量進行調薪。售電量多的自然多拿工資,售電量少的工資會減少。

    該人士對記者透露,國家電網公司的處級幹部年薪在未調整之前約為30萬~40萬元,司局級幹部約為50萬~60萬元。而在上述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佔其中不到50%的比例,更多的收入以各種“額外獎金”的形式發放。這次降薪的幅度會在20%到40%之間。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基本的調薪原則已經確立,除了基本工資之外,國家電網公司將進一步規範各單位的非工資性收入,比如獎金、福利、關聯交易收益等這些都將被國家電網公司監督。從8月份開始,全國24個省市電力系統的中高層人員工資收入都要上報國家電網公司審查。

    “有一點是致命的,那就是此次降薪中有一個硬性規定,就是禁止發放工資總額外的工資性收入,要求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納入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統一管理,總公司統一制定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杜絕管理層私自定薪水。這一點擋住了很多電力公司高層領導者的財源,讓他們痛苦不堪。”該人士意味深長地對記者説。

    國家電網公司這次降薪風暴席捲下屬24個省市的電力公司中高管理層。

    事實上,以電力系統為代表的壟斷巨頭們過高的收入,早已成為當下國家收入分配改革討論中的“眾矢之的”。2005年,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就已經給電力行業貼上了“系統工資增長過快,沒有統一的分配製度”的標簽。

    日前,電監會主席柴松岳對外表示,在今年下半年將進一步推進電力監督工作。他表示,衡量電力監管的成效標準之一就是是否真正實現電力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

    記者就此事致電國家電網公司,其新聞中心負責人湯女士表示:“政策在未明確出臺之前,我無法透露給你更多的信息。”

    在國家電網公司之後,其他電力巨頭也開始醞釀降薪。包括南方電網和大唐電網等相繼開會研究了降薪、規範薪酬管理等事宜,同時電監會還將對電力行業職工收入重要來源的“三産”和“輔業”進行監督和規範,目前正在制定相關的細則,一場更大範圍的降薪即將席捲電力行業。

    沉默的巨頭

    在電力行業之後,目前尚沒有跟進者。其他的壟斷巨頭們仍在觀望,集體沉默。

    “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聽説我們石油行業要降薪,我覺得降薪離我們很遙遠。”一位在中石油下屬分公司工作的中層幹部對記者説。

    這位石油幹部家住上海徐匯區,她的丈夫也是中石化的一位中層幹部。她家有三套住房,包括一套別墅,三套房産價值500萬元,最近又買了“靚車”——一輛黑色的別克商務車,價值32萬元,夫妻兩人的收入一年超過60萬元。

    “最近聽説,總公司已經開了幾次會議研究石油行業工資調整一事,由於主要針對公司管理層,很多下屬分公司高層對降薪一直持強烈否定態度,這對總公司形成很大壓力。”這位石油幹部説,“我們這些中層在石油行業的收入其實並不算太高,一些下屬油田的一個部門經理一個月的用車補貼就達1萬元,年收入超百萬元。和這些‘大腕們’相比我們(的收入)只能算‘毛毛雨’。”

    同樣保持沉默的還有煙草行業,一位江蘇某煙草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他們沒有收到任何關於降薪的通知。他對記者表示,在煙草行業,普通員工大部分年薪超過6萬元,在發達地區的員工一年能拿到10萬元以上,而中層領導一年下來會有30萬元以上的收入。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獎金,而獎金的來源,是已經實行近20年的“工效挂鉤”政策。即企業的工資總額,按照一定比例與經濟效益挂鉤,在煙草公司賺取的利潤上交之後,會留下一筆資金以獎金的形式發放給員工。

    該人士對記者説,最近煙草行業內部説法是國家將對壟斷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實行雙重控制,但這並不讓他擔心,因為國家煙草專賣局雖然嚴厲禁止企業超出工資總額發放獎金,但地方的煙草企業卻有各種辦法對員工進行獎金補助。

    據統計,2005年,煙草行業全年實現工商利稅2400億元,同比增長14%,佔國家財政收入的1/10。

    “如果這些壟斷巨頭們自己不主動降薪和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督體制,那麼國家有關部門對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曾參加國家分配製度討論學術會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寧向東教授對記者説。因為政府很難對他們進行有效的信息監控:哪部分工資是來自於經營效益,哪部分是靠壟斷地位獲得,這很難判斷。

    巨大的差別

    底薪600元,住房補貼27.8元,醫療補助150元,交通補助100元,其他50元,合計927.8元。

    這是鐵路職工王岩退休後的工資單。

    王岩原來是濟南鐵路局下屬電務段的職工,在退休前他一個月的工資收入是1300元左右,這樣的工資他整整拿了10年。2004年退休後他的工資是600元整,2005年才漲到了927.8元。

    與電力、煙草等壟斷行業相比,鐵路系統的職工則“日漸慘澹”。即便如此,王岩還是找熟人把他的兒子送進了鐵路系統。目前,王岩的兒子是一個站段的普通職工,每個月收入在800元左右。

    王岩似乎很滿足於這種低薪,“鐵路每年都在虧損,能拿上這樣的工資已經不錯了。”而他的領導——那些段長們的賬面工資也沒有超過3000元。“當然他們會有各種渠道去弄錢,一年下來10萬元還是有的。”

    由於政府行政手段的嚴格控制和偏離市場的定價機制,使得鐵路系統沒有像其他壟斷行業一樣獲得超額利潤。資料顯示,鐵道部1998年之前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直到1999年才扭虧盈利5000萬元,2000年與2001年的盈利都是5億元,利潤率只有3%,而資産利潤率僅有0.46%。

    一份統計顯示,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普通鐵路職工,佔到鐵路員工總數的84.6%,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佔總數2.5%。這個調查並不包括當年各類獎金收入等其他隱形收入。

    差別不僅僅來源於企業之間,內部員工之間的差距也有著“天壤之別”。

    在“日進鬥金”的國家電網公司內部,人員聘用實行的是雙軌制,即體制內招聘和體制外招聘。在薪酬體系上也實行同樣的“雙軌制”。在江蘇電力公司工作的劉龍是該公司外聘的員工,平時比一般職工幹的活要多,但收入還沒他們的1/4。劉龍每個月的基本工資是800元,此外沒有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等保障。“我們除了身上的一件電力系統工作服外,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是電力職工。”劉龍説。

    劉只是一個體制外的游離者。(葉文添)

     縱深

    徹查壟斷行業收入 初步結果令人驚訝

    正當輿論界紛紛將收入分配改革“劍指”壟斷行業之時,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勞動部)和發改委主導的,對大型壟斷行業員工收入的調查已經低調展開。

    記者獲悉,早在7月初,國務院便下達了一個名為“防止收入分配兩級分化”的課題,而勞動部和發改委分別肩負起了“收入分配差距的統計分析”以及對策研究部分。

    據透露,初步的調查結果令調查組人員“驚訝”。

    調查的落腳點在於工資收入

    “調查涉及數十家大中型國有企業,石油、電信、航空、電力等壟斷行業都在被調查的名單內。”一位參與此次調查的勞動部人士稱,“目前全部的調查尚未完成,具體的分析結果至少在8月底才能結束。”

    據介紹,整個研究將涉及數萬個個人收入數據,“這是目前為止對壟斷行業個人收入最深入的一次調查。”該人士透露。

    “通常慣例下,國家只會在每隔4至5年進行一次工資收入的統計調查。通常是由統計局完成。”原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收入分配研究專家趙人偉表示,由於職能所限,“早前的調查數據對壟斷行業很少涉及。”

    對於這項由國務院下發的,名為“防止收入分配兩級分化”的課題,勞動部極為重視,組成了9人的課題研究小組,並對內部進行了明確的分工。研究將得出包括基尼系數在內的一系列結果。

    據悉,按照政府對收入分配改革的整體路線,收入分配改革將朝著增加中等收入人群,規範收入分配製度、理清收入分配關係的方向進行,並最終達到“限高、提低、促中”的目的。

    據發改委人士透露,收入分配改革目前最棘手的問題是,“防止兩級分化”與“理清分配秩序”。而這兩項課題都將涉及對壟斷企業內部的調查。

    勞動部著手此次調查的落腳點在於工資收入。主要依據是企業財務報表以及稅務局的稅收記錄,通過對多家企業的收入取樣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一個壟斷行業整體的收入分析。

    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困擾整個課題組的首要問題,便是對於稅務報表所反映的工資收入的真實性。“防止收入分配兩級分化”課題主要分為兩部分,即數據統計和對策分析,發改委將根據調查分析所得出的最終結果,制定防止收入兩極分化的具體政策建議。

     初步結果驚人

    “通過對石油、電信等壟斷行業的工資收入調查,我們發現壟斷行業內部的收入差距已經接近5倍,差距最大的為石油行業,個別企業最高收入者與最低收入者的差距接近100倍。”

    該數據是調查組通過對包括位於東北、西部等處的10家油田職工的工資收入調查得來的。“三産、服務業的內部收入兩級分化最小。”一知情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調查結果僅是根據純工資分配的數據得來的。”該人士表示,調查主要依據的是稅務報表,“收入調查僅包含工資一項,不包含灰色收入。而個別行業的灰色收入可以佔到總收入的2/3。”

    “工資所得還不能完全反映個人的全部收入,對灰色收入部分將很難判斷。”上述人士透露,課題組已經注意到,灰色收入將對最終數據分析産生的影響。

    “防止收入分配兩級分化”課題組曾對民航業的飛行員收入進行調查時發現,“飛行員的基本工資只有幾千元,如果有飛行任務,收入可達兩萬元。但這依舊是他收入的一小部分,因為各種獎金和補助都非常多,這在稅務報表上是看不到的。”

    據了解,在得到這些調查結果後,連課題組的研究人員都感到驚訝。

    政府不會干預壟斷企業“內政”?

    與大刀闊斧的“公務員收入改革”相比,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改革還始終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

    2006年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把“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和規範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作為國務院2006年工作要點之一。7月,國務院正式明確了公務員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

    在這一時間進程中,國家對壟斷企業收入分配改革的動作則少之又少。甚至在“國家四部委負責人就改革收入分配製度答記者問”中,對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改革,只字未提。

    “國家不會干預壟斷企業內部的事情。”參與“公平收入分配目標模式課題”研究的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對記者表示:“國家最大的反壟斷政策,便是放開準入,引入競爭,導致利潤率降低,形成相對合理的行業利潤率和工資率。對於石油等資源價格暴漲行業則是要增加資源稅的徵收。”

    楊宜勇透露,對於反壟斷,“不排除將大型壟斷企業繼續拆分,在行業內形成充分競爭,並最終形成完善的市場機制。所以,做大做強也有極限,不是沒有極限。” (索寒雪)

     訪談

    對暫時不能放開的行業:

    區分正常經營利潤與壟斷利潤是關鍵

    訪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我國公平分配的制度模式選擇”課題組負責人張本波

    《中國經營報》:在你看來,中央此次啟動分配製度改革的大背景是什麼?

    張本波:中央選擇這個時機啟動分配製度改革,是與我國改革進程的發展階段相一致的。通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財富得到了巨大增長,但卻遇到了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在逐步拉大。

    前一段時間,有過一場所謂的對改革方向的爭論。實際上大多數人對繼續改革開放並沒有太多異議,大家質疑最多的其實是改革成果有沒有被公平合理地共享。

    從原來提出的小康社會、到科學發展觀到和諧社會,我們的思路越來越明確,那就是到了讓更多的人更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的時候了。只有這樣,下一步的改革進程才會得到更強有力的支持。

    《中國經營報》: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你認為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張本波:壟斷行業成為眾矢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過多地享有了改革的成果。

    解決壟斷行業收入過高,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減少行政性壟斷,能放開的領域盡可能放開,讓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原來的壟斷領域,形成多種成分並存競爭的局面,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自然會讓這些企業的工資調整到一個合理水平。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保證市場在收入分配中的主導地位,政府主要的職能就是要建立規則,保證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近來,我們國家已經陸續放開了不少原本壟斷的行業如石油、航空等,由於歷史原因,原來的壟斷巨頭們還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所以暫時還不能明顯看到開放對壟斷企業收入的影響,但依靠破除壟斷來確保分配公平的大方向已經確定。

    《中國經營報》:那麼有些確實無法放開的壟斷行業,我們又該如何控制呢?

    張本波:對於不能放開或暫時不能放開的行業,也要實行一個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和工資分配機制。

    現在的大型國有企業,有一個與利潤挂鉤的工資形成機制。但大家現在質疑較多的是,他們用於工資分配的到底是正常經營所得的利潤,還是把一部分壟斷利潤也在企業內部分配掉了。

    很精確劃分正常經營利潤與壟斷利潤,技術上有一定難度,但我們可以用建立參照係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區分方法也是我們這個“我國公平分配的制度模式選擇”課題的重要目標。

    實際上,這樣做在國際上也並非沒有經驗可循。區分正常經營利潤與壟斷利潤應該建立在對市場規律的充分研究基礎上,比如我們可以參照其他有充分市場競爭的相關行業,或者參照社會平均利潤做成一個標準體系,利用它正確評估其壟斷利潤與正常經營所得利潤,在此基礎上再對壟斷行業的收入進行一定的合理調節。(趙剛)

   記者觀察

    電力行業自行降了工資,令人喜憂參半。

    喜的是,借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東風,電力行業“降薪”之舉,總算讓人們鬱悶已久的心情感受到一點點慰籍。

    憂的是,怕這又是一場“揚湯止沸”的“面子活”。工資降了,可以在灰色收入部分填補;住房公積金少了,換件交通補助的“馬甲”不就又回來了?

    壟斷利潤滾滾而來。在外部競爭缺失、內部制約疏漏的情況下,壟斷企業又怎會吝惜在“人力成本”上的投入?企業有這麼多的“贏利”,不給自己人,又能給誰?

    反觀那些市場化運行的行業,又有哪個企業老闆願意花費10000元的工資,去雇用一個原本1000元就可以雇用到的員工呢?

    壟斷企業員工收入過高,只不過是某些企業佔據了壟斷地位的一個必然結果。一個對於生産成本高度不敏感的企業,是沒有一個“好”的工資制度可言的。

    依靠行政干預來調節壟斷企業收入,也許能收到一時之效,但它本身也可能是對市場規律的一種擾亂。要根本解決問題,關鍵還是要讓市場規律來充分發揮作用。

    如果壟斷企業所處的外部條件不變,單憑壟斷企業的“自覺”或上級行政命令的“強壓”,這種降薪最終只能淪為一場曇花一現的“改革秀”。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治理壟斷企業員工收入過高,只能從消滅壟斷入手。

     鏈結

    中國基尼系數持續增大

    基尼系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最小等於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最大等於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實際的基尼系數介於0和1之間。如果個人所得稅能使收入均等化,那麼,基尼系數即會變小。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若低於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我國農村居民的基尼系數大致為0.21~0.24,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數大致為0.16~0.18,分配基本上呈現一種平均主義的趨向。

    2000年我國城鄉居民的綜合基尼系數,首次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綜合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6,而且從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動曲線來看,仍將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趙剛)

     資料

    我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進展

    工資制度改革

    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在工資制度上,國有企業同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實現脫鉤。國有企業實行工資總額和經濟效益挂鉤,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實行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的結構工資制;到1993年進一步發展到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脫鉤,行政機關實行的是職級工資制,事業單位則實行體現其特點的工資制度,即根據事業單位所處行業,分別實行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工資制、職務崗位工資制、藝術結構工資制、體育津貼和獎金制、行員等級工資制等。

    國有單位福利制度改革

    最早被重視的是住房制度改革,已經歷了公房出售、提租補貼、建立住房公積金、停止福利分房等階段。同時,為配合國有企業改革,企業辦社會問題也很早就被重視,從最早實行生産經營和生活服務分開,到目前正在大力推動的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國有單位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路已清晰,一是實物福利貨幣化,二是生活服務社會化。

    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

    1980年開徵個人所得稅時,當時納稅的主要對像是來華工作的外籍人員。1986年和1987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擴大了納稅範圍。1994年,我國實施了統一的個人所得稅稅法。自1999年11月起,國家決定恢復徵收利息稅。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目前,企業的社會保險制度框架已經形成,養老和醫療保險實行統賬結合模式。隨著企業社會保險制度的逐步建立,機關事業單位同企業在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上出現了“並軌”趨勢。在農村開展的社會保障項目主要有兩個:一是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二是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但兩者仍處於試點或局部推行階段。

    社會救濟制度改革

    自1997年起,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城市家庭實行生活救助。此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在局部地區興起。

    農村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隨著“大包乾”性質的農村生産方式的普及,農村收入分配不再以生産隊為基礎,而是以農戶為分配主體,在收入分配製度上實行“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主要特點是: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是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起始目標。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緊扣為國有企業改革服務、配套。區分輕重緩急和難易、有先有後是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推進戰略,基本軌跡是:在分配層次上,先抓好初次分配,然後推動再分配;在分配製度上,以工資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由點及面逐步從微觀向宏觀拓展,推動個人所得稅制度、保險福利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摘自《? 望》(葉文添 索寒雪 趙剛)

責編:孫帥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